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改革史上的经济演变。这是个特别严肃和枯燥的题目,主要讲的是企业的变革。目前中国的经济很像杭州六月的梅雨天气,阴情不定,情况复杂。我想,我们先从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变革,作一个简单地回顾。  相似文献   

2.
声音     
《创造》2010,(6):14-14
"我们的做法体现了中国成语‘风雨同舟'的内涵——如果我们在危难之际携手合作,我们的人民将受益,整个世界将更美好。" ——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给我们带来了加速发展的机遇,更需要我们面对新的严峻挑战,经历艰苦的磨练。2002年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更加明显,我们如何做好进一步扩大内需,继续加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各方面的工作,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预测据预测,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仍可以保持较快的增长,GDP增长率将达到7.5%左右;如果2002年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走什么样的路,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始终是改革的重要课题,国有大型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命脉,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它所面临的改革之路也是十分艰苦的。单一的国有经济的模式是不现实的,而对民营经济的纷争又成为经济理论界和意识形态领域争论的焦点。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已经向我们揭示了另一条希望之路——经济民营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中国人民自主的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促使我们主动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开放给中国带来活力,开放推动中国改革的深化。改革的深化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世界也在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她五十五周年的华诞。这注定将是一个举国欢腾、流先溢彩的日子。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栏决赛中像一道闪电划过。他振臂高呼“中国有我!世界有我”的光辉瞬间,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中国更以创纪录的32块金牌,名列金牌榜第二。我们欢呼,我们歌唱.荣耀属于全体中国人。今天的荣耀不仅来自奥运赛场.也来自三峡大坝的雄起、“神舟五号”翱翔九天,来自中国人在各行各业每一个奋进的足迹。欣欣向荣的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1978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亿元;1986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2002年GDP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03年,中国经济迎来新的增长周期,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今年,我国的GDP将迈向12万亿元的新台阶。GDP的更遮变幻,不只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作为综合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它意味着国家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雨五十五载,农食住行见发展:中国人穿的、用的、吃的日益富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节假日选择去饭店吃饭,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人;中国居民私人住房拥有率高达80%,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轿车也越来越多地驶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已步入世界汽车产销大国行列。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党和国家的既定政策。为改变“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的生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七五”计划首次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正式列入国家计划以来,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共和国五十五周年生日前夕,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报道.让我们通过这些地区的巨大变化,从另一角度来感受共和国五十五年所走过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天,在我的一次中国之行归来时,一位法国哲学家问我对中国有何印象。我对他说,中国人和我们遵循的逻辑不一样。他当时昕了跳起来说:“这是什么话。世界上不存在中国逻辑,也不存在法国逻辑。逻辑就是逻辑。西方人已掌握了逻辑。你可能是要说中国人还没有掌握逻辑吧?”  相似文献   

9.
苏平 《八桂侨刊》2004,(4):25-26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我们的媒体提供了一个全面、广泛的对外报道平台。针对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对外报道,我们要多从东盟受众的角度来考虑,不仅要介绍博览会为广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更要介绍博览会是一种“双赢”、“多赢”的选择,要充分展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对东盟各国带来的巨大利益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走出去"与"沉下来" 中国文化走出去现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当前这样一个阶段以后,这也是自然的要求。从现实的层面看,走出去首先需要考虑:我们是否有值得走出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谢可凌 《桂海论丛》2003,19(4):41-43
新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周期性、循环往复性的特点 ,是在逐步摸索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回顾反思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史 ,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孟德成 《前沿》2010,(24):74-76
古代中国所创造的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完整延续下来并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上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镌刻着中国名字的成就。中国历史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为世人所称颂的"五大盛世",从这些政治清明时期中可以探究对我们现阶段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不乏一些悲观性的言论,主要依据是跌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确,中国经济今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下行压力凸显,面临的环境极为复杂严峻,何时能走出颓势,尚难预料。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简洁 《同舟共进》2012,(4):10-12
这十年中国是巨大的成绩和巨大的问题在赛跑:成绩在狂奔,问题也在狂奔,就看谁跑得过谁。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两个中国:一个是巨大成就的中国,一个是巨大矛盾、巨大问题的中国。要保证中国经济继续向前,但向前的过程中要逐渐解决一些认知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瑜 《今日上海》2008,(2):29-31
主持人(秦朔):岁末年初,回顾前瞻。本期我们很高兴地采访著名的经济学家樊纲教授来和我们一起探讨中国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樊纲教授1987年从哈佛大学海归二十多年以来,目前是我们国家资深的、一直非常主流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层调整之后,2013年的世界是否会因为新领袖层的崛起而给世界带来活力,这可能是此时此刻最值得我们期待的。2013年是中国的农历蛇年。中国民间历来以"金蛇狂舞"预示蛇年可能带来的激情、财富和运气。站在2013年伊始眺望全年局势,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可能并非如此让人充满遐想。受到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的冲击,2013年的全球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为背景、以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为基础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通过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探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党员培养问题可以使我们在新时期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蔡洪滨 《人民论坛》2012,(12):54-56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同时产生很多重大的问题值得研究,这是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金矿",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静下心来去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到了“重要关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文 《半月谈》2004,(7):50-52
“重要关口”,已成为当前判断中国经济形势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目前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如果我们调控得好,就可能保持中国“经济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如果调控得不好,难免还会发生波折。温家宝指出,这对中国政府是一次新的重大考验。那么,我们究  相似文献   

20.
吴晓求 《传承》2011,(7):77-79
中国今天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快了作为全球经济大国的步伐。但是,我们的经济在密度方面还落后,密度较低,正表明我们这个国家有潜力。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