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强奸罪的犯罪对象是指强奸行为直接指向的人。受传统性文化和人们对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影响,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强奸的对象只能是女性而非男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男性遭受性侵害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并且男性被强奸相较女性被强奸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将男性纳入到强奸罪犯罪对象是一个不能再加以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张帆 《法制博览》2013,(1):50-51
我国现行刑法在同性强奸犯罪化方面存在空白,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所定罪名尚未统一,有的甚至并未入罪,这一问题在法学界引起激烈讨论,众多学者说法各有千秋。本文通过对同性强奸社会现状的分析、对众多学者观点的归纳总结,提出扩展"性交"内涵,完善强奸罪立法,将同性强奸归类于强奸罪之中的同时关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权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为探讨不同类型未成年犯的人格特征,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25名不同犯罪类型的未成年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抢劫罪和故意伤害或杀人罪的未成年犯其暴力倾向显著高于强奸罪的未成年犯,故意伤害或杀人罪的未成年犯在情绪波动和犯罪思维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强奸罪的未成年犯;抢劫罪、故意伤害或杀人罪的未成年犯在人格各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混合罪未成年犯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抢劫罪的未成年犯,其情绪波动程度显著低于故意伤害或杀人罪的未成年犯,与强奸罪未成年犯在人格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建议改革我国现行的性犯罪立法,可从根源上降低未成年人强奸罪的发生率;制定未成年犯教育矫治策略,应基于其不同人格特征;健全个体的人格,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犯罪预防和矫治的良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明知”仍然应当是性侵幼女行为构成强奸罪的前提要件。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犯罪对象“确实不知”,就无法形成强奸的故意进而构成强奸罪。“明知”是存在犯罪对象的故意犯罪之构罪要件。犯罪故意的内在构造决定了行为人成立故意犯罪应以对犯罪对象的明知为前提,司法实践中对对象认识错误案件的处理模式也佐证了对犯罪对象的明知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必要条件。适用严格责任制度违背了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也有悖于现代刑法的责任主义原则,来认定性侵幼女行为的性质。根据《意见》第19条第2款的规定,即便被害人是不满十二周岁的幼女,行为人要构成强奸罪,在主观上仍然需要具备“明知”的要件,只不过《意见》对行为人的“明知”采用了推定制度而已。采用推定制度来判定“明知”,不仅可以严厉打击性侵幼女的犯罪行为,也坚守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当然,司法机关应当允许行为人就其主观上不存在罪过提出反证。  相似文献   

5.
"明知"仍然应当是性侵幼女行为构成强奸罪的前提要件。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犯罪对象"确实不知",就无法形成强奸的故意进而构成强奸罪。"明知"是存在犯罪对象的故意犯罪之构罪要件。犯罪故意的内在构造决定了行为人成立故意犯罪应以对犯罪对象的明知为前提,司法实践中对对象认识错误案件的处理模式也佐证了对犯罪对象的明知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必要条件。适用严格责任制度违背了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也有悖于现代刑法的责任主义原则,来认定性侵幼女行为的性质。根据《意见》第19条第2款的规定,即便被害人是不满十二周岁的幼女,行为人要构成强奸罪,在主观上仍然需要具备"明知"的要件,只不过《意见》对行为人的"明知"采用了推定制度而已。采用推定制度来判定"明知",不仅可以严厉打击性侵幼女的犯罪行为,也坚守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当然,司法机关应当允许行为人就其主观上不存在罪过提出反证。  相似文献   

6.
戴然 《法制博览》2013,(10):90-91
目前我国关于军事犯罪认定的有关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无论是采取在立法上完善现行的军事犯罪体系,还是将其从现行立法中剥离出去,确立单独的军事法典或者是出台单独的军事犯罪认定法规,都将有助于我国军事犯罪认定的准确性的提高。本文将从国内外军事犯罪的立法现状出发,探讨我国目前军事犯罪立法现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对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符沁莹 《法制博览》2013,(11):22-23
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中国刑法法条明文规定的性侵犯罪包括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儿童罪及嫖宿幼女罪几种基本类型。犯罪客体对象包括妇女和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部分传统刑法理念认为男子的性自主权之法益无保护的必要或者不值得、不应当予以保护,因此刑法不需要将男子列为性侵犯罪的犯罪客体对象;而部分观点则认为性侵犯罪犯罪客体应当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应仅仅将犯罪对象局限于妇女和儿童。①中国刑法中性侵犯罪犯罪客体对象局限于妇女和儿童,而将十四周岁以上男子排除在性侵犯罪对象之外,实则是一种"另类性别歧视",即将十四周岁以上男子性自主权这一基本人权予以漠视。本文将通过分析并借鉴社会学等对性别的界定,分析比较中国刑法与外国刑法对此问题上的不同规定,将此"另类性别歧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贾珺 《法制博览》2013,(1):26-29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极不公正的商务潜规则,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是目前世界各国着力打击的对象。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贿赂犯罪立法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三十年,其中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从最初仅有两个刑法条款到现在多个立法司法解释的出台,我国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正在逐步跟进新形势新情况。伴随利益的驱使,商业贿赂犯罪继续愈演愈烈,因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立法规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萱 《法制博览》2015,(4):109-1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染、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始终缺乏良好的解决办法。超标排污、排污、排气、排水、重金属污染等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由于重金属排放对土壤造成污染,导致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直接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环境污染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随着全球变暖、雾霾等现象的频发,各国都对生态环境问题提高了重视。想要有效控制环境问题,必须运用法律途径打击环境犯罪,利用法律手段严惩环境犯罪行为。虽然我国也对环境犯罪做出了规定,但现行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并不全面。本文将针对我国的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完善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刑法修正案(九)》将已满14周岁男性纳入猥亵犯罪的保护范围,是对个人自由主义思潮下催生的性自主权和男女平等观要求刑法实现对男女两性性自主权的平等保护观念的回应,亦是对已有立法将已满14周岁男性作为性侵对象的目的仅在于维护社会正常性秩序观念的取代,具有重大意义。不过此次修正似乎尚不具备响应社会现实的立法意识,也没有真正补缺性侵犯罪规制的漏洞,男性强制女性与之进行性交是强奸,反之却是猥亵,有以保护性自主权之名行男权社会性道德观之实的嫌疑;将强奸之奸淫概念严格限定为性器与性器的结合,亦未能真正领悟性自主之根本精神。应重新解读奸淫概念并适当扩大其外延。强制侮辱妇女罪亦是对妇女性自主权的侵犯,以行为人是否具有满足性欲的主观动机作为强制"猥亵"和"侮辱"之标准不具妥当性,应当将为了满足性欲转化为能够满足性欲来界定性侵行为的基础上取消强制侮辱妇女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