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警与科技》2008,(19):60-60
2007年9月11日,“中国名牌”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自立忱,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和党组书记李传卿为受表彰企业颁牌,深圳市慧锐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肖铭代表公司接受国家质监局领导颁发的证书和奖牌。这也是慧锐通从全国近200个对讲品牌中脱颖而出的成果,成为中国众多对讲品牌首批荣获“中国名牌”称号的对讲企业之一,这是楼宇对讲行业首次被列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  相似文献   

2.
<正>深圳市慧锐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自2001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科技为导、诚信为基"的经营宗旨,以"做小区智能化行业的领跑者,打造电子行业的国际品牌"为企业目标,一路艰辛,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先后荣获"中国名牌"的楼宇对讲企业、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等荣誉,此次再次斩获中国安防百强企业称号,是行业和客户对WRT的认可,也是慧锐通发展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3.
<正>"玫瑰金"作为传统珠宝行业经久不衰的流行色彩,今夏因"iPhone6s"又重新点燃起人们对该颜色的追捧。不过,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慧锐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WRT)推出的LZM-801CS4门口主机。不仅采用时下最为流行的玫瑰金配色,还全面支持TCP\IP数字技术,为楼宇对讲带来一道新的风景线,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这款设备吧。厂商背景WRT是行业领先的,以智慧社区为  相似文献   

4.
正2019,AI在智慧社区进一步释放,体验式的社区生活迎面而来,罗格朗作为全球专业的智能建筑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开幕当天开始,就火力全开,让AI在智慧社区全面绽放。楼宇对讲,蕴聚智慧作为安防行业的优质企业,罗格朗楼宇对讲一直深谙行业趋势,深入客户需求。此次展会,第一次亮相展示的凯蕴IOT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一经开场就备受瞩目,尽显科技魅力。多样化的交互方式,纵享便利体验。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  相似文献   

5.
<正>二十年,一个行业从起步到发展再到壮大,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他们就像一个播种者,把种子种下,细心呵护,发芽、开花,除杂草等各项工序都做好,终于等到结果,收获累累硕果。慧锐通企业经过二十载的积累和磨砺,终于苦尽甘来。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会更加坚韧和勇往直前。国内楼宇对讲的发展历程二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如今我国楼宇对讲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6.
《刑警与科技》2005,(8A):37-37
坚持就是胜利。在风起云涌的中国安防行业,能够象慧锐通这样在业界拼搏11年而愈战愈勇的企业非常少见;能够象慧锐通这样在11年里专心致力于楼宇对讲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而不改初衷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慧锐通是中国安防企业坚持和自信的最深刻体现,也是肖明超个人对于中国安防行业的坚持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下,对于楼宇对讲产品而言,产品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的产品和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万科思深耕行业多年,此次又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此次评测将予以解答。卓尔不凡的外观设计,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楼宇对讲产品,是依附于房地产项目建设而诞生,其产品的外观自然重要。目测  相似文献   

8.
正云技术作为现代呼声高涨的热点技术,给传统经济和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商业形态和模式都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智慧社区作为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式,成为整个安防行业竞相研究的"香饽饽"。如何将云技术与社区安防有机地结合,成为众多安防企业争相研究的热点。安居宝公司作为中国楼宇对讲的龙头企业,依托已有传统楼宇对讲的成熟产品线和市场,通过融合云计算技术,以手机APP为入口,率先提出了开启社区"安居云生活"理念。先后推出了云对讲、云家电、云报警、云开门等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楼宇对讲行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就在2012年相比前一年有所回暖时,今年年初国家实施的"国五条"政策又进一步加剧了楼宇对讲行业的严峻形势。对讲行业的被动性较强,受国家房地产政策的导向发展非常强,房地产交易量的下滑势必会对楼宇对讲行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不过,一些也内人士认为,楼宇对讲行业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将和房地产行业成正比,国家几乎把楼宇对讲和安全防范等同化看待,理论上楼宇对讲是小区、住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行业还是会持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在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推动下,楼宇对讲行业逐步向智能家居靠拢。近几年,楼宇对讲厂商在发展传统楼宇对讲产品的同时,也不忘布局智能家居市场。最明显的就是室内智能终端的出现,其可以被看作是楼宇对讲行业的革命性产品。对讲厂商将其丰富的行业积累,结合他们对用户感受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楼宇对讲产品功能的深入挖掘,最终研发出深度结合楼宇对讲与智能家居特性的智能终端产品。所以,楼宇对讲智能终端除具  相似文献   

11.
《刑警与科技》2013,(6):24-24
<正>本刊讯为满足高端项目的市场需求,ABB将旗下楼宇对讲产品线进一步延伸,2012年全新推出了基于TCP/IP协议传输的明悦全数字楼宇对讲系统,可广泛适用于大型社区、别墅、公寓与办公等场所,不受住户数量和距离限制,可进行多通道通讯,并支持iPad/iPhone作为无线的扩展室内机实现楼宇对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霍震 《刑警与科技》2013,(10):94-95
<正>近几年楼市的低迷,使整个楼宇对讲行业也弥漫着一股低潮和冷意,但实际上这应该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正常阶段,楼宇对讲市场由前几年的跃进式发展回归到理性发展时期,这对楼宇对讲行业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反而能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虽然中国楼市出现了这么多的波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城市化,伴随高速城市化进程的出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能楼宇对讲系统行业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期。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从市场角度看,智能楼宇对讲行业的发展主流很大程度受制于房地产市场,它自始至终迎合房地产市场需求。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虽然可以看到一些针对专业性需求的智能化对讲系统,例如医务呼叫管理系统以及用于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对讲交互系统等,但一直无法形成规模性市场需求。智能楼宇对讲行业绝大部分针对新开发的住宅小区的这一事实,决定了智能楼宇对讲行业发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刑警与科技》2005,(5B):126-126
4月15日,在贵州省首期《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暨《贵州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宣贯活动期间,如何打造安全的“智能型小区”成为参会200余家房开企业代表最为关心的问题,而率先亮出“智能 安全”新概念的深圳慧锐通楼宇对讲知识培训讲座成为活动间的一大“明星”。  相似文献   

15.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3,(24):157-157
<正>在第14届CPSE安博会上,佳乐推出了五大系统,分别为基于安卓系统的社区"云智能"解决方案、楼宇对讲系统、智能家居完整解决方案、基于手机网络无线对讲平台和城市紧急报警求助系统。其中基于安卓系统及IP/TCP协议的社区云智能解决方案为此次展示的核心技术产品,该系统除了具备数字对讲及智能家居控制功能外,扩展了社区云服务,包括社区服务、医疗服务、社区商城、社区交友等云服务功能,为未来大型智能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完  相似文献   

16.
楼宇对讲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稍显成熟,市场的需求量虽然还远没达到饱和状态,但受控于国家政策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市场表现并未呈现出几何式的增长。不过,楼宇对讲作为安防第二大子系统,其自身领域的前进脚步却从未减慢过。从2013年深圳安博会楼宇对讲展区不难发现:行业内主流的楼宇对讲企业都会开设一个智能家居体验厅,让与会观众体验到楼宇对讲产品与智能家居交互式融合为他们带来的科技生活享受。这是否预示了楼宇对讲行业的融合式发展将会成为未来行业的发展主流?对此,我们不能妄下定论,本期将为您解读当前楼宇对讲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正>安居宝作为我国楼宇对讲行业的领军企业,引领着我国楼宇对讲的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在许多对讲项目中,安居宝的产品都是用户的首选之一。现代化房地产对楼宇对讲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外在的气质,还要能提供实用且强大的对讲功能。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产行业“寒冬”的到来,与之息息相关的楼宇对讲行业也由前几年的乘风破浪,到现在的逆水行舟。2013年,很多楼宇对讲产品在价格上全线降价10%-20%.  相似文献   

19.
因《中国公共安全》熟悉行业二十世纪末期,随着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楼宇对讲产品市场进入了飞速发展时代。当时,我察觉到楼宇对讲事业大有可为。于是,2001年我决心投身珠海进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深圳安防已经形成较强的“集群”优势。在摄像机领域,深圳占了全国70%以上的份额,深圳集中了宏天智、艾立克、永辉、翔飞、景阳、万佳安、三立、深视音、东日盈等一批行业内的“重量级”企业,无论是普通型摄像机(枪机)、一体化摄像机、红外日夜两用摄像机、高速球型摄像机,深圳厂商都占有较高的份额。楼宇对讲领域,深圳占了60%左右的份额,仅视得安一家就占了约三分之一。视得安、慧锐通、正星特、美格、松本先天下、金积嘉、兴天下、宝石等一起,共同组成深圳楼宇对讲行业亮丽的风景线;在防盗报警领域,三分天下有其一,以慑力、豪恩、美安等为代表的深圳防盗报警厂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