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耀 《今日海南》2012,(2):36-37
乡村旅游≠"农家乐" 乡村旅游在我国常被误认为是档次不高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在国际上是比较时尚的特色旅游产品。它源自19世纪中期欧洲贵族阶层到乡间度假的风潮,是非常"阳春白雪"的休闲活动。19世纪初,一批欧洲贵族虽在城市享受繁华,但有时也怀念乡村安静、悠闲、浪漫的田园生活。很多贵族在乡村有庄园,他们自己或者带上朋友一起到乡间庄园度假游乐,由此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到乡间度假,逐渐形成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
重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述东 《前沿》2012,(10):89-90
重庆城乡统筹给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城乡统筹对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从乡村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经营策略、旅游人才、旅游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塑造鲜明乡村意象、打好乡村旅游特色牌、"五加二"模式和联合经营、请进送出的人才培养、特殊产业扶持政策等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谨 《求索》2011,(3):21-23
随着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破坏越来越严重,"经济-生态"两难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统筹兼顾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具体实践应用模式研究缺乏的现状,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机制、技术、产业三个层面,尝试性构建四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承包人经营模式、绿色生产-消费模式、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和"前店后园"模式。研究结果拓宽了乡村旅游研究视角,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家麟 《台声》2014,(10):78-78
9月7日上午,由第10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大陆9个省旅游协会和台湾9个协会(学会)共同联办的"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在福建厦门成功举办。两岸500多名乡村旅游业内人士汇集厦门,分享两岸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经验,问计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两岸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白沙黎族自治县以创建国家全域型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用"第一景区"的理念打造县城,用"美丽乡村"的理念打造乡村点,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景区主干道沿线,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旅游新型业态,加快城区景区化、乡镇景点化、乡村景观化进程,逐步形成"一廊、两点、三大片区"的规划思路,通过"百里长廊"和"旅游栈道"把景区、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点有机地串联,逐步形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一廊"建设,是指白沙生态旅游百里长廊建设。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0,(21):64-64
桐庐旅游,起步于1979年瑶琳仙境的成功开发,曾被誉为"全国县级旅游之冠"。近年来,桐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及"潇洒桐庐"城市品牌得蓟了极大的提升.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十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等称号。2009年,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14,(12):50-51
<正>近年来,白沙县强化组织力两量,科学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启动以"改造农村落后面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白沙广大农村的居住条件、环境卫生和经济发展等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众多的利好与机遇,加速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具有综合性与兼容性的内在属性,故而能够实现"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拓展与延伸功能。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健康发展,应从创新的视角出发,在"来了还想来"上做足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9.
民俗风情对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当前,农村居民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商户、民众的联动协作能力不足以及旅游项目种类不够丰富等短板,是制约民俗风情融入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应从健全农村民俗风情的保护、传承以及推广制度等方面着手,努力促使农村民俗风情融入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0.
殷章馨  乌东峰 《求索》2013,(1):262-264
结合"两型社会"内涵与游客自身的旅游需求,从游客认知的角度,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两型乡村旅游地具备资源节约性、情感愉悦性、标示牌环保性、理念两型性、商品绿色性、景观生态性、设备智能化7个特征,并通过再次发放问卷,用验证性因子构建了两型乡村旅游地特征7要素模型。根据两型乡村旅游地特征的7要素模型,提出了两型乡村旅游地建设的7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2012,(19):36-36
"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把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做得更好。"全国人大代表蒋定之这样认为。他表示,海南旅游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初级阶段,离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有很大差距。集中反映在海南旅游业态和产品依然比较单一,结构上、产业上的竞争力都不强。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的乡村社区化旅游可以使各个利益相关者都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为寻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吉林省的乡村社区化旅游有其自身鲜明的特色,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要依据自身优势,通过突出特色、加强宣传、打造精品、建设人才队伍等措施,进一步加快吉林省乡村社区化旅游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前进论坛》2013,(10):58-58
低碳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开发和利用环境以获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使一些乡村典型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这也是我省乡村旅游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扶贫何以“更上一层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度实施,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产业扶贫的生力军。然而,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开展的乡村旅游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扶贫效果的实现。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共同参与机制、加大乡村旅游配套性内容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在国外至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则是最近20年才兴起的。尽管我国许多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态势颇令人瞩目,如安徽省广德县、浙江省绍兴县等地的发展就比较快,但是由于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在全国尚未能形成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而海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条件非常优越,完全可以做出特色来。  相似文献   

16.
李馨 《时事报告》2010,(9):80-81
7月5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但发展非常快,仅2009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北京市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75万人次,收入达2.2亿元。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白沙主会场节庆活动暨白沙黎苗"三月三"乡村(民俗)旅游文化节于3月7日至4月21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举行。白沙以"山水黎乡·绿韵白沙·欢乐三月三"为主题,安排了一系列民族风情浓郁、地方特色突出、群众喜闻乐见、激情绽放、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一、首届"白沙之春"茶业博览会时间:4月9日至11日。地点:陨石天坑、万亩绿茶园、县城河堤、水岸新世纪白沙茶城。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汕头市西浦村借助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以生态环境作为旅游吸引力,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创建"乡村旅游型名村"为契机,形成环境优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同时指出了该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5,(10)
休闲文化乡村旅游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农业与休闲游憩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休闲文化乡村旅游是当前国内外推动三农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屯拥有发展这一产业的优势,在忠良屯发展休闲文化乡村旅游很有必要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16,(9):66-67
2016年8月27日,"生态蜜柚·美丽乡村"2016琼山区大坡镇自行车骑游活动,在田心村绿色慢行道火热开启。百余名骑行爱好者骑游大坡镇田心村,享受美丽乡村的沿途风景。融入骑游过程中的蜜柚采摘活动,受到了众多骑行爱好者的欢迎。游客们通过亲手采摘蜜柚,体验到不一样的"农夫"乐趣,丰富了骑游体验,感受到了别致的乡野闲趣。此次活动不仅向广大市民、网友展示了不一样的琼北乡村之美,也是琼山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国际旅游岛历史文化客厅、安享海南宜居福地、琼北乡村风情体验区和省城新兴商贸圈的有效做法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