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入学均需有一个适应期,这是普遍现象.能否顺利度过入学的适应期无疑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交际、就业等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主要从警院新生入学后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现象谈起,分析其不适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心理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的职业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快适应职业生活,适应社会,在竞争中求发展并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值得每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当代青年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当代青年只有主动地学习、探索,遵循角色适应、心理适应、生理适应、群体适应、智能适应等规律,才能够顺利地度过职业适应期。  相似文献   

3.
我们通常把新战士在新兵训练期间的生活称之为新战士的第一适应期。而把新战士结束新训生活下到连队。适应连队生活的一段时间(约3-6个月)称为新战士的第二适应期。新兵下队.面对新环境、新任务和新的人际关系,与新训生活相比会有许多差异。其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落差”。对此,作为干部骨干要体贴入微地关怀照顾、营造良好环境,帮助新兵克服不良心理反应,引导他们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做一名合格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4.
我常思索着“见贤思齐”这句古语,这话说的是看到比自己贤明的人就向他学习,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向先进学习、看齐。为了培养“四有”的新一代,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最有体会的一条就是选用学生先进事迹,用以教育学生。过去经常担任差班的班主任工作,就是选用学生身边的先进事迹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确实取得显著的效果。在选择学生中“先进事迹”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先进的真实性;(2)先进的适应性或针对性;(3)先进的启迪性或启发性、激励性;(4)先进的层次性;(5)先进的范围性。其中真实性很重要,否则会在学生中失去  相似文献   

5.
解读"无厘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无厘头”现象开始在中国大陆年轻人中流行。只要你走入社会,和一些年轻人交往,或者在街上转转,在网上逛逛,便会轻易发现,“无厘头”已经渗入到当今年轻人的流行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网络日记开始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网络日记本身没有价值旨归,它只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和出版形式。但低龄化网民浏览和书写网络日记现象令人担忧,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和引导。 人们或许永远不会忘记,2003年春天那场肆虐首都的灾难——“非典”,它如洪水猛兽严重搅乱了首都人的生活,尤其是惨遭“隔离”的人更是如此,他们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之内,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交流,网络成了绝大多数年轻人与外界交流、发泄情感的主要工具,“网络日记”也随之快速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非典”被战胜一年多了,“非典”的影响逐渐淡化,但是“网络日记”却并没有褪去,而是获得了更多的年轻人的注意。尽管并不是每个上网的年轻人都会写网络日记,但是很少有不知道、没有看过别人写的网络日记的。  相似文献   

7.
走好涉世第一步--职业适应期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朋友,你的职业一经选定,你就将走向社会,迈出涉世第一步,你是否意识到,这一步将成为你人生征途的又一个转折期?心理学上把这个时期称为“职业适应期”,一般要经历兴奋期→冲突期→协调期→稳定期几个阶段。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冲突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要走好涉世第一步,关键在于针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调适。目标障碍的表现与调适目标障碍的主要表现:一是目标不明。有些青年把职业与目标和事业混为一谈,以为有了职业,就有了目标,就有了事业。二是目标不定。有些青年虽然知道要有奋斗目标,但目标太多,朝秦暮…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共青团与时俱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党领导青年运动的核心组织,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荣历程。80年来,共青团组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其成长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生力军作用。时代进入21世纪,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阶段和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党、团建设的与时俱进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一要求,团的建设要在党的建设带动下,继往开来,创新求实,通过不断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变化格局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其基本要素包括:(1)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及规律;(2)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与制约;(3)党和国家对共青团组织的期望;(4)当代青年多样化的利益需求;(5)系统的分化与整合;(6)对高新科技和信息社会的适应性;(7)国内外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与趋势对共青团组织变革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正名"新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出现了不少以“新人类”自诩的后生。“新人类”一词不胫而走,成了时髦用语。不明就里者也不辞肤陋,率而为叙,动辄使用这带有鲜明个性气息的词汇,以为如此就能沾染上与众不同的高雅。殊不知“新人类”并不是个褒义词,热衷此词,概因未搞清它的由来与内涵。这一情形颇似当年一些年轻人热衷于“性解放”的骛趋。与其以疑传疑,曷若以信传信为愈也。现将“新人类”的由来与含义揭示如下,聊备参证。“新人类”最早出现在50年代的日本。媒体把只知享受现代生活,不知应尽什么义务,热衷于时装与流行音乐,却对工作缺乏热情的年轻人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城市中的“年轻人为什么要买房”以及“怎样买房”这两大问题,通过实证研究,从“谁在买房”、“谁会买房”、“怎么买得起房”、“买的什么样的房”以及“购房给年轻人带来什么”这五个方面,对城市青年的购房行为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从“城市”这一视角出发,揭示了大多数年轻人“买不起房”但“不能不买房”的主要原因,缘于社会制度的刚性设置.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将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跨越期,正确认识和努力把握好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规律和目标,认真谋思和制订“十一五”规划,对于我省未来五年的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非常重大。“十一五”发展海南应好好作哪些“功课”?省  相似文献   

12.
马秀明 《前沿》2001,1(11):35-37
“精神胜利法”这一名词源于鲁迅的小说《阿 Q正传》,从“精神胜利法”这一名词的提出到现在还不到 1 0 0年的历史 ,但这一心理现象的产生可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可以说它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本文试从“精神胜利法”的萌芽、产生、发展说明“精神胜利法”这种心理现象的实质。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无疑也是一种意识 ,任何一种意识和心理的产生都源于人们的物质和社会存在。列宁精辟地指出 ,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 ,是外部世界的反映”(1 ) 所以 ,研究精神胜利法首先要探讨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说 :“自然…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有关“宠物依赖症”的讨论还集中在“空巢老人”身上,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患上此症。一些年轻人表示,“宠物就是自己的一切”,他们不仅将宠物当成一种“情绪药方”,用来消除孤独感,治愈抑郁和焦虑,更是给予宠物过度的爱,进而产生依赖,引发其他心理及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说过: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是“中国两异性之大动力相博相射,短兵紧接,而新陈嬗代之时也。”这是一个不平静的时期。社会的动荡必然对社会心理产生影响。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的国民心态及辛亥革命思潮形成的社会心理背景作一再探析。 (一) 随着庚子事变的过去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社会心理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在学习、研究和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提出“如何理解‘两个先锋队’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笔者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陆陆续续形成了一些体会和文字,现应《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编辑部之邀,权且作为学习笔记整理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理解“两个先锋队”的关键在理解“先锋队”(二)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所必须解决的首要的根本问题。因此,大家很关心这个问题。十五大的党章对党的性质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  相似文献   

16.
"虚拟游戏"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本文的写作起因于对近年来在一些年轻人中,悄然风行的一种“虚拟杀人游戏”的兴趣和反思。活跃在这一游戏领域的参与者主要来自IT业界、新闻媒体以及外企的青年“白领族”。这种群体智力游戏的道具非常简单,只需和参与者人数相同的纸牌或名片,其中有两张是与众不同的,谁抓到它谁就是“杀手”。游戏开始时,裁判会宣布这是一个“君子游戏”,然后“夜幕降临”,大家闭眼,当“黑夜”过去大家睁眼时,已有一个“好人”被“杀”,只能退出局外,“死不瞑目”地看着大家指认“杀手”,听被指认者进行辩护,在奋力抓出“杀手”的过…  相似文献   

17.
沈峰 《前进》2002,(8):48-48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市场经济中的我国"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靠一项措施来完成,必须从经济发展规律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从引导、服务、定规则,当裁判等职能出发,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口头禅可视为青少年“自说自话”的话语表征。对其有所了解,有助于更感性、更直观地体察年轻人的“自说自话”现象。而“COOL(酷)”不仅在中学生的口头禅中居重要位置,可以说对“酷”的认同几乎浓缩了当今青少年的时尚追求。不了解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酷”究竟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无法揭示青少年“自说自话”的“核心秘密”。北京零点调查公司于1999年对京沪穗以及周边城市中学生的调查,对此有所涉及,为我们认识、研究“自说自话”现象,提供了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撑。现就有关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论纲。19世纪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层面:“(1)生产力的状况;(2)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3)一定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4)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