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梦莹 《法制博览》2013,(6):146-147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成为高房价时代的普遍现象,该不动产的归属也成为离婚案件的争议焦点。《婚姻法》、《婚姻法解释二》和《婚姻法解释三》为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的归属判断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法条在适用和衔接上仍有一些不明之处。因此,从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之归属的婚姻法适用入手,探讨了父母赠与意思之判断、出资客体以及部分出资等几个适用中的问题,对条文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2.
2011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婚姻法解释(三)》,重点对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婚后产生收益的认定、父母为子女结婚购买不动产的认定、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不动产的处理等问题作出了解释。该法条的颁布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也引起人们对家庭婚姻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谢诗颖 《法制博览》2013,(5):130+129
2011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公布,随即引起社会热议。随着现代社会婚姻自由的推行,离婚率也在逐年的升高,而很多家庭倾其毕生所得所购的房产的归属问题也日益成为了离婚过程中双方争夺的目标之一,而司法解释(三)中也涉及到了许多关于离婚后房产归属的问题,所以引起了社会各方的争议和讨论,各方观点众说纷纭。本文以婚后父母出资所购的房产归属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对于该条的"为子女购买"和"出资"的概念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祁昌玲 《法制博览》2013,(6):139-140
父母出资而购买房屋在现今社会相当普遍,在离婚案件中由此引发的争议也不在少数,而《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和解释(三)第七条对父母出资问题作了相关规定,但是不可否认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比较两款规定的不同,分析两款规定之间的实质差异,以期得出结论对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自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1月15日公布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瞩目,讨论视角和深度已经玩诉超出了司法解释本身,而触及到婚姻家庭各种热点、尖锐的话题。本文将主要针对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进行简要的解读,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条却否定了其可诉性。从国外立法例来看,从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性来看,从我国的婚姻家庭关系的现状来看,夫妻双方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条的规定签订的"忠诚协议",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张歆伊 《法制博览》2013,(11):266+250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自施行以来便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其中的第七条尤因牵涉到当下国人最为关注的房产问题而成为了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不动产是夫妻财产中最为重要的大宗财产,它的归属问题牵动了每一个家庭的神经。而这一司法解释施行以来,对我国的现代婚姻理念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坤 《法制博览》2014,(1):94-95
本文将家庭伦理实体的特殊性、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后财产共同所有制的立法精神与婚姻法在私法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三者相结合,分析了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的不科学性与不合理性,为法律干预家庭的限度做出指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婚姻法》对于夫妻一方婚前的个人财产与婚后产生的收益归属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而《婚姻法解释(三)》第5条对该问题做出了规定,但是一律笼统地将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认定为共同财产,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在确定婚前财产的婚后归属问题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不能忽略夫妻另一方的协力对收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吴哲 《法制博览》2013,(10):61-62
《婚姻法解释(三)》的出台,改变了之前立法关于夫妻房产归属的认定规则,对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所购房产及婚前一方贷款所购房产的权属认定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婚姻法解释(三)》对前述两种情况下夫妻房产权属认定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应当结合婚姻法的价值取向、中国的传统婚嫁观念以及婚姻关系特殊的身份性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