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几起重大刑事案件的审判引起了群众的广泛关注,司法与民意间展开了博弈。在美国,司法与民意的互动具有特别的实践意义。在设定存在真正民意的基础上,将美国作为有益的参照,结合中国历史及现状进行对比,有选择性地吸收,以完善我国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两者的冲突在现代法治进程中已经不可避免地突显出来。这本质上是公民言论自由知情权与司法独立公正审判这两种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一方面,新闻自由有助于监督司法,有利于司法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如果新闻舆论过度地干预影响司法活动,又会导致司法向民意的妥协,牺牲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所以,两者必须实现平衡与契合。但要达到两者都能接受的平衡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磨合与调整的。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冲突的原因和探讨解决的方案。经过分析后笔者的建议是首先要从立法上予以规范;其次要完善司法建设和规范新闻媒体行业规范;再次要增进两者的沟通协调。  相似文献   

3.
民意与司法是对立统一体,一方面民意能监督司法,另一方面,民意又能导致刑事案件中的个案不正义,阻碍司法正义的实现。那么在重大刑事案件中,基于民意本身的道德评判性、非理性、可引导性的特点,对进一步研究民意阻碍个案正义的原因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尹鸿伟 《南风窗》2011,(10):18-20
虽然说尊重民意利大于弊,但会不会形成新的司法不公,影响到司法的尊严也是需要警惕的。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应该保持一种兼听则明的正常心态,既不要被"领导"左右,也不要被民意裹胁。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7月在哈尔滨市组织召开的“全国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试点工作会议”上,统一部署在18个中院开展独立建制少年综合庭的试点工作,将涉少民事、行政等案件纳入少年综合庭统一审理。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少年司法领域大规模的一次自上而下的统一少年司法改革措施。涉少民事案件脱离民法庭审判集中纳入少年综合庭审理这一改革措施,并不是简单地将案件从民法庭转移至少年庭审理,其意义在于能够促成更为完善的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和纠正未成年人不当行为综合治理审判机制的形成。改革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防止少年法庭特色丧失,如何避免少年综合庭改革仅成为法院内部审判业务庭之间受案范围的调整,因而适应时势,发扬特色,发展与完善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审判机制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涉少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历史回顾、借鉴国内外先进审判理念和成功的审判制度,结合目前审判工作情况,对案件审判机制、司法理念和司法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逐步发展和完善涉少民事案件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子通讯产品的普及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众化,广大公民的言论自由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民意"在这个平台上"呼风唤雨",显示了巨大的力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势力,这个强大的舆论势力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司法的实现。在近来发生的许多司法事件中,网民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参与到事件的进展中,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评论,甚至谩骂攻击,使一件普通的司法事件发展成为一件网络事件,并不断通过网络舆论助推着事件的发展。但是,在一个网络基础已经基本建立的时代,司法公正的实现需要网络民意的支持,网络就是沟通民意与司法工作最好的桥梁也是实现民意的最好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刘阳 《法制博览》2015,(2):173-174
在法治社会中,司法与社会舆论缺一不可。然而,社会舆论对司法具有双刃剑作用。适度的社会舆论可以监督司法审判、促进司法公正,过度的社会舆论却会造成其与司法公正的对立,从而导致"舆论审判"现象的产生,阻碍司法公正的真正实现,严重影响司法的公信力。本文详细分析了面对"舆论审判"我国当下司法公信力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8.
民意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与其相关的公共事务或现象所持有的大体相近的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称。司法是司法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通过理性思维做出裁判的活动。一方面,群众的呼声关系到司法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并影响到法律最初目的的实现。民意具有其正面作用的一面,亦有其负面效果的一面。另一方面,民意是由人民群众根据其朴素的正义感和道德感做出的反应,具有非理性、易变性、难以测量性等特点。因噎废食不可取,如何分辨和收集司法中的民意,有效发挥其正面价值,并避免其负面效果,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9.
赵毅 《法制博览》2013,(11):52-53
疑罪从无是刑事法律发展的趋势,刑事审判中的疑点更加容易引起关注。对证据的理解、对法律的适用的理解甚至是对社会政策的理解,都是形成"疑罪"的原因。而司法对待"疑罪"最终的态度,还是需要通过司法审判活动才能有最终的结论,审判人员在对证据、法律、政策的理解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将采纳情理推断的审判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信力建 《法制博览》2009,(24):20-20
据说,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日前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编者注:虽说有人撰文,说这篇文章是由好事者将施公1987的演讲进行了一番移花接木,但是即便它是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伪书”,却也负载着沉甸甸的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