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关键就是学深悟透"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从而真正学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历史、时代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鹏 《群众》2020,(1):25-26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并提出明确要求。准确把握“两个维护”背后的理论、历史、现实和政治逻辑,对于增强对“两个维护”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升“两个维护”的定力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做到“两个维护”,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领袖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顾永红 《群众》2022,(1):27-29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鲜明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百年奋斗成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重大历史结论和重大政治成果。我们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和实践要求,增强践行"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4.
"两个维护"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深刻地把握"两个维护"的逻辑必然。从资产阶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比较来看,"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新时代党的建设内容来看,"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王浩 《今日浙江》2021,(22):16-1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大的政治成果是"两个确立".全会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原则,蕴含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其中,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根本和关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前提和保证,二者相辅相成、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吴辉 《群众》2022,(13):7-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具有充分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切实把“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8.
刘华 《思想战线》2023,(2):11-18
习近平关于党的现代化建设重要论述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基础上,总结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百年经验的历史逻辑,并结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现实思考的实践逻辑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意涵丰富,意义深远,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依法执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以及持续推进自我革命等影响深远的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的理论宝库,拓展并创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对于防范化解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做出了新的阐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对于“两个行”的重要内涵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与理论价值;关于“两个结合”的深入阐述,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最后,“六个必须坚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明确界定,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开辟了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实效的同时,不断深化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形成习近平同志关于反腐败的重要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反腐败斗争实践创新背后的理论逻辑和独特语言风格背后的深邃思想,形成习近平反腐败思想的理论内核。习近平关于反腐败的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新飞跃,是指引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国情,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和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了涵盖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风险;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严守政治纪律,永葆政治本色等四个方面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与思考》2018,(2):37-42
习近平同志的党建思想,从本体论的向度指明了党的建设的立足点;从系统论的维度提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全面性和长期性;从矛盾论的高度阐释了党的建设既要把握好对立统一的关系,又要抓重点;从实践论的角度阐明了党的建设要通过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从历史主体论的深度指明了党的建设的目的和依靠力量,共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思想武器解决党建问题的强大作用。习近平党建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党建实践中的运用,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9,(6)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政党突出把党史国史学习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革命建设98年是学习党史国史的内在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预设党史国史学习的逻辑规定即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是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供了基本的路径选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运用科学系统思维方法认识和评价历史,增强党史国史学习针对性;培养爱党爱国情怀,提升党史国史学习认同度;推进党史国史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为涵养党的初心使命提供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历史新时期,完善各种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当务之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和改进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健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科学命题。目的是为了实现党的领导水平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并使其具有大局视野、时代前瞻、法治思维和民主科学性的特征。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思想,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建学说,从实践上有利于巩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同志丰富的工作经历,渊博的知识修养,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敢于创新和责任担当的勇气,铸就了他亲民乐民、平易平和、顶天立地的独特话语风格。习近平同志丰富多彩的话语内容、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党内输入了清新的文风,丰富和创新了党的执政语言,传播了中国声音,宣传和展现了大党大国的形象和风采,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Xi Jinping Meets with Leader of Japan’s New Komeito Party On January 25,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Xi Jinping met with Natsuo Yamaguchi, leader of the New Komeito Party, the smaller partner in Japan’s coalition government. Xi stressed that both sides shoul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bilareral relationship in a sustained, healthy and stable way, addressing sensitive issues effectively and promptly. China’s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生涯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是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和政治组织的显著标识,也是党能够成为"三个代表"的根本依据。这些独特优势当前正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与挑战,有些方面的优势已经或正在流失。因此,保持、增强与发挥好这些独特优势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执政党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理论界围绕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形成脉络、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理论特色与实践特色、理论贡献与时代价值、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等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发表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目前,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现有成果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欠缺和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理论增长点和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9.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历史地考察,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形成的关于如何加强浙江党的建设的相关论述,既为浙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构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思想源泉。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突出强调:"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关键是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党的组织自身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出一条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路子";"民主集中制是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这些思想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是新时代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丰富了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高度的政治性、理论性与指导性、针对性的有机统一,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光芒,充满着合党心、顺民意、鼓士气的巨大感召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