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人文奥运是其中的核心和灵魂。人文奥运依托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和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了中华文明“和平、和谐、和爱、和美”的和谐文化理念,是对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人文奥运是一种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课堂,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本刊“特别策划”推出“人文奥运与建设和谐文化”,深入研讨人文奥运与建设和谐文化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既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提炼,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竞赛相互融合的结果。人文奥运丰富和完善了奥林匹克精神,使其具有更加深刻和宽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杨葳 《民主》2006,(7):4-6
回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在历届奥运会举办地,都有奥运标志性景观建筑。日前,基于长城与奥运会人文精神的深厚渊源,特别是广泛听取了中外游人的意见后,奥组委决定在长城附近向世人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大型景观建筑正式在长城落户。6月23日,本刊记者联合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就“长城文化与人文奥运”等相关内容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许嘉璐。记者:您认为长城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  相似文献   

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运理念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精神价值,其核心理念在于“和谐”。人文奥运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文奥运,既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也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5.
金汕 《瞭望》2008,(34)
奥运会的举办使占世界人口1/5的13亿中国人民与世界紧紧拥抱,这是中国之幸,也是人类之幸在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闭幕之时,人们会回想起北京申奥成功之后遭到的误解与诘难,它们曾给奥运会的筹办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北京最终用事实给了全世界一个满意的答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在于它对承诺的忠诚。早在7年前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就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它们不仅是举办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场馆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权归属北京,未来的7年,北京将如何在奥运场馆的规划设计中,既按照奥林匹克国际联合会的要求,又突出我国“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成为举世关注的一个焦点。 北京奥运会需要37个比赛场馆。除帆船比赛设在青岛,足球预赛分别设在上海、天津、沈阳和秦皇岛外,设在北京的32个场馆中,已建和改造的13个,计划兴建的11个,需要专为奥运会新建的8个。 这32个场馆的设计和改造,以及奥运村、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的设计,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综合方案的规划,都是由北京市建筑设  相似文献   

7.
人文奥运,是向世界展示东方文明的最好舞台奥运会前后,北京首都博物馆陆续举办五大展览: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长江文明展、北京文物精品展、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以竞技与中华文明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8.
文娟 《瞭望》2008,(13)
2008年3月24日,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希腊点燃,当完成在希腊境内的传递后,它将前往五大洲的19个城市和中国的香港、澳门地区。在中国大陆,奥运圣火将穿越境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终将于2008年8月8日到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点燃2008年奥运会主火炬塔。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计划路线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主线。火炬接力在境外将历时33天,依次途经西亚、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和东北亚。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8,(33)
在过去7年里,北京奥组委紧紧围绕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全面兑现中奥承诺,按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在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安全保卫、新闻服务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北京奥运会顺利举行提供良好条件,也为中国未来发展,为中国人民继续创造美好生活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注目,同时,在这历史性盛会中,美籍华人尚德林先生受北京奥组委邀请,为奥运会镜刻奥运城市之印,使中国印成为中国人民有勇气有信心向世界承诺表示自信的最有力的信物.尚德林还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嘉宾现场挥刀篆刻名章.尚德林的名字及他篆刻的中国印亦受到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1.
王军 《瞭望》2008,(34)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结束了,在过去的十多天里,公平竞赛与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激励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一项项新的世界纪录、一个个美丽的奥林匹克故事在北京相继诞生,成为奥林匹克历史和各国人民美好记忆的一部分。从1991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时提出开放的北京迎奥运,到2000年第二次申办奥运会时提出新北京,新奥运,再到主办奥运会时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北京奥运会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持续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有能力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各国人民交流,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获取和平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1,(29)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曾向国人提出过三个梦想;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前两个梦想早已实现。对于第三个梦想,直到昨天仍然是梦想,但是中国人渴望梦想成真。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后,又再一次申办2008年奥运会。 从1908年到2008年,整整一百年。百年的奥运情结,寄托着一个民族渴望腾飞的梦想。 2001年7月13日夜晚,12亿多中国人屏息静气,倾听着这百年梦想的历史回音。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和香港礼花同放,上海与天津舞步飞旋,沈阳、青岛和秦皇岛的歌声共遏行云。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主办城市北京和6个协办城市以及祖国各地都举行庆祝活动,展现的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在这一刻,中国人100年来对奥运的期盼,迎接奥运会的市容市貌和中国人的精神风貌,通过电视直播以及相关报道,都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活动正按计划举行。作为现代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火炬所承载的,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所传递的,是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精神,所弘扬的,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准则。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和谐之旅的主题,意在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奥运的激情与荣耀,是全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5,(7)
<正>2008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成功保障是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典范。近三年,京津冀等区域大范围的严重灰霾污染频发,迫使区域污染共同治理提上了常态化的日程。北京2014"APEC蓝"再次显示了区域污染协同控制的良好环境效益,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区域污染协同防治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更是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污染共同治理提出了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孙瑶  郜磊  陈虹枢  朱东华 《学理论》2009,(29):254-255
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后,在后奥运时期,如何对奥运场馆进行有效的赛后利用这一问题,对北京、雅典、悉尼三届奥运会主场馆科技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在分析雅典、悉尼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奥运场馆赛后管理经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的三件大事,政府换届、举办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注定了中国在这一年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政府换届,就是把更加年富力强的领导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任务;举办北京奥运会,则是在传播奥林匹克理想,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承担国际责任的同时,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则是中国人民温故知新,更加理性自觉、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集体充电。  相似文献   

18.
我们将在北京奥运会看到如日中天的老牌体育明星,也将看到正在冉冉升起、实力绝不容小觑的明日之星随着国际奥委会宣布与伊拉克政府最终达成协议,国际奥委会的205个成员将全部参加北京奥运会,实现奥林匹克大家庭最完整的一次聚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此可能创下参  相似文献   

19.
谢文辉 《各界》2008,17(12)
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体育文化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北京奥运会的顺利结束,必将会促进中国社区体育建设迅速发展.通过对人文奥运与社区体育相互关系的评析,提出了新时期发展新疆社区体育建设的途径,以进一步推进人文奥运理念与社区体育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奥林匹克运动周期性的推向最高潮。本文通过阐述北京奥运会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所产生的影响,并就高校如何利用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