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9,(9):25-27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心理重建与家园重建同样刻不容缓。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理应担负好帮助受灾群众重建精神家园的任务。为此,成都市妇联充分发挥群团工作优势,大力引进专业的心理干预力量,积极创新群众工作模式,以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为载体,以家庭志愿者服务为基础,以受灾妇女儿童心理救援为重点,坚持长期有效地帮助灾区群众缓解心理压力、重振生活信心,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和灾区群众的好评。一年来,成都地区没有一个妇女因心理创伤而自行结束自己的生命,灾区群众普遍保持平稳心态,创造出了妇联群众工作与现代心理科学互为补充、相互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9,(1):48-48
2008年11月28日,以“儿童安全、家庭稳定、社会和谐”为主题,由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办主办,四川省妇儿工委办、省妇联协办,雅安市妇儿工委办、芦山县妇儿工委办、芦山县妇联、芦山县教育局承办的“灾后儿童保护项目”启动仪式在芦山县举行。该项目旨在有效促进社会各界提高对儿童保护工作的认识,探寻灾区儿童保护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灾区重建过程中建设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儿童保护工作体系和机制,帮助家长、儿童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在5.12震灾后进一步树立儿童保护知识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儿童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3.
工作动态     
中国扶贫基金会发放小额基金实施加油——在运动中成长项目四川汶川地震不仅让成片房屋损毁,也让灾区儿童的心理蒙上了阴影,很多孩子在震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障碍,受灾地区学校的老师也因地震打击而情绪低落。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一时间发起募捐倡议,筹措资金和物资3亿多元,开展紧急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4.
小鱼洞印象     
李振炎 《中国减灾》2012,(6X):47-47
<正>我对四川真正的认识,是在参加李嘉诚基金会援助小鱼洞灾后重建项目后,自己从非灾区到灾区,从机关到基层,从指导到实施,进乡镇、学校、医院、社区和田间地头,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2010年5月,乘车进入小鱼洞镇境内时,跃入我们眼帘的是新型的灾后重建社区、产业发展工业区、特色农业示范区、高标准的水泥道路……  相似文献   

5.
5.12大地震给甘肃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受灾地区居民的心理遭受严重创伤。研究灾区居民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与社会恢复中社会心态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其消极社会心态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搞好灾区灾后社会恢复、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西政报》2008,(12):13-20
第一条 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政务了望     
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方案时间暂定为八年四川省灾后重建方案正在制定中,方案将征求国内外各方意见,让全社会特别是灾区的群众提出意见和需求,重建的时间暂定为8年。据介绍,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范围主要是汶川等严重受灾地区及关联地区,具体范围要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据悉,规划实施的时序分两个阶段:近三年(2008年~2010年)以恢复重建为主,后五年(2011年~2015年)以发展提高为主。  相似文献   

8.
台湾民众一直关注着正在进行恢复重建的四川震区同胞。台湾民间已发起“台湾支持四川灾后重建行动联盟”.准备将台湾的“捐款、人力、经验”进行“三合一”的投入,为灾区提供中长期的重建规划与执行。 台湾同胞提供的“9.21”震后重建经验。对于地震的恢复工作,是再好不过的“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9.
5月伊始,就有一种莫大的悸动和撼栗,因为去年的5月12日,汶川大震,华夏同心。“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金盛华教授就组织师生针对灾后心理问题,一周内即完成了《灾后心理救助与心理重建》一书的撰写、印刷、出版和传送灾区工作。随后,金盛华教授多次深入灾区,开展多个心理重建项目,为灾区心理救助工作尽心尽力。今年“五一”期间,本刊总编辑曹永刚就职场心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钱宁 《中国减灾》2010,(10):30-31
灾后恢复重建所面对的不仅是居民住房、生命线工程的建设,还有灾区的社区、家族和个人生活的重建。这项系统工程,涵盖内容多,持续时间长,需要引入多方力量帮助灾区群众改善自然环境、医治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1.
李振炎 《中国减灾》2012,(6X):38-40
<正>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在震后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民政部向地震灾区捐款,并经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民政部救灾司,实施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灾后重建项目,包括社会组织重建、农村社区重建、农村经济重建和能力建设等10多个项目。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一项目,和项目组成员一起深入小鱼洞镇,倾听地方意见,了解群众需求,组织培训和  相似文献   

12.
现将《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事关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对不断提高灾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充分认识舟曲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树立全局意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江西政报》2008,(15):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邹青 《两岸关系》2008,(8):38-39
2008年7月14日至21日,在国务院台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四川省台办成功策划并举办了川台教师“2008巴蜀文化周”活动。来自台湾中南部的35位大中小学校长、文史类教师以及具有地震灾后教育重建经验的教育界人士和四川省德阳、绵阳、广元等地灾区学校25位教师一起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5.
罗屿 《小康》2013,(5):57-60
汶川地震后,社会组织在救灾及灾后重建中爆发的惊人力量,让其有了被政府、民间认知的机会。震后五年,它们中有的退出灾区,有的渐渐生根,其间的进退持守,体现的不仅是组织本身能否实现良性运转,与政府、企业可否形成良好互动,也决定着其发展的空间2010年初春,四川灾区某板房区安置点,由常驻社工站在此开展的"压力释放小组"活动仅仅进行了三次,便被紧急"叫停"。不仅如此,板房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还找到社  相似文献   

16.
<正>吉政办发[2010]2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受灾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关于受灾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意见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为实现"确保灾区孩子有学上"的灾后重建目标,全面做好受灾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受灾学校如期正常开学,恢复学校办学条件,保障正常教学,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吉政发[2010]23号)要求,现就受灾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一年前5.12特大地震让每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铬记,地震发生后,农工党积极投身抗震救灾,许多党员第一时间来到灾区投身救灾工作,全党党员积极捐款、捐物,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农工党对灾区人民的关切和支持。在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农工党中央关注灾区震后重建,由刘晓峰副主席带队来到灾区开展了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8.
《前进论坛》2011,(12):8-9
三年前,农工党员奔赴灾区救死扶伤;三年间,爱心捐款源源不断支援重建;三年后,遭地震重创、山河破碎的悲伤之地已浴火重生,变化翻天覆地、面貌焕然一新。三年来,农工党中央及各级地方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募集农工党员爱心捐款和“特殊党费”,并协调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的项目资金,共计重建资金2345万余元。15所乡镇卫生院、l所妇幼保健院、6个畜牧兽医站、42个村卫生室……一组组数据串起了农工党3年来参与“5.12”灾后重建的累累硕果,凝聚着农工党全体党员关心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真情,绘就了农工党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同行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9.
震后灾区重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震后学校"软实力"亟待提高。同时这也是破旧立新的契机,学校要加强去行政化改革,增强管理自主性;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长远规划,给予学校相应支持;政府在财政上要增强学校资金使用的自主性和公平性;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营造宽松环境,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相似文献   

20.
陈文超 《桂海论丛》2011,27(1):77-80
纯粹的市场难以启动地震灾区重建。在国家政策与制度安排干预下,以及在农户自身社会资本支撑下,形成了地震灾区住房重建市场非常规行动。在注重灾后重建成效的同时,非常规行动的外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体行动下的市场建材价格上扬及行动长效机制的缺失等,对构建持续与稳定的灾后重建秩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