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09,(7):1-1
为深入回答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相似文献   

2.
廖进 《群众》2009,(9):41-43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李长春同志强调指出,要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回答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相似文献   

3.
提问和回答:关于六个“为什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个"为什么",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新事物。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有力地回答了:在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证明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已经对六个"为什么"作出完整而正确的回答。现在重提六个"为什么",是因为:国内外对社会主义的疑问仍然存在,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仍未停息,国内"资本主义化"论调甚嚣尘上,国内"纯而又纯"理论仍有市场。要做到科学回答,必须做到:要从理论高度解释清楚六个"为什么",要从历史角度重新申明六个"为什么",要从特殊背景明确回答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事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对广大官兵进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教育.是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我军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时代课题的必然要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官兵思想实际.深入回答这个问题.确保全军官兵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中央提出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六个重大问题,即:(一)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  相似文献   

6.
周秀华  苗小强 《传承》2010,(33):34-35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一大二公三纯",长期犯"左"的错误,但在理论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有过非常宝贵的理论探索。改革开放后,在对自身落后国情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到了一条正确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的途径,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开创了在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和认真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周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改革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之一。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的大公有制张昆仑,王文义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①又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原则。”②并指出:“我们...  相似文献   

9.
所有制改革的六个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所有制改革取得了六个突破。一、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误区,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由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对立”到非公有制是公有制的“补充”,再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转变,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二、多种所有制结构法律地位的突破。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问题上,突破了只能将其作为一种“方针”的误区,明确地将其升…  相似文献   

10.
岳进 《云南人大》2009,(6):14-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原则是十分拥护的。但是,对为什么在中国不能搞西方议会制度,不少人在思想上并不是很清楚,正如吴邦国同志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为此,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党确定不移的一个基本方针,是我国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公有制主体地位如何体现?为什么要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如何理解公有制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统一?这是我们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能回避的,要结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学习,认真给以解答。一、如何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公有制为主体”,这里的…  相似文献   

12.
搞清楚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不能搞西方多党制,首先要搞清楚中国政党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在历史上,中国也曾搞过多党政治和一党专制,但均以失败告终。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工业化的高速启动与所有制的急于求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有益补充”,“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推动第三次思想大解放”为小标题,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阐述了党的三代领导人在所有制问题上所进行的探索,突出反映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走出认识上的四个误区。误区之一: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来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是所有制结构问题。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应该以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标准的“三…  相似文献   

15.
李先瑞 《新东方》2002,11(6):59-62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的总结 ,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 ,第一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的认识 ,在实践中坚持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前一时期,我市在组织公有企业改制工作中遇到了诸如什么样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而又必须变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变革的动因是什么?怎样变革公有制实现形式等诸多难题。笔者结合实践中的体会,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17.
《创造》1994,(1)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手段不是目的如何理解“公有制为主体”?是不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休”就一定要限制其他经济成份的发展,就意味着公有制成份必须在一切地区、一切领域都要在数额或比例上占绝对多数呢?首先要看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马克思设想社...  相似文献   

18.
破除扭曲的公有制观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认真学习十五大精神□董德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我们搞社会主义,当然必须坚持公有制。但是,多年来,在公有制的问题上,流行着许多混乱的见解,其主要表现是,离开生产力和人民利益,盲目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深刻理解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一、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关于公有制的地位。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在我国,…  相似文献   

20.
信息博览     
国有企业改革路在何方?休克疗法,还是私有制?人们普遍关注。但是高层人士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中国的国企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搞私有制。 中国相信,尽管国有企业目前困难重重,但这不是公有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说明,只有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而不能作为否定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