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康》2006,(10):1-1
在近日发生的甘肃徽县群体铅中毒事件中,由于当地官员屡次瞒报事实、敷衍塞责,导致群众不相信政府,省里派去的专家甚至遭到群众的围攻和谩骂。百姓不相信官员并非个案,类似事件在其他地区也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显然,官员的公信力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地步。《小康》最近做了一个关于“信用”的网络调查,在5000多被调查者中,认为政府官员信用缺失的达75.36%,列信用最差的五个职业群体之首。当然,这个结果并不能代表全部民众对官员的看法,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75.36%虽然是网民的主观感觉,但这感觉并不是错觉,也绝不是偏见,它是…  相似文献   

2.
从近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看,党群关系、官民关系有趋于紧张的倾向:从瓮安事件到石首事件,愤怒的民众直接把矛头指向官员;从“躲猫猫”到“邓玉娇”案,网民从网络走进现实,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挑战;从“天价香烟门”到“替谁说话”,民众对个别官员的不信任蔓延至对官员群体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3.
鲁薇 《北京观察》2012,(1):23-23
从美国国债危机加剧两党矛盾,纽约发起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在全美境内不断扩大,甚至发展为“改变全球大团结”运动,到欧洲债务危机越演越烈,这个世界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按照过去的“政治习惯”,人大似乎就是党委和政府官员的“政治养老院”,人大岗位是“官员”仕途的最后一站。但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政治习惯”正逐渐得到校正,从“议员”到“官员”,从“官员”到“议员”这种互动的通道雏形渐成,并渐成气候。从“议员”到“官员”,按现代法治社会的观点,就是先经历法律的洗礼,感受法律的重要与严肃,再从事行政工作,这对增强政府官员的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4,(8):10-10
与禁止“大吃大喝”相比,取消地市县书记市长和大量官员的公务用车,给他们造成的“痛苦”要大得多。公务用车很多都是“奥迪”或类似等级的“豪车”、“好车”,从坐专车到乘地铁或者打出租,这样的变化对很多官员来说称得上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6.
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被全世界公认为“阳光法案”。有鉴于此.我国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引入这个反腐利器。2009年以来,全国已有7个地方出台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重庆市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提到了省级层面。人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从局部地区发展到全国,从纪律层面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直至成为全国性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王湧 《现代领导》2010,(9):19-19
人之本,在于心,思想决定行为。官员腐败,都有一个“失衡补偿、侥幸支撑、由惧到坦、肆无忌惮”的心理过程.以及“继发型形成、自强性内化、合理化选择”的蜕变犯罪过程。要使官员拒腐保廉,必先从官员的“心理腐败”着手预防。因此,高度重视廉政心理建设.构筑反腐败的心理防线.切实有效地防治腐败心理演变,是从源头上建设反腐败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大连干部学刊》2013,(4):62-63
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把社会变成了一张真正的“网”。在这张无形的、海量的“网”下面,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网民的眼睛。从“替谁说话”到“艳照门”、“日记门”.从“天价烟”到“手表哥”……五花八门的网络事件频发迭出,官员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各种各样的“网络门”,甚至会因此而落马。  相似文献   

9.
沈泉涌 《当代广西》2005,(11):47-48
近一个时期以来,官员因在重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中“负有责任”而受到追究的同时,问责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出现了从追究“有过”官员向追究“无为”官员深化的“庸官问责”新趋势,“出问题”的官员要受到追究,那些四平八稳、无所作为的“庸官”也将面临被罢官去职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2009年,网络问政在中国掀起热潮。从个别官员向网民拜年到各地官员与网民沟通、问政,及至邀请网民“一起当市长”,网络问政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民主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79年,邓小平接见外宾时就说过:“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1984年,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他解释说:“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照资本主义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困落后的状态,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邓小平文选佛三卷第64页)现在,2000年已经来到了,本世纪末“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吗?…  相似文献   

12.
刘伟 《今日海南》2011,(1):18-18
新旧交替,我们一改以往的宣传策划思路:由原来着眼新年畅想的“官员谈”转变为新年期待的“百姓盼”。从官员唱主角到百姓唱主角,理念变了,落点变了,角度变了,我们视此为宣传报道方式的转变,也是把版面留给群众、把墨彩涂给普通人的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3.
从“父母官”到“公仆”陈东升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把管理一方百姓的官员称为“父母官”,而今,称之为“公仆”。从“父母官”到“公仆”,表面上看是称谓的变化,而其实质却包涵着深刻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早在《诗经·小雅》里就有“乐只君子,民之父母”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肖康 《小康》2009,(8):42-44
“80后”官员逐渐开始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从中央高层不断释放的信号来看,这已是从中央到地方完成干部建设梯队格局调整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叶麒麟 《人大建设》2008,(11):50-50
近年,从地方到中央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官员问责的浪潮。并且正逐步走向制度化的道路。应该说,如果现行的官员选用制度未能把“如果你不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不让你坐在台上”这句话变为现实。那么,问责制便是不错的制度补充。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坛》2009,(8):40-41
刘日在2009年07月20日《学习时报》载文《“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应率先公示财产》: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败的终端机制,它最根本的指向是促进公权力的规范化运行。目前,全世界已有97个国家和地区对“官员财产申报制”立法。我们应当吸收这一人类文明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建立我们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最大障碍,主要来自问题官员的抵触和反对。不赞成的论调主要有四点:“个人隐私论”、“害怕露富论”、“社会震荡论”和“条件不成熟论”。只要我们真正把反腐败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认识,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官员财产公示突破口可选在“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这些优秀分子身上。  相似文献   

17.
环球/时政     
《创造》2012,(8):6-6
俄罗斯官员子女或被禁止到国外留学 最近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提交一份新法案草案,建议禁止本国官员和议员拥有境外不动产、海外存款和外国公司股票后,8月7日,统一俄罗斯党团议员又向国家杜马提交一份“公务员法”修正案,提议禁止国家官员子女到国外留学,目的是为了增强俄官员的爱国心。  相似文献   

18.
王军福 《前沿》2012,(4):116-118
近年来,有关官员“非正常死亡”的新闻不断传出,逐渐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强烈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有18名官员“非正常死亡”,2010年和2011年各有11名以上官员“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官员的级别有科级、县处级、厅局级,甚至省部级。范围从党委、政府到金融、教育、税务、公安,覆盖各个领域。官员非正常死亡的方式以跳楼自杀为最多,此外,还包括上吊、卧轨、撞墙、割腕等。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是时下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点。本文归纳分析了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特点、类型和原因,探讨了怎样看待官员“非正常死亡”现象的问题,并总结了几点教训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亦杰 《公民导刊》2011,(6):54-54
最近,在《中外书摘》上读到一篇《德国实现了民富国强》的文章,我从文章中感觉到德国对官员的“苛刻要求”到了几近“官不聊生”的程度,可以断定中国的公仆们如果进行国际干部交流而到德国挂职,大概没有几个能适应的。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13,(4):39-41
一、从“网络恐惧”到“微博恐惧”,微博“双刃”效应更加凸显近段时期以来,“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表哥”“表叔…‘房叔”等频繁出现,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对权力腐败、个别官员道德堕落的揭露,让广大公众和官员深刻感受到了一股“微”而弥强的冲击波。这股巨大冲击波也使官员“网络恐惧”升级至2.0版——“微博恐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有关部门对微博上的各类举报回应更加及时、积极,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公众通过微博举报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官方与民间的反腐台力;另一方面,因为微博传播的裂变性、快速性,不实信息与传闻也往往使被举报者及主管部门面临有口难辩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