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宝钗作为封建社会的淑女形象、冷漠无情,人格异化而不自觉,成为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牺牲品,其悲剧命运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薛宝钗作为封建社会的淑女形象 ,冷漠无情 ,人格异化而不自觉 ,成为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牺牲品 ,其悲剧命运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只是写了一个动人心魄的爱情婚姻悲剧,还写出了一部贵族之家的罪恶史和衰亡史。他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广阔的封建末世的现实生活的斑斓图画。除了产生贰臣逆子,曹雪芹还多方面地揭露了这个贵族之家的腐朽没落和必然衰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爱情依从理想原则,婚姻遵循现实需要,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和价值范畴。“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其基础和取向都是理想而非现实的。从爱情角度说,贾宝玉和林黛玉之爱的结局虽凄凉却也是完美的——它保全了爱情本质上的纯洁、真诚和崇高,避免了成为“围城”式的更大悲剧;而涓生和子君尽管因爱而拥有过婚姻,但他们最终失去的,则不仅仅是他们的婚姻,还他们曾经有过的深爱和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海岩创作具有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绚丽色彩。他宣扬一种浪漫的、富有自我牺牲意识的爱;同时他的创作具有悲剧的沉重感,表现了对命运的深深的敬畏。在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思考中,海岩具有对困境的超越意识,试图张扬人类的意志力量以抵抗无限强大的外部世界。而从其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情爱画廊、爱情悲剧与命运悲剧的相互交融所体现出的人生的沉重底蕴和弘扬意志型英雄人格以超越现实苦难来谈论海岩剧作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6.
潘金莲这个重合了受害者和害人者双重身份的女人成就了<水浒传>中一段颇为复杂的爱情悲剧,也使其成为了一位具有特色的悲剧性人物.究其原因,社会环境促成了她的悲剧命运,同时她的悲剧也成为了社会性的悲剧、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任氏传》塑造了一个聪明美丽、对爱情忠诚的女狐任氏。《任氏传》是文学史上早期狐主题小说中最完整的一篇。任氏实际上是男权社会对完美女性的一种幻想,因此任氏的狐形象增加了一层悲剧性。  相似文献   

8.
王传举 《工会论坛》2013,(5):165-167
《谢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继《简·爱》后出版的又一部轰动文坛的小说。小说以十九世纪初英国工人自发组织的捣毁机器运动为社会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与以往不同的两位女性形象——谢利和卡罗琳。通过谢利和卡罗琳这两个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夏洛蒂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在对男性的专横和女性的处处受挫给予了揭露和抨击的同时,夏洛蒂从谢利和卡罗琳的婚姻和爱情等方面,对妇女的地位、妇女的命运、妇女的需要和妇女的未来也作了探索。她推崇女性的人格独立和尊严,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寻求平等意义上的两性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夏洛蒂想通过《谢利》所要表达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悲剧在审美对象中有其重要的地位。苗族爱情悲剧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是作为反映形态的悲剧艺术,才经常成为审美对象而引起人们审美愉快的。在苗族的爱情悲剧中,美的东西总是与丑的东西在比较中存在,于斗争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柳毅传》是唐传奇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别具一格的一篇小说。其主题思想是通过主人公柳毅的经历与遭遇,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生活理想,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闪耀着人格美与生活美的理想光辉。这种主题认识突破了传统的批判包办婚姻,肯定自由爱情的观点,是一种新视角下的阐释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海岩创作具有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绚丽色彩。他宣扬一种浪漫的、富有自我牺牲意识的爱;同时他的创作具有悲剧的沉重感,表现了对命运的深深的敬畏。在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思考中,海岩具有对困境的超越意识,试图张扬人类的意志力量以抵抗无限强大的外部世界。而从其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情爱画廊、爱情悲剧与命运悲剧的相互交融所体现出的人生的沉重底蕴和弘扬意志型英雄人格以超越现实苦难来谈论海岩剧作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2.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是王实甫的一部重要作品,其女主人公刘月娥在剧中表现出了鲜明的爱情婚姻理想:在婚姻选择中轻门第,重才学;追求婚姻过程中的自主与反抗;坚守中的忠贞与平等,这些方面充分展示了其爱情婚姻观的进步性。对于王实甫而言,《西厢记》中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应当是刘月娥和吕蒙正爱情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研究《破窑记》对研究王实甫的创作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不等于历史,因此研究文学作品应从文本出发,循着创作规律和人情物理对人物做出客观、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对《红楼梦》中众说纷纭的秦可卿亦是如此。秦可卿在《红楼梦》中除了本身的形象意义外,主要是一个具有结构意义或曰功能的人物。其结构意义在于曹雪芹通过她匆遽的出场和退场预示了全书的五大悲剧主题,即女性悲剧、爱情婚姻悲剧、家族悲剧、"人"(生命有限性)的悲剧和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悲剧,为全文的故事起到了一个预演和概括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毛泽东妇女人权保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妇女人权保障思想的前提是“女人是人”,其逻辑起点是“男女平等”.主要包括女性婚姻权利的保障和女性社会权利的保障.它使女性摆脱了几千年的封建婚姻枷锁,并有了独立的经济权、参政权和宪法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权.毛泽东妇女人权保障思想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忽视了妇女解放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宋传奇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着后世的戏曲艺术,有相当多的戏曲都是由唐传奇改编而来的,尤其是元明清的戏曲,与唐传奇在故事题材方面有着紧密的沿袭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福政 《工会论坛》2004,10(6):116-116
通过对旧中国四十年代三种女性生存状态的描写 ,张爱玲传神地描摹了旧社会女性内心深处的软弱、愚昧、图虚荣、不能自持等阴暗面 ,展示了她们思想被束缚、人性被扭曲的悲剧命运 ,指出封建等级制度与伦理观念是造成这悲剧人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没有名字的身体》以温婉华丽的文笔与语调,记叙当代知识女性“我”不断追寻爱情与希望,又不断遭逢挫败与绝望的心之旅,重在揭示爱情所带给女主人公的悲剧性的思考——命运是不可理喻的,理想是永难实现的,爱情是可望不可及的,即“生活永远在别处”这一永恒悲剧。  相似文献   

18.
爱情是缔结婚姻、组成家庭的基础,婚姻和家庭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爱情和婚姻在社会发展中由男性主导逐渐走向两性的自由平等,婚姻和家庭的和谐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音乐、电视剧、电视节目、网络等对青年的婚恋观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边城》是一首充满天籁之音的优美牧歌,然而其中却又浸润着不尽的忧伤,它通过湘西儿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其中寄托了作家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相似文献   

20.
安娜.卡列宁娜是托尔斯泰创造的一个为了追求爱情自由而与整个上流社会抗争并最终以死的悲剧收场的妇女形象。根据安娜所处时代、生活环境、自身特性的心理探讨,可以探究其最终卧轨自杀的悲剧的起源、时代性、自身性以及终结等几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