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际简讯     
美国专利法全面修订促进创新美国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对美国专利法进行全面修订的《美国发明法案》(Leahy-Smith America InventsAct)。这是美国近60年来对专利法做出的改动最大的一次修订,该法案给美国专利制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被舆论认为是有利于促进美国创新、增加就业的重要事件。据了解,  相似文献   

2.
国际简讯     
美国专利法修改草案获众议院通过美国众议院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23日以304票赞成、117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了《美国发明法案》(众议院版,法案号HR-1249)。这是继参议院于当地时间2011年3月8日以95票对5票  相似文献   

3.
邵冲  冯晓青 《中国审判》2013,(10):55-57
<正>作为世界上较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美国的专利制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专利制度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发展至今,该制度对于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专利法的修改对于我国正在进行之中的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也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一、修改背景美国1789年宪法第1条第8款第8项为专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立法基础。1790年,美国诞生了第一部专利法——《促进实用技术进步法案》。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专利制度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4.
专利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现行《专利法》第14条对专利的推广应用作了明确规定,但在2010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对此条款的规定却没有回应,使得第14条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对专利推广应用的法律意义和其实施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借鉴美国的《杜拜法案》和《TRIPS协议》中的相关规定以完善专利推广制度。  相似文献   

5.
高荣伟 《检察风云》2014,(21):58-59
FATCA剑指全美海外避税人 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增加打击海外逃税的力度。实际上,为防止美国公民滥用离岸地逃税,早在2010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签署了美国国税局提交的《海外账户纳税法案》。《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的签署意味着无论是美国公民、永久居民或者美国企业,还是与美国毫无关联的外国金融机构,都将受到该法案的约束。  相似文献   

6.
3月底,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Lamar Smith将专利改革法案正式提交至众议院审议。该法案与3月8日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几乎完全一致。这就使得美国近60年来最为重要的专利法改革向着终点又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美国《拜杜法案》的重思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秋 《知识产权》2009,19(3):90-96
1980年12月12日通过的美国<拜杜法案>是美国专利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该法案的制定动因和基本内容,梳理法案给美国大学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遭遇的批评和质疑,可以认为大学不是"专利怪客".克服<拜杜法案>的局限和"失灵"在于大学和其他利益方主体的利益平衡,美国<2009年专利法修改案>对于在成熟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拜杜法案>如何变革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8.
美国《专利法》最新修改法案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专利法>修改法案S515为对象,分析介绍了美国专利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对先申请原则、损害赔偿金、管辖地和异议程序等重要条款的修改做了详细的介绍和相应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美国发明法》在2011年9月16日正式生效.这项综合性改革方案使美国国会终于完成了长达30年的专利法革命,并牵涉到美国专利法的几乎每一个基本的方面.其对美国专利制度的影响之大,被认为是仅次于1952年《专利法》的一项制度性革命.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受世人关注的是一项改革,就是对《专利法》第102条的修改.2013年3月16日之后,美国结束了自1790年首次制定专利法以来所奉行的“先发明制”,而改为“发明人先申请制”.与一般理解相反的是,它并没有完全采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先申请制”.同样应当注意的是,尽管人们理解AIA对《专利法》第102条的修改具有革命性,但它实际并未完全抛弃现行专利法的基本规则、基本概念与原理.因此,为了正确理解美国专利法的发明人先申请制,有必要从《专利法》第102条的文本入手,比较其在AIA实施前后关于新颖性、现有技术、宽限期、披露等概念与规则的异同,以及它们与其他国家专利法相关制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SOX法案研究     
陶缙夕 《法制与社会》2011,(29):196-197
2002年前后,美国爆发了一系列的财务和管理丑闻,如安然和世通事件,这些丑闻严重破坏了美国金融证券制度,彻底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美国国会通过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该法案由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萨班斯和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奥克斯利联合提出,又被称作《2002年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2002,以下简称“SOX法案”)。2002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将此法案签署为法律。SOX法案的颁布给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SOX法案产生的背景,内容等方面简要阐述sOx法案,并分析其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等。  相似文献   

11.
吴艳 《法人》2014,(1):56-57
近年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法案,同时还有尚待国会表决的提案,如《2012年美国保护商业秘密和创新法》《2013年盗窃商业秘密构成犯罪法案的私权法案》等。相关法案对商业秘密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关注,其中更是有专门针对中国的条款。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专利改革法案内容及其影响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专利改革法案,标志美国专利法迎来近60年最大的改革.此次专利法改革,内容涉及专利制度实体、程序、行政、司法等多方面,其中专利申请原则更是发生根本性变化,将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专利在中关两国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必要对美国专利制度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后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促进政府投资所生之科研成果尽快向产业界转移,充分实现公共投资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一直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挑战。美国于1980年制定的《拜—杜法案》通过将政府资助所作之发明获得专利的权利划归完成单位,以产权激励的方式刺激此类创新成果的实施,并为此构建了被称为拜—杜规则的一整套颇为完备的制度,其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中国为提高政府资助科研所获得成果的产业化实施率,借鉴美国经验,在《科技进步法》中引入了拜—杜规则的核心内容。但是,仅有科技基本法原则性的规定是不够的,为充分发挥拜—杜规则的积极作用,《专利法》或者《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有必要充实这一规则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他是美国总统,却总是被冠以“大萧条”三个字。只因在他的4年任期内,有3年半是在萧条中度过的。与此同时,他所签署的《斯穆特-霍利法案》,被称为“20世纪美国最愚蠢的法案”。  相似文献   

15.
美国实践     
美国加入《专利法条约》 根据WIP0总干事的通告,美国政府已于2013年9月18日将《专利法条约》(PLT)的批准文书交与WIP0保管。据WIP0透露,该条约将在2013年12月18日对美国生效。《专利法条约》旨在简化和协调各国或地区专利局将国内或地区专利申请归档的正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电子知识产权》2012,(11):20-21
2012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发布美国发明法案,这是美国自建立专利制度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专利法修改。此次修改以融入世界专利体系为立法目标,是美国专利体系向"先申请制"迈出的第一步。不过,这一步迈得并不坚定,美国发明法案并没有实现美国专利体系从"先发明制"到"先申请制"的转变,在各方利益团体相互博弈和妥协之下,最终制定出"发明人先申请制"这一专利权取得制度。立法者认为,"发明人先申请制"兼采众长,既能够充分保护真正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促进政府投资所生之科研成果尽快向产业界转移,充分实现公共投资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一直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挑战。美国于1980年制定的《拜—杜法案》通过将政府资助所作之发明获得专利的权利划归完成单位,以产权激励的方式刺激此类创新成果的实施,并为此构建了被称为"拜—杜规则"的一整套颇为完备的制度,其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中国为提高政府资助科研所获得成果的产业化实施率,借鉴美国经验,在《科技进步法》中引入了"拜—杜规则"的核心内容。但是,仅有科技基本法原则性的规定是不够的,为充分发挥"拜—杜规则"的积极作用,《专利法》或者《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有必要充实这一规则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美国"竞争"法》是美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两党联合通过的法案,表明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教育、提高竞争力已获得美国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该法案的诞生历程看,其基于此前有关创新的政策、计划等法案,并描绘和折射出美国科技政策的最新动向及未来科技发展的路线蓝图。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新年伊始,美国总统奥巴马即签署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而使之成为正式法律,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也将就此面临7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革——这一在具体实施中需要耗资约14亿美元的美国新法律强调,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全球和国家贸易中的电子签合法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燕 《经济与法》2001,(3):40-41
2000年10月1日,美国《在全球和国家贸易中的电子签名法案》(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案》)生效。该项立法作为美国政府推动电子商务的重要举措,为电子签名和电子记录的法律地位的确定制定了重要的程序和规则。根据该法案规定,在该法案确定的标准得到遵守的前提下,即可赋于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和电子记录以法律上的确定性。法案包含以下重要内容:(1)范围;(2)应用;(3)消费者同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