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处欧洲大陆的匈牙利,国家虽小,但是外贸活动相当广泛,它与140个国家保持经济关系,八十年代初与97个国家签订贸易合同,它的贸易伙伴国绝大部分在欧洲。它的产品远销五大洲,五、六十个国家。它的外贸总额占国民收入的50%,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极重要的地位。据匈牙利中央统计局1983年公布的资料,1982年匈牙利外贸进口总额达3248亿福林,出口总额达3245亿福林,其中与社会主义国家外贸进口额达1730亿福林,占进口总额53.3%,出口额达1853亿福林,占出口总额57.1%;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贸进口额达  相似文献   

2.
一、主要经济成分的动态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在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中迎来了它独立五周年纪念日。到1996年底,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90年的46%,倒退到1981年的水平。经济结构越来越具有以提供原材料为主的性质,倘若说在1990年机器制造、金属加工、轻工和食品工业在哈萨克斯坦的工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为52%,那么到1996年则下降到只占19.7%。与此同时,过去在矿山和选矿厂附近建设起来的一些城市现在已经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 4月 2 0日 ,根据韩国产业资源部从世界贸易组织 (WTO)得到的贸易统计资料显示 ,2 0 0 3年韩国的出口总额为 1938亿美元 ,进口总额为 1788亿美元 ,总贸易额达 372 6亿美元 ,跃升为全球第 12大贸易国。韩国比2 0 0 2年的第 13位提升了一个名次 ,继 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发生 6年后首次进入全球前 12大贸易国行列。据统计 ,韩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为 2 6 % ,进口额比重为2 3% ,总贸易额比重为 2 4 %。 2 0 0 3年世界贸易中出口额为 74 82 0亿美元 ,进口额为776 5 0亿美元 ,与前一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 5 %和 15 6 %。美…  相似文献   

4.
匈牙利面积为93,000平方公里。至1985年年初,匈牙利人口为1065.8万人,其中男性占48.4%,女性占51.6%。城市人口为全国人口总数的56%,分布在109个城市,而农村人口为44%,分布在2,957个村庄。首都布达佩斯人口为210万人。1983年末,匈牙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15人。人口平均寿命为70岁(1982年)。  相似文献   

5.
以某些经济指数衡量,马来西亚可以归属于“新兴工业国”。仅从1982年到1984年这段时间,马来西亚(西马)的工业生产指数就增长了37.6%。制造业蓬勃发展,其标准净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70年代为10.5%,80年代上半期为5.7%。在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从1970年的13.4%增大到1985年的20.5%。从1983年起,工业产品成了最大宗的出口项目。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结构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行产业结构的重化学工业化,也就是使重化学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大大超过轻工业,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和社会改革中,匈牙利是在政治多元化方面步子迈得最早,也是迈得最快的国家之一。它率先实行多党制并最终发生抛弃社会主义的蜕变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本文拟对它作一个简单的叙述和粗浅的分析。一、匈牙利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1944年10月,匈牙利共产党开始进行公开活动。1944年12月,独立小农党、共产党、民族农民党、资产阶级民主党、社会民主党,以及工会的代表联合组成了匈牙利民族独立阵线,努力实现国家生活的民主化。1945年4月,苏联红军  相似文献   

8.
匈牙利从1956年以来,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谷物单产已名列世界之前茅,肉类产量居世界前十名,在经互会国家中早已独占鳌头。匈牙利现在的农产品,如按现代食品消费的较高水平计算,能养活全国人口1.5倍以上,人均有粮食1,380公斤,肉类140多公斤、牛奶350多公斤、鸡蛋440个,肉类和鸡蛋的人均产量占世界的第一位。全国农产品除满足国内供应以外,还有40%供应出口。了解和研究20多年来匈牙利发展农业生产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对于我们来说,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农改前的基本数据 东欧各国除原捷克斯洛伐克以外,在二战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50—60年代,各国先后进行农业合作社运动和兴办国营农场。经战后四十余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国先后成为中等发达的工业农业国。到89年政权更迭前,波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8.8%;农业在国内生产中的比重为4.7%;国营农场1640个,占全国农地20%;农业合作社1500个,占全国农地4%;个体农户在波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占全国农地75%。  相似文献   

10.
一统一后的德国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8100万。德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经济强国,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和贸易大国。根据统计,199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34448亿马克。其中,生产性工业占33.5%,贸易和交通占13.8%,服务业占51.6%,农、林业占1.1%。在德国1995年出口总额7277亿马克中,小汽车及车辆达1258亿马克,所占比重为17.3%;机械产品达1120亿马克,占15.4%;化工产品为984亿马克,占13.5%;电子产品为965亿马克,占13.3%;食品工…  相似文献   

11.
二次大战以后,匈牙利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缓慢。1950年时,发展中国家占匈牙利外贸总额的比重低于战前。以后的25年间,匈牙利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起落很大。在此期间,直至1979以前,匈牙利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一直有逆差。1974—1978年间,这种逆差相当于匈牙利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总额的30~33%,1979年时,匈牙利对中发展国家的外贸逆差终于被消除。后来,由于匈牙利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逐年以27%的幅度增长,对这类国家的贸易才转为顺差。当时,匈牙利总的出口每年仅增6.5%,而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在1981~1982年间甚至缩减8.5%。  相似文献   

12.
一、东欧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1.捷克 1991年头3个月,外贸总额为1079亿克朗,比1990年同期下降20%,其中出口减少21.6%,进口下降17%。 1992年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额按名义价值计算,约比1991年增长20%;向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额比1991年下降40.2%;总出口额比1991年低1.8%。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独立以来,经济形势一直十分严峻,1995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独立前1991年的60%左右,而外贸状况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直保持稳定的顺差。1995年,俄罗斯的外贸交易额(不包括非组织贸易)为1237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18.8%,同远邻国家的交易额增加了22.3%,达976亿美元,同近邻国家(独联体)—7.1%,为261亿美元。1995年俄罗斯的出口总额增加到773亿美元,提高18%,至远邻的出口额为643亿美元(增25%),其中至欧洲国家(不包括独联体)占俄出口总额的  相似文献   

14.
摘自匈《匈牙利文摘》1983年第4期《转为快挡》一文。作者古尔吉·克赖克古尔托为匈牙利技术大学系主任。匈牙利通过与西方工业先进国家在工业、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得益非浅。匈牙利的合作目的主要是引进先进技术,加速匈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对外貿易中亚洲国家所占的比重正在下降。目前,亚洲国家的貿易在日本的进口貿易中約占30%,在日本的出口貿易中約佔40%,但是这种比重正在下跌。1957—58年世界經濟的衰退改變了亚洲国家非常急迫的支付差額的困难,进一步妨碍了日本和亚洲国家的传統貿易的趨势。  相似文献   

16.
匈牙利在经济机制的完善方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近些年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在经济管理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并通过了在经互会成员国的经营实践中没有遇到过的决议,所以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经验的研究兴趣。在七十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中的不利趋势反映在匈牙利(和某些其他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中。载能体、各种主要原料和材料价格的暴涨(匈牙利进口的载能体、原料、材料的价格比国家的出口价格高出一倍)引起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交换比例的恶化。  相似文献   

17.
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前都是以国家投资建房为主,从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国家先后建立属于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的多层次住宅所有制结构,并制订了专门的政策、法令以及多种经济措施,保护和鼓励集体和私人投资建房,买房,发展私有住宅。在苏联,国家所有的住宅占大多数。当前,合作社和私人建造的住宅比重在增加。八十年代前半期这种住宅比重为整个住宅数的20%。国家正试行向合作社出售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住宅。整个八十年代私有住宅的比重已接近24%。  相似文献   

18.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目标明确而又始终一贯的农业政策是近十年来匈牙利经济顺利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政策正在积极地贯彻执行。在农业方面正在发生有利的进展。现在在这一部门中生产面积比1965~1957年减少10%,劳动力数减少1/2,而产量却增加1倍。居民的食品供应水平良好,食品消费量在最近25年期间按人口平均计算增加1倍。持久地带来出超和扩大本国经济发展来源的农产品出口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国家机关主要部门: 为适应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多层次的任务,匈牙利的国家机关分设各个部门、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工作。国家机关存在的形式,它的组织结构,权限和工作程序都是为履行其职责而存在的。匈国家机关和国家其他行政机关共同建立国家机制,其总体可分以下三大部门: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的私学振兴与政府资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日本教育的普及,私学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1950年,各类私立学校的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在各类学校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大学为52.2%和60.6%;短期大学均为88.6%;高中为20.5%和15.5%;幼儿园为58.4%和50.8%。到1991年,各自所占的比例变化是:大学为73.5%和73.0%;短期大学为83.9%和91.9%;高中为23.9%和28.9%;幼儿园为58.3%和78.1%,另外,专修学校和各种学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由此表明,私立学校在日本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义务教育除外)。那么,战后日本的私学是怎样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呢?政府对私学的发展又起了怎样的作用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回顾一下战后日本私学的发展过程。 一、战后初期日本私学的振兴与政府扶持 战后,日本私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两次大的财政危机。一次是战后初期,另一次是经济高速发展期的1965年前后。 战后初期,由于受战灾影响,日本私立学校的校舍大部分被破坏,一时难以复课。而且,当时日本社会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再加上通货膨胀恶性爆发,人们为生存而拼搏,战前所实行的保证私学财政的“供托金”,随之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