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对促进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桂林市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敢为人先闯出一条旅游发展新路子,推动桂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人事部门,必须在切实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下功夫,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建设一批重点发展产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领湖州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浙江人事》2008,(6):16-21
我省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完善企业人才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加强企业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才主力军作用为主线,以发展企业创新平台为途径,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自主创新,人才先行。“十五”期间,我市人才人事工作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从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探索新思想、实践新方法,给各类人才特别是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回报”。  相似文献   

5.
八桂发展春潮涌动。2004年4月,广西提出把“人才小高地”建设作为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这是西部地区在人才建设方面的一大创举。两年来,“人才小高地”在集聚高层次领军人才、完成高水准科研项目、推动重点产业(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人才小高地是立足广西区情、富有广西特色、符合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规律的一个崭新探索,是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一项正确选择。”8月31日,在广西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如是说。如今的广西,不仅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沃土,还成为各类…  相似文献   

6.
孙忠明 《浙江人事》2008,(12):26-26
一是实施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程。以农业院校、科研单位为依托,积极开展市校合作,加快培养一批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引进慈溪农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6,(4):87-87
一是要完善培养体系,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二是要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建立健全一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三是要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桂林旅游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燕 《当代广西》2010,(7):M0002-M000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使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桂林市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在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着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党中央和国家层面不断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注和重视,通过政策“组合拳”,在体制机制、学术环境、科技奖励与资助等多方面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全方位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为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要求。从中央、  相似文献   

10.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高层次人才站在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是推进创新创业、加快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宁波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对于促进人才素质的国际化和创新的高端化,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提升宁波的海外高层人才引进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确立新起点,创新举措、激发新动力,加强领导,形成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黄晓普  郑自立 《求索》2012,(10):51-52
本文在剖析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的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产业投融资体制,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特色明显、内部协调的生态产业集群,构建层次明显、适用性强的产业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与高科技产业发展各阶段相适应的健全的投融资机制和体系,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的体制弊端和机制障碍明显,完善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是保证高科技产业顺利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创新驱动首当其冲。广西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明确指示。  相似文献   

14.
<正>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专门为创业者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创建提供适宜环境、条件与支持性服务,培育与扶持初创小微企业的服务性机构。它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坚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作为服务科技人才创业、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优化布局、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从质量和服务水平上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全省  相似文献   

15.
曲红  单汨源 《求索》2007,(9):11-12
针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产业的发展与成长,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结合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分析产业集群升级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互动发展机制,提出促进两者之间互动发展的对策,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弘 《北京观察》2015,(7):18-21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分蛋糕而是联手做蛋糕。只有做到"理性思考+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有效实施+持续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才会有实效。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推进区域创新合作,在领导体制、协同机制、新一代卫星城建设、公共服务政策均衡化等方面创新突破,形成大区域的创新功能分工和创新的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广西海洋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广西发展海洋产业的基础,知识经济给广西海洋产业带来良好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广西的海洋产业,必须解放思想,确立知识经济的观点,把海洋产业融入知识经济当中,加大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海洋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海洋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海洋产业和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14,(5):57-F0003
正近年来,福州市大力实施"闽都人才聚集工程",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密集制定出台了《福州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暂行办法》《福州市关于鼓励引荐高层次人才的奖励办法》《福州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服务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团队)。2011年以来,福州市共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人,省"百人计划"专家35人(团队),为推进省大都市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叶时金 《今日浙江》2011,(12):48-48
近年来,上虞市紧扣产业转型升级主题,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开发集聚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优秀人才,人才优势赢得了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20.
易雪琴 《长白学刊》2022,(4):112-120
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空间形态,围绕都市圈中心城市布局建设的产业新城是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新城从规划设计、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运营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种发展模式对如何更好地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作出了有益的理论回应。当前,产业新城仍面临产城融合、新旧产业接续、新老城区共建、反磁力机能构建、体制机制供给等方面的制约与困境,有必要紧扣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发挥联动效应、强化城市功能和创新体制机制,在规划布局、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反磁力机制构建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着力,从而推动都市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