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景山钢铁公司有个勤杂工叫牛国俊,人们说他“眼里到处是活,手里时时做活,一年四季头上常带着汗珠。他一个人做活顶三个人。”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揽了不少“份外”的活,只要是该做的事,他就干。因此得了一个“傻老牛”的称号。牛,在所谓聪明人看来确实又笨又傻,只知出力,不知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6,(12):79-79
这是一则寓言: 有一天,上帝创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  相似文献   

3.
雷军 《廉政瞭望》2014,(24):46-46
团队.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原因。要和一群聪明人共事,为了挖到聪明人不惜一切代价。如果一个同事不够优秀.很可能不能有效帮助整个团队,还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到小米来的人.都是真正干活的人。他真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有热情。聪明、技术一流、有战斗力,这样的员工做出来的产品注定是一流的。这是真刀实枪的执行。  相似文献   

4.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做人为官的心得,既有他失意官场的无奈,也有他超脱尘世的精明,四字千金,被后世不少人奉为座右铭。其实,他在“难得糊涂”下同时还书有数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因此,清代学者钱泳认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极聪明人语也”。他又说:“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难得糊涂,须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便生荆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糊涂,是个贬义词,指做人不明事理或者某种事物内容混杂的意…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1,(6):51-51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一个火山群岛,岛上多高山峻岭,许多地方怪石嶙峋。1535年,西班牙人来到这里发现岛上栖息着大量世界罕见的巨龟,就取名“加拉帕戈斯岛”,意即“巨龟之岛”。这里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但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四周被汪洋大海阻隔,多少年来这个群岛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孟子》记载的“偷鸡贼”的故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偷鸡人“一天偷一只鸡,不偷手心就发瘁”。有人劝他不要偷了,他自己也想改恶从善,却因为“偷瘾很深,想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便说,“以前我一天偷一只,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个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  相似文献   

7.
据《安徽日报》报道:我省最近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设置了17个“禁区”,严防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会来事”。“会来事”是一个暧昧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说起来大家都明白,但要想准确定义还真不容易。一般来说,“会来事”的人都是些聪明、有能力的人。但他们的聪明和能力往往更多地用在了同事之间的拉帮结伙、钩心斗角、猜忌排斥、争名夺利,以及讨好领导、邀功争宠等方面去了。领导干部特别欣赏某人“会来事”,多半是因为他办的事办到了自己心坎上;一般同志称某人“会来事”,多半是指其善于拍马屁、投领导所好。当前,“会来事”的人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种子法则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个穷人到富人家乞讨。“走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扰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仆人以为这样不会失去什么,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穷人烤干衣服后,又请求仆人给他一个小锅,因为他想“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仆人心存疑惑,“我倒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汤。”穷人到外边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进锅里。这时仆人主动提出:“你总得放点盐吧。”于是他给了穷人一点盐,接着又给了豌豆、香菜。最后,又给了一些肉末。穷人把石头捞出,美美地喝了一锅汤。这个穷人很聪明,他知道直接向人家要汤喝,定会…  相似文献   

9.
回电     
《新湘评论》2013,(18):24-24
一个苏格兰人去伦敦,想顺便探望一位和自家有世交的老朋友,但却忘了朋友的住址。于是给他的父亲发了一份电报:“您知道托马的住址吗?速告知!”  相似文献   

10.
秦洪 《廉政瞭望》2012,(18):53-53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孝文帝执政时期,边关定州经常发生骚乱,急需一位得力千将去镇守。孝文帝思量再三,认为赵黑是最佳人选。于是,他找来赵黑一起用餐.说了自己的心思。赵黑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个苦差事,因为平定骚乱.绝非易事。于是,他推辞说:“我的才能有限,出身又不好,恐怕难以胜任!”  相似文献   

11.
谁比谁傻?     
快乐大叔 《党课》2006,(8):38-39
或许是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吧,现如今,人们比起早先来可算得上是越来越聪明了。聪明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在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上面。聪明是好事,但聪明人太多了,也不行,常常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因此,什么为聪明,什么为傻,有时还真的难以说清楚。  相似文献   

12.
据报载 ,1991年底从沈阳军区雷锋团退伍返乡的山东曹县籍战士田永亮坚持八年学雷锋不动摇 ,他的举动被家人与周围群众视为“精神病” ,先后五次被送进疯人院。我想稍有良知正义的人看过报道后都会别有滋味 :如今的世道咋地了?如果说学雷锋就是有病 ,那么歪门邪道似乎是合情合理 ,不足为奇了?田永亮长年坚持学雷锋被视为“精神病”原因何在?说明什么?的确令人深思。在一些人眼里 ,田永亮的“傻”“憨”“实”占尽了 ,所以他是精神病。田永亮“傻”。从部队一回到家乡 ,他便挨门到孤寡老人家逐一看望 ,并包揽了许多活计。每天早晨哼着…  相似文献   

13.
有一则寓言很有意思。某天,一只蝎子来到河边,想渡河到对岸去,可是蝎子不会游泳,就向青蛙求助,请青蛙将自己背过河去。青蛙执意不肯,说:“假如游到河中间你蜇我一下,我不就没命了吗?”蝎子说:“是啊,那我自己不也没命了吗?”青蛙一想有道理,蝎子他再狠毒,还不至于狠毒到害人又害己的地步吧,他也总得要命吧。就这样,青蛙背着蝎子向对岸游去,就在游到河中间的时候,青蛙觉得自己脖子上被重重地蜇了一下……在和蝎子一起沉到河底之前,青蛙问蝎子:“你怎么……”蝎子说:“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无独有偶,猩猩也有个“忍不住”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1972年,初春的北京城,天气虽已“渐暖”,但政治气候却依然寒意逼人。 5月的一天,正在交通干校上岗的北京卫戍区某部警卫班长赵宝群被一辆中吉普接到办公大楼。刚刚坐定,一位领导劈头就说:“宝群同志,组织上正考虑提拔你当排长……”聪明的赵宝群并未惊喜,他想:政审材料早已搞了,身体也查过了,领导找我来,恐怕另外还有事情。果然,不待他回答,那位领导又严肃地说:“现在是考验你的时候,组织上要你去执行一个艰巨的任务,你带5名战士前往三○一医院,去‘监护’一个名叫‘张续’的病人。”并郑重交待:这是个“有问题的人”,你们去后,不准与他谈论政事;不许他与外人接触;不许家属单独与他谈话;生活上……。  相似文献   

15.
又是两个多月的昼夜奋战 ,梁家碛村民集体上访案总算有了结果。我和专案组的同事们如释重负 ,心情格外舒畅。吃过早饭 ,几个人出去散步 ,不知不觉来到黄河边。4月的黄河又明媚又平静 ,隔岸就是万里黄河上惟一的“岛上人家”———娘娘滩了。年近不惑的我 ,生在河曲 ,长在河曲 ,竟还没有去过 ,于是想乘兴去游览一番。沿河岸往上走 ,不多远处有一只小船停靠在那里 ,船中坐着一位60多岁精神矍烁的老人。他见我们走上船 ,二话没说 ,便将船驶离河岸。船行得并不快 ,坐在船中 ,举目四望 ,但见水波淼淼 ,令人心旷神怡。眨眼工夫 ,就到了娘娘滩。…  相似文献   

16.
老劳模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虽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但说起他的一些“傻”事来,当地的人们总是津津乐道。 老劳模名叫徐理模,是农七师一二八团五连的一名老职工。他做的第一件“傻”事就是不种好地,专种孬地。1995年,连队首次推行两费自理承包,许多职工只种好地,那些孬地、弃荒地根本无人间津。老徐则不同,他楞是干“傻”事,大胆承包了这些孬地。为了彻底改良土壤,老徐可真是下了一番功夫,专门包下了连队的一个厕所。每到冬闲,他就不识闲地往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青年报》载,内蒙古某县某局的一个秘书,一人竟指挥着12枚公章!真可谓大权独揽,呼风唤雨。他掌管的,尽管都是在“撤、并、改、转”之列、现今“名不存,实已亡”的旧衙门公章,但如果没有这些“橡皮疙瘩”,基层所设部门和上级不对应,下拨经费就要落空。聪明人不吃眼前亏,于是,他受命一人掌管12枚公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下左右,应付自如。其实,依笔者看,那篇报道只是指出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吃苦药、皱眉头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是,聪明的制药人便想出一个好办法;结苦药外加一层“糖衣”。这样一来,情况就不同了,许多人生了病就出较愿意服用“糖衣片”了。“糖衣现象”表明了一种心理,自然使人联想到,领导者应该如何运用批评方式?帮助下属改正错误,指导他们成长,是领导者的工作内容之一,但不少领导者在做这项工作时并不顺利。有的领导者说,我一片好心,说他几句,他就不舒服了。而被批评者则说,批评是件好事;但他怎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双方都在感叹,不否认都是“好心”,…  相似文献   

19.
粗鄙     
单鸿恩 《唯实》2003,(5):96-96
外国人到中国来 ,看见时髦的姑娘们把手机当成项链坠儿挂在脖子上很神气地走 ,感到新鲜。以为手机的辐射于人有害 ,距离心脏越远越好 ,怎么能挂在胸前呢 ?于是说咱粗鄙。外国人到北京看足球联赛 ,听见满场的观众不喊“加油” ,而是齐吼“傻×”或是“牛×” ,他听不懂 ,便问身旁的球迷此言何谓。那球迷总算是耻心未泯 ,就说 ,先生观看的是中国“甲B”联赛 ,踢得好的就是牛B ,踢得不好就是傻B。傻 ,你懂么 ?就是白痴、呆子、智商低下 ;牛 ,就是牛气、老大、傲视群雄。外国人听了似懂非懂。后来外国人在非足球场上也听到不少国人“傻×、牛…  相似文献   

20.
苏小和 《廉政瞭望》2012,(22):69-69
越南诗人阮志天走了,他去了一个永远自由的地方,像一只鸟去到了另外一只鸟里。“一只鸟去一只鸟里”.这是阮志天的一句诗歌,汉语诗歌界对阮志天的作品翻译.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