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个案监督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从中可以看出,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职权,根据宪法的规定精神,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机关的个案监督权理应包容于监督权之中。这是因为: 第一,上述宪法规定所确认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  相似文献   

2.
“司法监督”主要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笔者在本文中着重谈谈对法院的监督。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近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对“两院”行使监督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工作向着主动和深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宪法的规定和人民的期望距离甚远。那么,该如何加强和改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呢?本文就其中若干问题作些探讨。一、正确认识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权在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院”的监督权问题上,现实中还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4.
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李伯钧谁来监督宪法的实施?目前在法学界及人大工作的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一种把监督主体多元化、扩大化的倾向。笔者认为,根据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只能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而非其他国家机构...  相似文献   

5.
<正> 监督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笔者认为,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6.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经过20多年的监督工作实践,创造了不少新的监督形式,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轨道。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执法检查制度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逐步建立了对法律实施的检查监督制度,并  相似文献   

7.
对同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准确把握人大监督权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本质来看,人大监督权具有制约性。监督的本质就是制约,离开了制约就无所谓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  相似文献   

8.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的监督权,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对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行为的制约和规范,从而保障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的正确行使。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而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大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系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临时性机构,是权力机关行使调查权的一种特殊组织,也是人大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拟就人大的调委会的法律性质、地位、组织程序、法律后果等问题作些研讨。一、宪法和法律关于人大调查委员会规定的历史沿革以及它的工作实践我国1954年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对于特定问题的调  相似文献   

1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好监督权,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人大监督的目的,遵循人大监督工作的原则,正确把握人大监督的性质和特点,坚持依法监督,不断提高实效。我们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充分认识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的学习与理解…  相似文献   

11.
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三权"中,最为突出的是监督权.这不仅因为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的过程中,监督权始终贯穿其中,而且监督权的使用及成效直接关系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和形象.回顾近几年来人大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十个关系,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完善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实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监督 ,应当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行使。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一百三十一条规定检法两院独立行使职权 ,宪法第九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 :地方人大有权改变或撤销下级常委会和政府的决定和命令 ,而没有规定可以改变或撤销检法两院对案件处理的决定。因此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检法两院监督也应遵循这些原则 ,不宜直接决定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一、检法两院在具体案件的诉讼过程中 ,确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 ,对犯罪如何处理 ,都是依照…  相似文献   

13.
武永新 《江淮法治》2008,(13):52-53
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人大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国家最高层次的监督。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地方人大常委会要行使好监督权,提高监督工作实效,关键在于找准监督工作的切入点,要科学有效地抓住重点、把握时机、创新方式、寻求合力。  相似文献   

14.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但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大的整体形象。如何提高监督质量,树立人大威信?笔者认为,关键要力戒“怕、虚、盲、懒”。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各地方人大常委会纷纷纪念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成立二十周年的时候 ,审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具有现实意义。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发展二十年来 ,地方人大监督职权的行使 ,一方面是严格地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认真行使监督职权 ,另一方面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原则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精神 ,探讨新的监督形式。我们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底到1989年初 ,主要是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开展监督工作 ,时间大致相当于六届全…  相似文献   

16.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由于受体制机制和思想认识、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人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便监督、不好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余国康 《江淮法治》2010,(17):54-54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最高层次的监督。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人大常委会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加强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一府两院”应该依法自觉接受监督。但是,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实践来看,有一些建议、批评、意见“一府两院”没有接受,对有些监督事项也没有作出合理的说明,使监督未达到预期目的,从而影响了权力机关应有的权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地  相似文献   

19.
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但人大行使职权主要是一年召开的一次会议,人大常委会则是人大的常设机关,实际上,人大的许多职权包括监督权,是人大常委会使其经常化。因此,探讨人大的监督权,主要是研究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2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往往是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