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这是邓小平同志对蔡和森同志的高度评价。蔡和森同志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他的光辉革命实践,还在于他的重要理论贡献。他在《向导》上发表了一系列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论著,对大革命运动起了指导性作用。这些论著所阐述的革命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丁耀  项东 《前沿》2012,(1):29-32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建党之前,蔡和森通过勤学勤思,结合中国现实问题分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作出了不懈努力。蔡和森和毛泽东一起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贡献。建党后,蔡和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对中国革命性质、阶段、统一战线、依靠力量、道路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蔡和森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活动家。蔡和森研究是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界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1984年的六年期间,共发表有关编著、文章约七十余篇,从不同角度对蔡和森的革命思想和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广泛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和革命活动家,在党的早期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史学界已发表了许多关于蔡和森研究的论著。然而,他为什么能够较  相似文献   

5.
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对于宣传和建立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做了许多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蔡和森对统一战线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他认真总结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发展到破裂的经验教训,对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试析蔡和森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蔡和森通过对农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工农联盟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并在如何实现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见解。他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探索,成为党制定关于农民问题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蔡和森是中共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自从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他就在自己丰富的理论文章和著作中阐发了十分详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原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资本积累理论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8.
蔡和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为依据,深刻研究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点,具体地探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罗绍志 《传承》2007,(10):32-34
"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和森流血警予死,浩气巍然并世尊。"这是新中国诞生前夕,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缅怀红色革命伴侣蔡和森与向警予的诗句。蔡和森,双姓蔡林,字泽膺,学名彬。1895年3月30日诞生在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一个职员的家庭里。4岁时,蔡和森随母亲葛健豪回到老家湖南双峰县永丰镇。向警予与蔡和森是同年出生,只小他5个月零4天,于1895年9月4日出生在湘西溆浦县城一个商人的家庭里。向警予属土家族,原名俊贤,乳名"九九"。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随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探索,是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开始的。五四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发表的文章,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大革命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其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党史学会和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国“蔡和森同志思想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5月7日至1O日在长沙举行。讨论会共收到论文39篇。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50多人,本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精神,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对蔡和森同志的生平事迹及其光辉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19年12月25日,青年蔡和森与母亲、妹妹及向警予等三十多人启程赴法,1920年1月底抵法,1921年10月中旬被法帝国主义驱逐回国,总计留法时间约一年零九个月。蔡和森和向警予“一到法国遂纠集同志及华工中的先进分子形成这种(共产主义)倾向的组织。”因此,留法勤工俭学这一时期对于研究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及其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蔡和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杰出贡献李曙新“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常识。然而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获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曾经历过一个长期的探...  相似文献   

14.
肖浩辉等同志的新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总结 ,对于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很有启迪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 ,本质上是一个创新工程。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80年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从本国国情出发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80年来 ,我们党开辟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这就是以农村为革命阵地 ,农民为革命基本力量 ,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义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三大法宝”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大法宝”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干革命必须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这是早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就认识到的。早在一九二○年八月十三日,蔡和森同志在给毛泽东同志的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运动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的客观形势,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觉醒和知识精英们自身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传播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通过不同的途径,马克思主义扩大了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同时也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并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回顾我们党九十六年的光辉历程,党的指导思想以领导人姓名命名的只有毛泽东、邓小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  相似文献   

18.
向警予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莫志斌,胡建红蔡和森同志曾这样评价向警予:“以警予的能力说,本来可以担任一般党的指导工作,这是从前党的组织上分配工作的缺点。”“这种评价说明向警予的才干不单纯表现在领导妇女运动方面,她已完全具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朱磊 《长江论坛》2021,(4):11-18
革命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立意高远,深刻回答了革命精神的理论内涵、重大意义、传承实践等重大问题,从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精神观,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这种传播有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方面:一个方面是把马列主义的理论介绍到中国来;另一个方面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有的同志认为,后一方面完全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出的,其他革命家和革命学者只限于介绍、而没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认为,在中国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当然主要归功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但也不能否认包括艾思奇在内的党内外一些革命家和革命学者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