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2003年伊拉克战争、2006年以黎战争、2007年巴勒斯坦局势发生剧变后,中东逐步形成新格局.在原有阿以冲突以以巴冲突为核心外,中东出现了一连串的重要活跃力量:中东反美激进力量迅速增强;地区大国伊朗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增强,有填补美军在伊拉克收缩后该地区将出现的真空的意向;沙特阿拉伯愈显在中东的重要地位,是解决中东危机的关键角色;真主党在以黎战争中壮大;哈马斯在2007年巴勒斯坦局势剧变中壮大.它们形成不断变化的新的复杂组合.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中东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正在发生新的复杂变化.在新格局下,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中东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要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2.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国际社会为促成双方和平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巴以之间仍然冲突不断。2008年6月19日,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后,巴以之间赢得了短暂的平静。随着停火协议期限临近,双方冲突又起。2008年底以军突然发动铸铅行动,暴力冲突变成了战争屠戮,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3.
国际形势简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2003年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与以巴冲突三大危机并存的情况相比,2004年的国际形势相对平静一些。有人认为2004年是大乱后的缓和期,确有一定道理。相对缓和并不是没有问题。概括看,未来发展走向对200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国际局势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先后宣布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在美巴以峰会之后,巴以连续发生了多起暴力冲突,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然而,6月底巴以达成《停火协议》、哈马斯等三个激进组织宣布停火、以军撤出加沙地带,使中东和平进程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一、“中东和平年”落空巴拉克1999年5月当选以色列总理后,曾许诺在15个月内与阿拉伯邻国实现全面和平,国际社会也对他寄予厚望,甚至把2000年估测为“中东和平年”。然而,2000年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却与人们的愿望相去甚远。巴以最终地位谈判未获实质性进展,9月底巴以冲突的爆发使和谈再次陷于停滞;一度被认为有望率先取得突破的叙以谈判随着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去世而搁浅;黎以谈判也未因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而出现转机。和平进程的脆弱性进一步显露。(一)阿以关系全面倒退,地区局势骤然紧张。中东和平进程2000年初开局顺利。根据巴以双方上年…  相似文献   

6.
3、中东和平"路线图"。在布什政府民主改造"大中东"的构想和倡议中,如何解决以巴以问题为核心的阿以冲突虽然没有占据突出位置,却始终是其中一个不可也难以分割的重要部分。推动解决巴以冲突始终像一条"伏线",贯穿于改造"大中东"的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东形势出现新变化:埃及政治转型陷入新的重组,叙利亚内政在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参与下更加混乱,伊朗核问题在鲁哈尼上台后有重大突破,巴以在国界、难民安置等问题上也有进展。这些变化中美国的主导因素在下降,中国与中东国家在能源、地缘战略利益等方面的依赖在加强。中国顺应这种局势的变化,就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等提出主张,并积极推动解决。  相似文献   

8.
巴以冲突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使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不安.尽管巴以双方在5月下旬相继接受<米切尔报告>,6月13日口头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协议,6月底美国国务卿又到中东进行斡旋,布什在接待来访的沙龙时也在停建定居点问题上向以施加了压力,但由于巴以之间诸多根本性问题的存在和有关各方立场的巨大差异,预计国际社会的诸多努力短期内难以挽救巴以和谈.7、8月以来,巴以冲突明显加剧,双方伤亡增多,局势趋于紧张.  相似文献   

9.
巴以和平曙光再现,和平道路仍然曲折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第二任期内会更多关注巴、以冲突。温和派阿巴斯接替阿拉法特,巴勒斯坦进入后阿拉法特时代。沙龙与工党组成联合政府。中东再现和平曙光。巴以恢复和谈还须克服障碍。和平进程将是脆弱而艰难的,出现反复甚至逆转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东形势出现新变化:埃及政治转型陷入新的重组,叙利亚内政在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参与下更加混乱,伊朗核问题在鲁哈尼上台后有重大突破,巴以在国界、难民安置等问题上也有进展。这些变化中美国的主导因素在下降,中国与中东国家在能源、地缘战略利益等方面的依赖在加强。中国顺应这种局势的变化,就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等提出主张,并积极推动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