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适宜的社会环境将促进科技创新。这种社会环境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社会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动力,科技创新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基本手段;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财税金融政策;开放、宽容的人文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收益分配是科技创新主体与金融创新主体双方合作的动力和目的。只有准确把握两者的收益分配机理和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形成双方共享创新收益的分配和激励格局。  相似文献   

3.
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新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数量近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在总体上仍然严重偏低,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应当通过推动金融支持的体制创新、改革科技评审体制、健全法规体系等方面的机制创新形成金融、科技和法规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通过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作用、完善交易平台建设、建立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的定价体系等具体措施来激发微观单位的转化动力,进一步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4.
胡长生 《求实》2007,(12):84-88
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分析发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创新体系建设政策日益成为国家战略政策的重心,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凸显基础研究对于创新的基础地位与作用;重视产学研结合且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资本市场的健全发育也为创新提供资本支持。给予的启示是,重视大学的基础研究功能与地位,国家应当成为基础研究的主要资源投入者,并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倡导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环境视域下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国家税收与金融政策的调整力度,为创新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税收与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5.
科技金融创新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及实现科技价值的重要手段,在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产业创新阶段,科技金融创新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从量上和质上促进科技价值的生成,由于辽宁省创新驱动不足,导致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失速"的风险增大,本文通过对科技金融创新的分析,提出促进辽宁省科技金融创新相互促进及加快科技金融创新价值实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和金融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升级的两大引擎,科技创新的实现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有效结合将"裂变式"地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活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2015年7月,《武汉城市圈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7年9月,武汉又获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按照熊彼特经典创新理论和现代金融学理论,创新是市场机制对企业的激励,也是企业与生俱来的本能.金融创新是市场与管制博弈的过程和结果,所有金融创新理论都认为创新的动力均来自于企业.当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创新动力时,监管部门应当放松管制,鼓励创新.中国资本市场在长期的模仿性创新过程中实行严格管制和选择性创新是导致目前创新不足和缺乏创新的根本原因.企业无法创新的结果是市场逐步丧失其基本功能,所以资本市场发展的惟一出路就是实施自主性金融创新.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制度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前提和条件,制度创新意味着放松管制.本研究首次提出选择性创新概念,认为选择性金融创新是严格管制条件下的创新异化,本质上形成了创新扩散过程中的监管壁垒,长期实施选择性创新势必阻滞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8.
付小平 《唯实》2001,(3):55-57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科技创新给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和手段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机制创新应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才能增强时代感,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实现国有经济控制力与竞争力的"两力结合"是正确理解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而科技创新又是实现国有经济"两力结合"的关键.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社会条件机制、经济利益机制、主体建设机制和中介组织发展机制,就能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控制力与竞争力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浙江省与兄弟省市的创新指数与创新要素,分析浙江省创新强省战略实施中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从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四个方面对创新强省战略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主体,高校应以“2011计划”为契机,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主体,高校应以"2011计划"为契机,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完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在科技孵化、人才资源、产学研合作、资金、知识产权、政策执行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深化改革,完善中小企业科枝创新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孵化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人才支撑,推动协同创新,多元化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有关规定存在内容杂乱、缺乏体系化、政府采购制度过于僵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缺憾、缺乏对失败者的合理补偿制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的问题,难以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福建省有必要完善相关规定,并借鉴广东等地的经验,出台促进科技创新专项立法,以期促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制度创新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金融创新缺乏战略性的发展思路,金融创新活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创新环境不完善,相关法规不健全,创新业务发展缓慢等.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直接的原因是产权制度、市场环境及金融管制因素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金融业的治理与监管又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金融业治理的实质是促进金融的发展与创新,金融监管的目的是稳定金融产业。股东利益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理论的两种模式,至今依然存在着争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强化激励与创新,应将这两种治理理论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实现金融产业发展的激励与创新,又确保金融产业创新中的有效监管,以防范和控制风险。中国金融业治理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金融产业治理和监管的目标及把握金融产业治理与监管的环节与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在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服务创新活动、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已成为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随着全社会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类创新主体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暴露出其服务功能不完善、管理运营不顺畅等问题.为了促进技术交易与科技成果转化,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浙江科技大市场建设,打造网上技术市场升级版.  相似文献   

18.
按照熊彼特经典创新理论和现代金融学理论,创新是市场机制对企业的激励,也是企业与生俱来的本能。金融创新是市场与管制博弈的过程和结果,所有金融创新理论都认为创新的动力均来自于企业。当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创新动力时,监管部门应当放松管制,鼓励创新。中国资本市场在长期的模仿性创新过程中实行严格管制和选择性创新是导致目前创新不足和缺乏创新的根本原因。企业无法创新的结果是市场逐步丧失其基本功能,所以资本市场发展的惟一出路就是实施自主性金融创新。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制度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前提和条件,制度创新意味着放松管制。本研究首次提出选择性创新概念,认为选择性金融创新是严格管制条件下的创新异化,本质上形成了创新扩散过程中的监管壁垒,长期实施选择性创新势必阻滞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35):33-33
12月3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财经学院联合主办,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协办,贵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承办,贵州省委政研室、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等12家单位共同支持的“科技金融创新与新型工业化”贵阻研讨会在贵阳市金阳新区召开。  相似文献   

20.
刘妍芳 《新视野》2012,(1):47-50
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创新也打开了金融风险跨国传导的渠道.从宏观来看,金融创新可能对一国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并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并有效控制金融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