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当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选择,是各国发展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根本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应着力从宏观调控政策、分配原则、加强农业地位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方欣 《理论导刊》2004,(1):19-2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表现为典型的金字塔型,要构筑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新格局,必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等收入者的标准不能用基尼系数或收入五等分法来确定。近期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标准应为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至4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是在发展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他们成为中等收入者。  相似文献   

3.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分配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经济效率,社会公平,资本形态,产权与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识到“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经济有效发展和社会公平趋势的契合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等收入者是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收入分层序列中处于中等状态的那一部分社会成员。它不是一个阶层,也不是某个阶层或某些阶层的代名词。不能把中等收入者与所谓的“中产阶级”混为一谈。中等收入者在某些社会阶层中可能相对集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取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今后我们要努力形成的收入分配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今后五年内,要确保"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6.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戴艳军、马连鹏: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一个新提法。“中等收入者”是指以从事脑  相似文献   

7.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构建小康社会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低、社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是我们构建小康社会结构的现实选择.政府应在制度安排及政策导向方面全盘考虑,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为更多的人通过正当途径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拓展通道.  相似文献   

8.
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根本和重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发展教育,增强低收入者自我致富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严格税收调节,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2,(12):10-11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赵洁 《党政论坛》2010,(7):39-40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今后五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