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说的民族经济研究,其揭示的是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问题及其发展规律,它兼有民族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双重特质。当前,民族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一、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民族地区市...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既是一种地方经济,又是一种民族经济,其特殊性不言而喻。确立和发展民族地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同时就是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法制的过程。因此,国家各项立法特别是经济法律、法观应同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性灵活结合起来,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以法律规定,形成我国完善的少数民族经济法律制度。当前和今后应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既坚持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原则,又照顾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在民族经济法制建设方面特别应就以下法律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前风行全国的各种形式的“搭台唱戏”,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它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搭台唱戏”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是我国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好形式,是国内市场经济同国际市场经济接轨的一种好形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民族工作思想是江泽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在科学总结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和深入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借鉴外国处理民族问题经验教训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实践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体制模式,是在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长期探索与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是经济体制类型或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继续坚持市场化是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和重要的政策措施。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不论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后期现代化"是借鉴了东亚国家(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而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作为20世纪后半叶第四代资本主义国家,即东亚地区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后一个地区之后,该地区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并得以迅猛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东亚国家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即一党执政的开发型权威政府的功能侧重于经济领域。东亚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在中国社会主义后现代化过程中也得以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指导下,使国家迅速得以富强起来。在世界列强强压之下重新站起来的中国,正在开辟21世纪的中国时代,使中国人民真正拥有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希望和蓝图"。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现代化既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长远大计、长远发展,又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果说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它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建设、发展和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崭新的社会形态”,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重大发展。当下,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时代产物 ,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经验的科学概括 ,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生产力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 ,“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化”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两个前提 ,改革和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两个重心。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民族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它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邓小平民族理论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民族发展的内涵,二是关于民族发展的原则和方法,三是关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一由于历史的原田,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与汉族地区相比差距比较大。全国解放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随着今天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又有了更快的发展,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制约因素.在武陵山民族地区这种二元结构显得尤为突出,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优势和困难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挖掘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力求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特色之路,以期实现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又从中国现阶段实际出发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它给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而且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其所面临的问题更明显、更具体,面临的挑战更严峻、更直接。如何在不断适应市  相似文献   

1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转变民族地区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经济环境的制约,严重地影响着政府职能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缓慢,又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抓住机遇,加快民族地区政府职能转变,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航员”,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雄厚动力,建立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制度;从历史脉络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经历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通过持续的鼎新革故缔造出解决人类现代化难题的“中国方案”,丰富并发展了人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从实践经验上说,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发展方向,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激发引领力,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邓小平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从多方面思考、探索,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若干经济现代化的理论问题。 第一、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  相似文献   

17.
刍议市场经济下的民族经济立法李高生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强民族经济立法。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打破了民族地区封闭半封闭的经济结构,使民族地区走上繁荣之路,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水...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新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将我国经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纳入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轨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这一方面要求我国宪法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能。这种效能主要表现为:(1)宪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根本法律保障。因为现行宪法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不好物质文明建设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不好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在民族工作上坚持这个方针,就是要一手抓好民族经济发展,一手抓好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  相似文献   

20.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对于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