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又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掌握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特点,是进行反和平演变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党的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作为基本国情之一,并且明确指出:“这种斗争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斗争的核心依然是政权问题。这种斗争同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  相似文献   

2.
和平演变,已成为当今国际反动势力破坏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只要世界上还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国内还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存在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政治势力,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就不会止息,有时还会很激烈。对此,我们必须有长期斗争的准备,每个党员,  相似文献   

3.
反和平演变斗争的性质不是单向的,而是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双向交叉。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既是意识形态战,更是民族利益战。这就决定了我们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不仅是捍卫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范围的阶级斗争,而且是捍卫中华民族生存权、独立权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和斗争,实质是要不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斗争,但这种政治斗争大量地经常地表现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党历来就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抓教育,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到一个非常突出显赫的位置,这使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 教育阵地历来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高等学校的争夺更加激烈。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  相似文献   

6.
小资料     
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主要内容有:(1)加紧意识形态的渗透,煽动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不满与敌对情绪;(2)利用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为诱饵,逼迫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实行多元化,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和市场化;(3)培植、支持和收买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组织,制造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动乱;(4)用所谓的“人权外交”对社会主义国家施  相似文献   

7.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固然是由于其国内诸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但不可否认 ,西方敌对势力对这些国家长期推行的以和平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西化、分化战略是促发其剧变的直接的外部原因。 1 98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东欧局势和采取相应措施的通知》中讲 :“这些国家动荡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 ,但目前情况的实质都是向着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发展 ,决不是社会主义的改革 ,而是西方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颠覆社会主义国家 ,推翻共产党的领导 ,铲除马列主义意识形态 ,恢复资本主义一统世界…  相似文献   

8.
最近,湖南省党校系统1991年理论讨论会在湖南省委党校举行。会议主题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和平演变。大会收到论文485篇,评出入选论文102篇,其中优秀论文33篇。 与会同志强调指出,在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改革开放与反和平演变。这两者都是我国现阶段的战略任务,任何单向的选择都是错误的。处理其关系的原则是:首先,在反和平演变中推进改革开放。这就是在坚持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前国际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天津市委党校李振城副研究员主编的《无硝烟的战争——“和平演变”与对策》一书,是当前反对“和平演变”的一部重要论著。 作者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与演进,揭露了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基本策略手段,以及它的行动方针和实施步骤;其次,详尽地分析了东欧各国剧变的原因、性质和前景,以及科学  相似文献   

10.
宗教渗透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渗透是境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破坏祖国统一,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渗透具有六方面显著特征: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活动国际性、手段多样性、组织秘密性、破坏严重性。认清这些特征有助于实际工作部门正确合理地处理宗教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正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阵地。”因此,为了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必须加强并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人权卫士”自居,不断在人权问题上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指手划脚,其目的是干涉别国内政,攻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和平演变造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考察一下党和政府在改善、维护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人权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增强我们反和平演变的政治观念,坚定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所谓人权,通俗来说,是指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五四运动已过去了72年,但“五四”精神却仍然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实质和灵魂。在今天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此,就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必须同妄图颠覆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尤其要抵制和反对他们的和平演变阴谋和伎俩。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进入60年代以来,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处与斗争,并存与竞争,“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已成为当代国际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时代的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社会主义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特别是,1989年后半年以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削弱.因此,我们的一些同志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混乱,甚至有部分年轻的同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产生了动摇.可见,站在当代世界历史总趋势的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和思想渗透,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和平演变"政治图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我们要支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和思想渗透。  相似文献   

16.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有关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这对于统一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认识“和平演变”非常必要。 首先,应该看到“和平演变”是客观事实,对“和平演变”决不能丧失警惕。如果说我们以前对“和平演变”还认识不清的话,那么现在经过对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的反思应该会形成这样的共识:和平演变作为国际资本主义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  相似文献   

17.
一、“人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在当今,这个问题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一个理论问题;(二)是一个法律问题。它既是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国内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三)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是国际政治斗争中一个敏感而重要的问题。在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人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些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西方敌对势力把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作为它们的基本国策,并且已频频得手,既然“和平演变”有如此大的威胁,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和平演变”来对付国际资本主义?这是关系反“和平演变”的对策问题,对此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和平演变”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战后40多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这样做的,只是由于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研究重视的不够,东欧形势剧烈变动之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觉,因而这个问题显得“新”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不断积累和发展的结果。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就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了达到使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社会生活西方化质变的目标,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渗透,妄图使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不断地发生量变。其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的问题,毫无疑问,现在应该着重提出来。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就提醒全党在革命战争胜利以后,要防止不拿枪的敌人同我们斗争,要防止糖衣炮弹的袭击。1953年杜勒斯就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因此这个问题历来存在,只要世界上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只要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