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两年来,广大理论工作者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理论探索,极大地推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错误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当今中国的发展不能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如有人主张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改为"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中心";有人主张改为"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有人主张改为"以协调发展为中心";有人主张"以社会发展为中心";有人主张"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认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系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和逻辑是:从抽象的共产主义教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超越了历史的"乌托邦";从把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两阶段"到形成"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一种理性的思想接力;从突出政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执政理念的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4.
《思想工作》2004,(4):5-5
摇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发展,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把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即社会经济形态来考察的时候认为,正如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社会的进步,才有文明程度的提高,才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研究班结业时讲到…  相似文献   

5.
刘建强 《湖湘论坛》2003,16(5):14-15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是对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一要务",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等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我们东海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不大、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发展不充分,必须立足实际,创新理念,拓展思路,破解难题,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加快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崛起之路。加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发展,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无所谓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互相促进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发展需要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进入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如果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逻辑起点和行动指南,我们就不难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也是硬道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是硬道理。从国内情况来看,一段时期以来,不少人理解的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被理解为经济增长,经…  相似文献   

8.
杨正泉 《人权》2006,(3):5-7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将其纳入国家的治国方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摆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中国党和政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反映出中国党和政府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把握能力,导致治国理念、治国方略的深刻变化,这对中国人权建设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家萧灼基指出:如果只看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局限,甚至简单否定G即这一宏观经济指标,也不符合科学发展。他说,有一个时期,人们对国内生产总值存在很大误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误解为“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心”,把,把“发性观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硬道理”,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惟一指标。中共十六届三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硬道理",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是企业党组织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改革开放30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发展是"硬道理",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是企业党组织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发展观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而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如何评价发展”这四个问题上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唯物辩证法内涵。在“什么是发展”问题上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从发展的内涵来看,一些地方和个人曾奉行的发展观把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发展,并进而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这实质上是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使得对发展的理解陷入片面化。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继续提升改革开放新境界.为此,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改革开放新境界,就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必须密切契合全面协调可持续这种"基本要求";必须科学把握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观点集萃     
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六个必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表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开来,如果说前30年是经济设为中心,那么后30年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设在更加重要的。发是硬道理,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发是硬道理是科学发的本质要求,科学发要求人为本,更加注重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多练保稳定、促和谐的基本功。人大信访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承担着协  相似文献   

17.
穗字[2008]12号(2008年9月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把广州建成全省"首善之区",现就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发展即发展的重要性问题,只有把这两个问题都认识清楚了并且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为适合的教育服务,是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水涨船高";不是把优质学校"拉下来",而是把薄弱学校"补上去"。总体讲,要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七个一样":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  相似文献   

20.
<正>《未来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问题》一文作者曹政钧提出了现在已经不再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不要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要把文化问题当作"主要矛盾",当作"最为核心的问题"。这个论断,不符合当今中国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