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is article reviews post-Cold War U.S./Asia policy and its potential electoral impact even as the United States selects its future foreign policy leadership and course of direction. This essay is presented in three parts: the first focuses on the U.S.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the Asian region, a brief second section on the relevance of recent changes in reg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third attempts to determine how this emerging economic-security model might dovetail with perceived American political interests at a time of national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软权力内涵进行分析与梳理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状况进行了衡量与评估,同时对该评估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启示做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对东南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高调"重返",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在东南亚存在的举措。2013年连任后,他将在未来4年继续把东南亚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着力点。同时,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其东南亚政策也需要进行"再平衡",应放缓军事"重返"脚步,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全方位投入,均衡化、长期化地推进东南亚外交。国内财政限制、中东等地区外交挑战和外交人员人事变动等因素会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东南亚外交有所制约,但其未来政策走向仍将对中国周边外交和中美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重返东南亚"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特别是“9·11事件”后和反恐战争开始以来 ,美国逐渐加强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和军事活动 ,这被称为“重返东南亚”。其主要特点有 :扩大美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军事合作及加大反恐力度等。其战略企图是为了加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深化反恐战争以及接触、防范和制约中国。美国“重返东南亚”虽然有助于打击恐怖主义 ,但将使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增加了美国军事干预其他亚太事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府的东南亚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巴马政府自2009年初上台至今,一系列新的东南亚政策引人注目:国务卿希拉里出访首选包括印尼在内的东亚国家,随后兑现“深度接触东盟”的诺言,在泰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并重新评估对缅甸的政策,等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改观了布什政府对东盟的冷漠态度  相似文献   

6.
关于反恐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政府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打击恐怖主义列为国家安全战略之首。与此相适应,美国对其亚洲政策也做出了一些调整,这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扩大了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在印巴之间开始推行平衡政策;改善了同中国的关系;增大了在中亚渗透的力度等等。但是,在另一方面,基于反恐需要美国对亚洲政策所作的调整也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果美国将反恐战争无限扩大化,其后果将是极为严重和危险的。  相似文献   

7.
"9.11"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确定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为军事打击的目标后,美国对其南亚政策进行了大幅回调,将"扬印抑巴"改为"重巴顾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美印关系急剧升温、美巴关系每况愈下的局面.随着反恐战争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平衡美印、美巴关系,将是摆在美国面前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8.
亚太再平衡时期,军事及安全领域的长期合作正在逐步主导美国的东南亚军事任务设计。在对未来和平趋势的预期基础上,亚太再平衡阶段的美军任务日益重视防务合作、援助以及救灾等领域。通过强化美国与盟友及伙伴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军事合作,推动东盟国家的力量整合,并确保美国军事力量的地区存在以及战时通道权。  相似文献   

9.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改变了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在新的政治格局中,中国迅速上升到比较有利的地位,美国和日本则希望保持原有的领导地位,而东盟的地位则受到严重削弱.面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和日本采取了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其从历史分析与理论论证的角度为美国的东北亚政策提出了"离岸平衡手"的解读与构想。然而朝核危机爆发后,美国的东北亚政策正朝着建立多边安全机制的方向发展,进攻性现实主义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也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美国与东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及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立场与本质,认为美国是东亚特殊的"域外国家",与东亚国家存在特殊的政治、经济及历史与感情联系,美国不应自外于东亚一体化进程,东亚国家也不应在一体化进程中排斥美国。文章具体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20余年间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立场,认为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政策本质是"观望、回避、若即若离甚至不惜或明或暗地加以阻挠"。目前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立场处于调整的十字路口。文章主张美国应调整政策,支持、参与东亚一体化进程,争取成为其中负责任的成员或半成员,东亚国家应选择"大"东亚一体化方案,"纳美入亚",争取把美国融入东亚一体化进程,以此求得美国与东亚国家间的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伟明 《国际观察》2001,21(5):27-30
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形成于二战之后,其背景是担心核扩散会引发地区性的核冲突进而引发全球性的核战争,同时也担心核扩散会削弱美国的核垄断和核优势地位.然而,美国在具体执行这一政策时却经常是前后矛盾的.冷战后,由于苏联解体,美俄两个核大国发生核对抗的可能性下降,对此,美国对核不扩散政策作了调整.本文对美国这一政策调整的取向作了分析,同时指出,其要旨是为了维护其核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3.
Wang: We have discussed issues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overthrowing Saddam" at the regional level and its trend. Nex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go deeper and discuss it at the global level. It is very clear that "striking Iraq," "overthrowing Saddam," and "transforming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来 ,美国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 ,调整了它的南亚政策 ,恢复和保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平衡 ,承认印度在南亚的大国地位 ,又牵制其独坝南亚 ;防止南亚地区的核扩散 ,在印巴两国核试爆后 ,都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9 11后又一同取消制裁 ;通过扩大和发展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 ,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积极发挥印度的地缘战略作用 ,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外政策与俄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特别是“9·11”以来,美国始终谋求巩固由它领导的单极秩序及其超级大国地位,导致许多国家对美作为“世界领袖”的民主性及其管理世界的方法产生了怀疑。目前,俄美之间对共同利益还缺乏一致性的评价,也没有准备好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威胁,以及两国活动中的全球性因素有不同理解。美对外政策使国际关系进一步复杂化,美国应将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和确定它在其中的作用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新的国际秩序应该是世界大国重奏“协奏曲”,并使之成为改变当代世界和在各个领域维系平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After the 9/11 incident, the United States further shifted its strategic focus on the Middle Eas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rategic dilemma faced by the U.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origins of its Middle East strategy. It uses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y comparing former strategies with current policy.  相似文献   

17.
试析美国新的能源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政府近期推出的<2005年能源政策法>,为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不少新的政策法规.该法旨在通过"开源"和"节流",减少美国对国外能源的严重依赖,以维护美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科索沃政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2月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科索沃问题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科索沃独立将成为民族分离主义分子效仿的先例.美国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简要回顾阿塞两族对科索沃的主权之争,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索沃政策的演变过程,解析美国科索沃政策演变的背景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Washington'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everaged allies” preferred by realists—those countries that have little choice but to follow America's lead—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more reliable than in it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natural allies” favored by idealists: prosperous, democratic nations that share the goals and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Bush's foreign policy requires these natural allies, but many U.S.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more wary. Uganda under President Museveni is a model “natural ally” candidate, with its relatively humane and democratic internal policies, but its greater capacity to act without American leverage, approval, or supervision is likely to worry realist career diplomats.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美国对外政策思想研究中,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目光偏重于新保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由主义思想,从而落后于美国政治和对外政策舆论方面的某些变迁趋向。本文回顾了自由主义的历史,认为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杰克逊主义”并列为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三大主题,至今在美国仍具有广泛的舆论市场,并在其对外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