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新中国六十年,是中国农村改革不断推进的六十年。六十余年来,我国农村改革道路曲折艰辛,成就有目共睹。回顾农村改革的伟大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历程(一)农村改革的艰难起步(1949-1978)建国初期,中央政府在全国范  相似文献   

2.
三权分置改革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再次强劲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组织的领导是农村改革稳定推进的主轴,故在这场农村改革大计中党组织承担着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加入三权分置改革、指导农村因地制宜地推进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责任,可以说,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是农村三权分置改革落地生根的必要保障。基层党组织是将党中央布局的农村改革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决定性屏障,因此,加强党组织对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的领导是当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具言之,在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的落地实践中强化其社会治理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以及政策落定功能。当然,在此过程中党组织须把握若干注意事项,即尊重农民意愿、守住宪法底线、归于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指针对县乡政权和村级建制的制度性调整,以改善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治理,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展开的基本背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其面貌受后者影响。改革以来30年间,在村、乡、县三级,分别进行了各种政治体制的改革。由于对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原理缺乏通盘了解,三级改革在诸多成就之余,仍欠缺整体协调。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战略之下,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寻求村、乡、县三级联动。并要和一个纵向的综合农协体系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4.
方志权 《党政论坛》2012,(9):13-15,1
方志权的"上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一文指出,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个具有方向性的重大课题,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各区县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改革创新 推进农村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规划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蓝图,指明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党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为此,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晓温 《瞭望》1986,(46)
当前农村改革形势很好。但改革主要是在生产、分配和流通领域里进行的。其他方面的改革还刚刚开始,比如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就亟待改革和整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规划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蓝图,指明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党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为此,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韩俊 《瞭望》2008,(41)
农村改革仍将是整个改革最迫切、最能取得突破的领域,农村改革在中国下一步改革中仍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10月9日~12日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是针对中国农村下一步的改革发展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以凝聚共识,推进城乡经  相似文献   

9.
石瑾 《瞭望》2006,(29)
由改变城乡差别二元的治理结构入手,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在近日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上,国务院进一步部署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集中出台了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六项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目标所指,就是要通过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农村改革发展的速度、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以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紧迫性;在加快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准确把握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的要素范畴;在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赵美玲 《求知》2008,(12):12-14
在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的《决定》,充分认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新论断、新举措,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部署 ,  相似文献   

12.
农村的制度变革和组织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改革不能割裂开,须配套进行。本文指出在既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农村自身的改革应着力于农村制度改革、组织创新及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村形势两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象 《瞭望》1986,(35)
一、关于农村第二步改革 改革是农村工作的主题。我们谈农村形势,首先要看农村改革的形势。现在,我们的农村改革已迈出第二步,正在健康发展着,这是主流。当然,第二步改革比第一步改革要艰难得多,我们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我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九七九年开始,到一九八四年告一段落,以联产承包制来替代公社体制,打破了大锅饭,农民有了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这一步改革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功。第二步改革从一九八五年开始。这步的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要使资金、技术、资源、劳力  相似文献   

14.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也越来越"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改革"三性"为分析框架,针对农村改革试验的实际,深入讨论了农村改革及试验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并以分析结论为依据,提出了完善农村改革试验四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主要通过重构集体所有制下"三块地、一块产"的产权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其特定的制度特性及历史背景,其本质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路径选择。集体所有制演进、集体经济内涵拓展以及农业农村发展实践推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单一产权、二元产权以及多元产权等演化特征。合理界定和安排农村产权制度,建立一套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安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安徽滁县地区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也是农村改革取得成绩最突出的地区。现在,滁县地区在第一步改革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探索第二步改革的新路子。他们就如何逐步建立健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社会化服务配套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从而促进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正在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包括农村改革基础论、“两个飞跃”论、城乡改革协调论、乡镇企业论、“首创精神”论、农村改革性质论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对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最近,佛山市、苏州市、烟台市、成都市以及浙江省富阳县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主持或研究农村经济工作的负责人聚会成都,就当前农村改革形势进行了交谈。 经过八年改革,我国农村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这些地区,前些年那种“一包就灵”、“一放就活”、“一调就上”的高速度发展时期已经过去。目前的第二步改革比第一步改革复杂得多、困难  相似文献   

19.
青县模式是以“村代会常任制”为特征的农村治理探索,它在反复实践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农村治理新机制.作者通过对青县改革的数年跟踪调查,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身份,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论述了青县模式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运行机制、操作程序和社会效果.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任务非常繁重,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尚未涉及实质性改革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县模式将继续为我国农村改革发挥启示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的改革已经从单一的领域拓展到各个领域,从生产环节延伸到流通及分配环节,从经济涉及到政治,从农村走向城市。在新的形势下,中央提出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完善双层经营,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是个大题目,千头万绪,究竟怎样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我认为,当前应当把搞活县级,作为牵动整个农村改革的“牛鼻子”,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