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沿海各地及台湾、海南诸省,多建有祭祀海神的“天后宫”、“妈祖庙”一类建筑物。“妈祖”是海外华人最为崇拜的神仙之一。有趣的是,在远离大海、深居内地的贵州省,亦有几座“天后宫”,诸如镇远天后宫、丹寨天后宫、遵义天后宫以及黄平旧州天后宫和亦水复兴天  相似文献   

2.
一、基础与优势 1、地方特色文化影响扩大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造就了莆田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不断地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一是妈祖文化。莆田是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共有妈祖庙宇5000多座,妈祖信众2亿多人。在台湾,信仰妈祖的民众约占总人口的2/3,妈祖文化已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南少林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正2018年第4期(总第494期)的《福建党史月刊》上登载了《妈祖文化四十年历程》一文。这篇文章写了各级领导人对妈祖文化的关心和指示。我仔细阅读后,对第一部分里写到的关于福州大军区某领导打电话给莆田军分区,要求拆除湄洲妈祖庙,莆田地方领导讨论后认为不能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请项南拍板等描述,有些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莆田,随着大陆移台民众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联结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涉及推动两岸发展的多领域建设中均突出妈祖文化,意味着妈祖文化的独特对台优势和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如何强化妈祖文化精神纽带作用,对于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向更大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59-59
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北宋时期福建莆田的一位善良女子。她在短暂的28年人生中,救助海难、扶危济困,无私无畏、护国佑民。林默娘羽化升天后,民间尊她"妈祖",誉其"海上女神"并于湄洲岛上立庙奉祀。  相似文献   

6.
李晓红  潘明  林鹏 《福建理论学习》2011,(7):52-52,F0003
沐浴海峡西岸春风,彰显妈祖文化魅力。国家电网福建莆田电业局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现企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国家级荣誉;  相似文献   

7.
《福建理论学习》2007,(5):F0002-F0002
学院是一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专科层次全日制工科类高等院校。学院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地带湄洲湾港口城市——莆田。莆田是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石化中下游项目基地,国家级LCD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福建LNG,林浆纸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基地,这里依  相似文献   

8.
吴金枣同志《江海女神妈祖》一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颇有学术锋芒的著作。作者考证出妈祖故乡在莆田湄州岛;她出生于北宋初年,是“一个只知其姓林而不知其名字的民家巫女。同时,从妈祖生前、死后的传说来看,她还是一个比较高明的巫女”。并对“林默妈祖是出生于贤良港的官家小姐”的立论材料,逐一批驳,有一定的说服力。作者认为,妈祖由人变神、神为人敬,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止的文化现象,必须采取动态分析,探源溯流,爬梳辩证,紧紧围绕着“江海女神”这一神格中心。该书共41节,大致可归纳为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林建平 《世纪桥》2006,(12):60-61
莆田是福建最有个性的城市。 莆田市史称“兴化”,已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是八闽古府之一,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莆田正式建立地级市,现辖莆田、仙游两县,城厢.涵江两区已及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湄洲湾北岸开发区。 莆田市历史上人才辈出,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建市以来,多次荣获全国“田径之乡”,“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武术之乡”等称号。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莆仙戏多次晋京献演,并应邀赴台演出,誉满京城和宝岛。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与河南少林寺遥遥相对的“南少林”就矗立在这里。 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厚重雄浑的人文特色筑就了莆田人勇敢.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个性。 而莆田武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平就是新时期莆田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0日至24日,全国党刊全媒体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走进福建莆田。笔者同来自6家中央媒体、41家地方党刊的近120名同志,一同来到木兰溪畔,了解这条290万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波澜壮阔的变迁历程。木兰溪是福建省内六大重要河  相似文献   

11.
正湄洲湾(北岸)港地处福建省中部、台湾海峡西岸,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站,从最早的莆口港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漫长的岁月里,湄洲湾(北岸)港只是一个沉寂的天然良港,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才有了现在的初具规模,发展的历程极不平凡。历史沿革莆田海岸线(含海岛海岸线)长达530多公里,拥有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港湾。莆田先民早在公元6世纪就开始从事海运,围海造田、晒盐熬盐、辟港开埠。史书上最早记载的莆田港口是晋朝之后、梁陈  相似文献   

12.
兴化水道     
<正>莆田有一条闻名遐迩的水道——兴化水道,是唐宋以来中国航海的黄金水道。考古人员在该水道发现宋元明清时期的多处沉船遗址。文物专家指出,莆田海域发现的沉船历经朝代多,文物数量多,印证了兴化水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些海底文化遗产以及莆田现存的古代航标石塔、码头,是莆田古代海上贸易繁荣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妈祖是谁     
湄洲岛上的妈祖庙,乃妈祖的祖庙.这十几年来,每逢妈祖诞辰纪念日,台湾同胞便自动集结前来进香,以表思祖怀乡之情.但更多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烧香拜神,求签保佑.不仅祈求保佑出海平安,也有祈求保佑发财致富、祈求保佑儿子考上大学的.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妈祖显然是无所不能的神.问问妈祖是谁,却是十有八九答不上来.他们只知道妈祖是"海神",是"天后",是"圣母",与观音娘娘庶几相似.妈祖文化和封建迷信搅在一起,使不少有识之士感到忧虑.  相似文献   

14.
正妈祖信仰起源于北宋初期,至今已跨越1000多年的历史。在上千年的妈祖文化传播历程中,近40年的发展阶段至关重要。近40年来,妈祖文化以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作用,引起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有领导人来到妈祖故乡——福建省莆田市考察妈祖文化,他们对妈祖文化予以高度评价,并殷切希望妈祖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在深化两岸交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15.
妈祖生前深谙巫术,死后民间建祠.后经官吏提倡,官方赐额、封号,夕人润色,妈祖逐步被塑造成圣神;妈祖形象的完善,又与宋元明航海、海运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年十月,莆田中心县委在省委巡视员邓子恢的指导下,于莆田澳柄的虎井村召开了在闽中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将莆田中心县委扩建为闽中特委;闽中地区实行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将地处交通要道、离城较近的澳柄根据地转移至莆田东北部的偏僻山区——外坑。一九三○年十二月九日,闽中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在莆田外坑成立了。  相似文献   

17.
陈天章烈士,又名柯芹,男,一九○六年出生于莆田县广业区外坑乡芹山村(现为莆田县新县公社外坑大队)一个农村牧师的家庭。一九二六年在莆田哲理中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后历任中共莆田特区委委员、莆田县委委员和莆田中心县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三军二○七团政委等职。一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芦尾村抓拿土豪时,不幸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总结了莆田古代清官循吏群体事迹总体特征,系统阐述了莆田历代清官循吏在省内外为官的廉政事迹、廉政思想等;接着从莆田清官循吏清廉为民做事等事迹入手,归纳了莆田古代清官循吏的廉政思想内涵,通过对莆田古代清官循吏廉政事迹分析研究,指出如何利用廉政名人资源搞好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历史见证     
<正>莆田是海上丝绸之路商品重要集散地,在建筑遗址、文物等方面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密切。"祥应庙记"碑明确记载了宋代莆田对外对内海上贸易的经过,《明设色星图》反映了古时海上贸易往来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地域文化风情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复兴步伐越来越快,各地兴起的民俗祭祀活动日益广泛,影响面持续放大。领导干部参加民俗祭祀的消息常常见诸报端或电视。全国最大的祭黄帝、祭孔子、祭妈祖等活动每年盛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