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中国经济曲折发展的艰难历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不断发生分化。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科学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各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位变化,正确评价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所引发的不同利益需求,能更好地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初期 ,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重要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然而 ,国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存在多长时间 ?中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刘少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认为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要经过 1 5年至 2 0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以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逐步稳妥地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主张以及《…  相似文献   

3.
广州作为沿海地区的特大城市,其社会阶层分化所面临的社会结构变迁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由沿海地区阶层分化折射出来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基本格局及其演进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执政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基础.通过对广州阶层分化的实证分析,阶层间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显形化、政治诉求多样化、社会参与差异化、价值取向世俗化、党员成分多元化,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证明执政党及其执政的先进性.应对阶层分化对党的先进性提出的挑战,必须根据执政党的角色定位,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过程、政党治理三个视角来积极寻找党的先进性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社会阶层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分配形式多样化,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社会政治民主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面临哪些考验,如何巩固执政地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一、社会阶层发生重大变化,呈复杂化趋势,对执政党是一个执政基础的广泛性和稳固性的考验中国改革开放26年来,社会阶层的不断裂变,不再是过去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个简单的阶层,而是涌现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了"促进阶层关系的和谐"的命题。促进社会阶层的和谐,实际上是一种执政党与新的社会阶层间的彼此认同关系。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应当重视和处理好几个层面的关系:执政党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关系;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的彼此关系;新的社会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适应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我国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也相应处于分化、调整和组合过程中,特别是社会中间阶层的兴起,更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沈顺英 《学习论坛》2003,(10):93-94
目前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尤其是新出现的社会阶层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有的提出运用阶级和阶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当今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状况 ,有的主张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认识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本文则认为运用阶层分析方法更能够确切地认识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一、运用阶层分析方法认识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必要性1 运用阶层分析是由当前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状况决定的。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长期保持稳定不变 ,而社会阶层则呈现出了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  相似文献   

8.
李莉 《学习论坛》2004,20(12):52-54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逐渐富裕 ,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除原有的工人、农民两大阶级和知识分子一个阶层之外 ,新生了六个阶层。他们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而产生 ,并使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单一结构走向多个层次。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他们表现出的较为温和的政治态度有利于执政党对社会进行政治资源整合 ,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 ,在参与政治的愿望、热情和行动上促进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并在我国构建现代社会结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加速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嬗变,从而催生出新的社会阶层,同时新的社会阶层又推进了改革开放进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的社会阶层这一特殊群体的阶层属性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文章试图对新社会阶层的阶层属性作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诠释,并对其在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给予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伴随着一系列的政治变化.建国战略上从过渡到转变的实现,制度架构上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交替,阶级关系上对资产阶级从限制、利用到改造、消灭的政策变动,国家政权意识上从领导党到执政党的确立,显示了政治变化的历史线索.研究这些政治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考察和分析建国初期历史性转变和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进程中,结构转型、机制转换、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基调,多元的、开放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农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分化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社会阶层分化也引起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部关系及其性质、对象、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的一个显著趋向,就是形成了以占有大量资源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的弱势群体为特征的两极社会,导致阶层结构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新时期,加强不同社会利益阶层关系的调适与控制,防止社会阶层分化诱发的社会矛盾冲突危及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在市场经济中这些新阶层人士也呈现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执政党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与党的统一战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变化,使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面临严峻挑战。针对社会阶层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统一战线应加强全面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资源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政治资源是理解和研究现代阶层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逻辑起点。政治资源配置是形塑社会阶层关系的重要机制,政治资源流动是社会阶层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政治资源的争夺是阶层矛盾和阶层冲突的重要原因。如何从政治资源配置的视角提出构建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是我们今后从事社会阶层关系研究的学者应该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春玲 《新视野》2002,(3):56-58
1978年以来实施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体制转轨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本文基于广东深…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伴随着一系列的政治变化。建国战略上从过渡到转变的实现,制度架构上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交替,阶级关系上对资产阶级从限制、利用到改造、消灭的政策变动,国家政权意识上从领导党到执政党的确立,显示了政治变化的历史线索。研究这些政治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考察和分析建国初期历史性转变和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及整合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社会阶层结构的公化重组和新阶层的出现,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控制和协调对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阶层社会成员和谐共处,为实现党的社会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随着社会转型向纵深拓展,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结构变迁的不可逆转,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强烈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持社会的凝聚力。社会转型和意识形态的分化,给执政党意识形态整合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社会阶层是在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伴随社会分化而产生的新社会力量。新社会阶层是一个政治概念,但它同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新社会阶层具有同其他阶层不同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一阶层的社会特征,有利于我们在统战工作中以正确的理念和积极的行动,引导这一阶层合理、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并将这一社会阶层纳入到和谐社会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