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胡琴 《行政与法》2010,(7):13-16
公共服务理念是当代政府管理的内在价值取向,这已在政府管理实践中达成共识,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政府管理模式和行为逻辑都在渐进转变。本文以行政审批制度为切入点,以发达地区上海作为分析对象,针对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其特点和规律,探寻其公共服务价值的实践意义,并对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与实践。服务提供模式的转变绝非简单地将公共服务移交专业的社会组织,而是要在能力建设、政府角色转换、潜在风险防范、服务传输质量保障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关系构建等方面,做出系统性的制度安排。美国早在1960年代就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拓展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现已发展为公共服务提供的主导模式。论文根据对中国一项政府购买服务个案运行全过程的观察,以美国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和实践作为参照,对中国政府购买服务亟需解决的问题、理念构建和制度安排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政法学刊》2015,(4):83-90
基层民众多元化公共服务诉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张力呼唤地方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容桂街道通过主动引入和培育社工组织,不断地挖掘民间力量,实现政府引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的路径来创新社会服务的供给模式,探索出"政府+慈善组织"共同购买社会服务模式。通过慈善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实践,容桂街道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理顺,将原来体制内提供的公共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来提供,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优化了基础治理结构、满足了民众多元化服务诉求及拓展了基层公共空间。然而,这一改革实践受制于其现实的约束性条件,如居民认可度不够、政府支持不足及社工站独立性不足。  相似文献   

4.
【问题】在扶贫对象属地化的当下,公益组织参与扶贫需要与当地政府部门建立良好关系,但现实中公益组织与政府间存在不同的关注点和利益诉求点,公益组织如何入场不同扶贫区域?如何与当地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涉及到公益组织参与扶贫目标的实现程度。【方法】以S基金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收集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公益组织为了确保慈善项目在当地的顺利执行以一种互助式嵌入的行动策略与当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这种行动策略的生成先后经历如下阶段:(1)寻找本地组织;(2)与本地组织建立公益共同体;(3)由公益共同体联合处理政府关系。各阶段的组织关系与行为表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内在逻辑既与主体资源拥有量与供给力间的张力有关,也是我国现有的政社关系与扶贫战略共同催化的结果。【结论】扶贫需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救助扶贫模式,突破和改造原有的规制约束,积极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创造条件帮助公益组织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可以形成官民相融的扶贫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正视角下的我国公共服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为逻辑出发点,公共服务改革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公共服务体制与实现社会公正有一定差距,需要在深化改革中逐步优化公共服务体制,社会公正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取向之一,既要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又要注重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合理的政府间事权配置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基础,此外,适当的政府间财权配置是公共服务改革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晓 《行政与法》2007,(8):60-6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解决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分工问题。对不同社会事业及相关机构,也必须根据其职能和性质的差异以及市场经济的逻辑采取不同组织与管理方式。中国事业单位改革走调整、规范之路,需要准确界定其性质,把建设服务型政府和重建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公益事业改革的双重目标,充分地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对政府治理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并对国家和社会关系带来了很大影响。各种源于西方的宏观和中观理论都难以有效解释现实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变迁,因此需要从微观机制中重新寻找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的解释路径。通过对行业协会的多案例比较分析,从纵向网络和横向网络两个向度,可以发现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中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社会组织行动的困境在于,拥有发达纵向网络的组织,并不一定能发展出有效的横向网络,反之亦然。社会组织纵向网络和横向网络的相互增强有赖于社会组织的行为策略、内部治理结构、政府领导人的认知和双方的资源依赖状况。论文探讨这种微观机制层面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机制,并探讨其对国家社会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社团革命"促成了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空前发展。通过非政府组织对体育公共物品的供给,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前沿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对非政府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缘起和发展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并借鉴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对我国体育非政府组织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关系,优化体育非政府组织的治理模式,强化其承接体育公共服务专业化能力,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指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领域内政府的所有执行动机都是自利动机的不足之处后,结合公共服务动机提出了将组织行为学中的动机研究理论运用到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理论中来的转换模型。文中认为这一模型揭示出了地方政府执行动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下自利动机和公共服务动机理论下的公共服务动机,这两者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制度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是可以不断发展和互相转化的。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是指在改革公共服务政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和选择的动态价值目标,使服务型政府改革向既定的目标发展起导向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最现实的选择。本文从社会公正正义的内涵、社会公正正义与公共服务改革的关系及推进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措施等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白静 《行政与法》2006,(2):17-20
由于全球化和资讯时代的冲击,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社会结构范式逐渐取代了政府—市场的二元社会结构范式,从而改变了政府治理的规模和传统边界。针对这种大变革时期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必须重新认识和改革传统体制的政府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三元社会结构共同治理模式的互补优势,在中国渐进改革的演进发展中构建出一种新型的、有中国实践特色的政府治理模式,即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袁方成  靳永广 《公共行政评论》2020,(1):116-139,198,199
对于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讨论,学界聚焦于集体行动的自主机制,较为忽略资源的属性类型及其治理机制的差异。借助情景化拓展的IAD框架,论文考察了江西省Y县农村宅基地改革,发掘和讨论中国情景中普遍存在的封闭性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逻辑。财政和组织资源的局限,决定了县级政府不能直接而全面地主导村庄层面的操作,转而以较具弹性的制度嵌入、涉农项目的导入、组织赋权激励以及村庄发展话语等策略,激活和引导村庄自组织的自主行动。村庄共同体强关联特性和内生凝聚力,配以县级政府的行政赋权,成为社会自组织主导的改革动能和绩效要因。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的宅基地改革,本质上是具有较强封闭性特征的公共池塘资源的多层级治理,治理有效的关键在于完善多层级的治理结构,并强化基层自组织的自主行动能力及其可持续性。论文从公共池塘资源的类型属性差异性切入,辨识中国场景中该类资源存在的较强封闭性特质,把研究焦点从自组织的集体行动扩展到其他相关主体及其行动逻辑,并立足基层实践对IAD框架情景化拓展,从而增强中国情境下治理经验的理论解释效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一项新生事物,它既体现了政府追求效率,转变职能的方式,又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成熟,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一种崭新方式。本文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国内外政府购买的现实、政府购买存在的问题、政府购买的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对正在开展和即将开展的政府购买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这一理论对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比较符合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趋势,对于缓解社会危机,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有重大意义,对我国政府改革也有很大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7,(2):42-49
作为一种司法制度,调解既转型社会结构的产物,也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和权力技术实践,调解还是当事人和调解人行为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同的当事人与调解人运用不同的行动策略和话语策略的混合物。这样,调解的制度及其运作就必须重视当事人在其中的力量;惟有此,才能重视当事人的各种行动以及话语策略与法官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与权力技术之间紧张但却又是结构上映照关系,进而凸现当事人对于调解制度运作的可能意义,从而真正发现影响调解制度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制约性力量。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合作生产是实践国家与社会之间协力关系和资源整合的重要策略。论文通过对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研究思路及主要成果的梳理,总结了合作生产的公共行政和服务管理两种研究途径,以期从文献整理分析的角度对公共服务合作生产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并展望公共服务合作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犯罪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司法领域所使用的"网络"(networks)一词通常是指犯罪组织。一个犯罪网络首先也是一个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自美国"9.11事件"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媒体逐渐认识到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恐怖主义犯罪等有组织犯罪进行犯罪网络分析、研究,通过解构犯罪组织,发现犯罪成员体系、结构特征与行动目标,从而对有组织犯罪进行有效预防和打击。我国应充分认识社会网络分析在现代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全面了解国外有关理论与应用发展,积极采取政府资助项目研发与直接设立研究机构等多种手段,促进犯罪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尤其是在新环境下,在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中更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将对英国这个作为西方先进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代表进行分析;并且在梳理布莱尔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基础上,总结布莱尔政府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中一些值得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以期对我国构建现代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历了广泛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其对于城市本身、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具有三大逻辑,即权力导向的政治逻辑,经济导向的发展逻辑以及公共服务导向的治理逻辑,主要体现为以县改市为代表的城市增设、以撤县设区为代表的城市扩张和以市管县与省直管县为代表的市县隶属关系调整等策略,且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划调整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公共服务具有显著影响。目前学界对此议题尚未形成足够的关注与系统的研究,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加注重分析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适用条件、更为精细地界定其内涵、更加全面地评估其效果以及更多地关注政府等多元主体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东北的落后表现在经济上,反映在制度上。在振兴东北的思路上应当具有系统性与逻辑性。振兴东北的最大障碍是人与制度的关系,从社会层面来看是文化上的落后,缺乏创新精神;从社会管理层面来看是政府示范引导不力,自身改革滞后。更新社会观念,加快政府改革是摆脱制度束缚,振兴东北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