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还小,离婚时说好了每周我都能看女儿两次,他却不让我看!”她愤懑难平。 “正因为孩子小,像她这样的探视简直就是一种‘骚扰’.对女儿没有好处!”他同样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2.
丁一鹤 《政府法制》2008,(14):44-46
2008年6月5日下午。残垣断壁的都江堰市。在地震中失去女儿的市民李华蓉正沉浸在悲痛之中,突然,一个英姿飒爽的武警女中校掀开防震棚的帘子站在她面前,向她献上一束康乃馨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眼含热泪地叫了一声:“妈妈!我是你的女儿雷敏!”  相似文献   

3.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2,(12):15-15
“我有一段失败的婚姻,现在已经有两年没见到我的大女儿了,很想跟她说一句,‘女儿,爸爸对不起你,爸爸真的很想你!’”  相似文献   

4.
“检察长,我恳求你们给我女儿一次上大学的机会。”今年1月末,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段文龙和副检察长于长瑞收到一封考生家长的求助信。这位家长在信中说。自己的女儿李兰(化名)在1月5日的省艺术类高考中取得了超过国家一本分数线的好成绩。可是,李兰却在去年卷入了一起群殴案件。正在取保候审。如果被判有罪,她将无法走进大学校园,人生道路也将彻底改变。“我女儿平常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出事之后,她已经深深悔过。请你们给她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债从天降     
章姗 《检察风云》2014,(21):64-65
极速营救 “余律师,您要帮帮我女儿啊,她因为在外借高利贷,已经被高利贷讨债人囚禁在家里半个月了,他们不让她出门,不让她和外界接触,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来找您帮忙!”面对心急如焚的徐老先生,在大概了解案情后,帮女郎记者和律师后援团团长余庭律师跟着徐老先生前往女儿住处开展“营救活动”。  相似文献   

6.
声音     
“你要好好改造,妈妈原谅你了。”——赵某痛哭着对儿子说。只因没要到几块钱烟钱,儿子晚上用水果刀连刺母亲10刀,致其左眼失明。在庭审现场,母亲向法官求情,希望法官放过儿子。“主持人给我发短信了,要么谈社会责任,要么谈绿色地产。”——潘石屹就为何避谈房价问题的回答。“我对不起女儿,对不起父老乡亲……”——在辽宁盘锦市兴隆台区法院的被告人席上,王廷和边叩头边哭。其女王琼因逃避被强奸从五楼坠下,高位截瘫。王家入不敷出,却又拿不到赔偿,无奈王廷和掐死女儿帮她“解脱”。“那耳光抽得啪啪响,就在大街上,围着五六十人哪!那女的…  相似文献   

7.
完适 《检察风云》2002,(11):46-48
赵丽琴做梦也没有想到,人在家中,丈夫竟然背着她把婚离了! 赵丽琴不想活了,她打开药瓶子,可是年仅11岁的小女儿抱住了母亲: “妈妈,你不能这样死啊,你死了我和哥咋办?” 看着哭得泪人一般的女儿,想着在学校读书的两个年幼儿子,赵丽琴心如刀绞,心酸往事不禁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8.
狱中复婚记     
诚杰 《检察风云》2007,(9):54-55
窗外,沟渠边的垂柳在夏季热风的吹拂下,晃悠、晃悠的显得无精打采,但是,窗内的李少华却是精神抖擞,他不时地与前来看望他的女儿交谈着,问起她母亲的情况."爸!今天是妈陪我来的,就在外面等着呢!""那她为什么不进来?"说完这话,李少华自觉失言,因为,他与妻子已离婚了,所以,他没有什么理由和权利要前妻到这里--青浦监狱来看望他."唉!这是我自己作孽啊!"……  相似文献   

9.
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一见到我,就小鸟般飞快地扑进了我的怀抱。 女儿用她的小嘴在我脸上狠狠地“啄”了一口,然后,歪着脑袋淘气地对我说:“爸爸,我爱你20次!”  相似文献   

10.
当桑迪飓风袭击纽约之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克林顿待在她的曼哈顿公寓里,在丈夫马克·梅兹文斯基跟爱犬索伦的陪伴下.与数十万纽约人一起忍受着停电的折磨。“马克、索伦和我在家,”她在推特(Twitter)上二写道.“就靠蜡烛、电纸书和罐头食品活着了!”  相似文献   

11.
“她是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有双明亮的眼睛。伴着我上车下车,穿梭在人群中……她给我力量,她使我坚强,那双有力的小手,牵着我从黑暗中走出来……”——盲人康峰写给女儿的歌《鑫秋》  相似文献   

12.
责任     
一连几天,我都在反省: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去年,女儿参加高考。三天时间,前两天是她妈在家当“后勤部长”,由于服务周到,女儿在考场上得心应手。最后一天正巧是星期天,我一人在家当后勤,也想尽点做父亲的责任。中午,女儿吃好饭,我叫她打个盹,下午才有精神。她怕睡过了点,我说保  相似文献   

13.
妻子马艳丽一胞添了五个“福娃”,可没想到,五个“福娃”让父亲刘永旗深感生存之艰。见到记者,刘永旗大倒苦水。期望:想生出个“保障”我今年30岁,河南省杞县板木乡洼刘村人。有个女儿,多年期望生个儿子。2004年,我花2800元钱办来个二胎准生证。2005年,妻子怀孕了。这期间,我仍在浙江台州开车挣钱。妻子怀孕三个月到医院去做“B超”时,吓了一大跳:是三胞胎!害怕不准,她又到一家大医院去做“B超”,“确认”结果又让她目瞪口呆:是四胞胎!四胞胎可怎么养啊!别说四个,就一个已是困难。我母亲直摇头:养不成叫饿死还不如不要呢,干脆流产算了。岳…  相似文献   

14.
某日中午,太原市古交区草尖庄农民张老汉十三岁的独生女儿张小英,在上学途中,悄悄爬上路经此地的本庄农民刘某驾驶的手扶拖拉机的后马槽。刘发现后,先是劝她下去,张小英没吱声;后刘又加以训斥,她还是执意不听。于是,刘便不再理她,加速向前行驶。当行至一坑凹路面时,张小英被颠出率外摔伤。后送医院治疗六十余天,共花去医疗费、陪侍费、营养费一千余元。事后,张老汉找刘某,要求他负担一部分费用。刘某当即回绝:“你女儿要爬我的车,又不是我让她坐的,况且,我曾两次撵她下车,她就是不听,这能怪我吗?”街坊邻居也说:“你闺女不听劝告,不让她爬车非要爬,催撵下车她又不下,怎能让刘负担一部分医疗费呢!”  相似文献   

15.
说法     
《政府法制》2014,(24):63-63
“我怎么再也见不着我女儿了?今年中毒后,又看到了不同的东西。可就是没有见到我女儿!”  相似文献   

16.
“爸爸,炊烟是什么东西啊?”女儿捧着作业本问我。是啊,“炊烟”本不属于她们,年代相隔那么遥远,教她如何去理解?拗不过女儿,我讲起人们“取火”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王成 《检察风云》2013,(6):82-83
老俩口的“新分居时代” 李文杰阿姨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的一家大公司,并在这里安家,三年前的夏天生下了小外孙女。“女儿开口让我来陪她,帮忙照顾孩子,我怎么可能拒绝呢。”在女儿提出“邀请”后,她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被老伴从东北小县城送上了来首都的客车。可是,老伴却因为没有退休还在老家工作。李阿姨觉得无可奈何,一辈子没有分开,到了这把岁数竟然开始“新分居时代”。  相似文献   

18.
循安善处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她两岁的女儿在家里睡觉,半夜一个贼进入家中。贼发现家里只有母女两人,上去就把女儿给劫持了,掐住女儿的脖子说:“你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放了你女儿,否则,我就掐死她。”这个贼是想劫财又劫色。这个妈妈应该怎么办呢?要么女儿死,要么答应他的非分要求。最后,妈妈还是答应了犯罪分子的要求,保住了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条人命啊!”何春梅流着眼泪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两年前,她的女儿张苗苗因饮酒过度导致酒精中毒身亡,后一直躺在北京的一家殡仪馆里.她和老伴儿王中明一直没有为女儿办理后事,原因除了高昂的丧葬费,他们还在等待着法院的最终判决.  相似文献   

20.
事件回顾 最近,有这样一则新闻:河南省郑州市十里铺社区一位68岁的老太太在人才招聘市场张贴了一张招聘“女儿”的广告,她要招聘一个坚强奋斗、心地善良的“女儿”,能让她体验和感受到做母亲的幸福与温暖.如果应聘的“女儿”被老太太认可,那么将来,“女儿”便可以继承她的家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