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谭成知  林墨 《公民导刊》2008,(11):45-46
在重庆市奉节县,杜兴发老人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因为他是一位资深老中医,一位老人大代表,更让人难忘的是他的拐杖人生——几十年来,使用过他亲自制作的拐杖的人难以用数字来精确统计。种子杜兴发老人1927年出生在奉节县青正乡。杜老说,少年时期,他就喜欢上了拐杖。追溯原由,小时侯他在当地一所公办小学——保国民小学念书时,从书本上获悉革  相似文献   

2.
《同舟共进》2012,(10):85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发铝业)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始建于1984年,2008年3月31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编号:0098)。兴发铝业是中国大陆最早生产铝型材的企业之一,现已成为著名的专业生产建筑铝型材、工业铝型材的大型企业,是建设部铝合金型材  相似文献   

3.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等多项耀眼的光环为一身的科学家。在光环背后,邓稼先却是不喜欢张扬、默默无闻的人,最终他受核辐射,走完62年不断追求之路。他是一个将整个身心奉献于自己事业的人,因此,他赢得人们的崇敬;他更是一个成就丰功伟绩的人,使人们由衷地钦佩和敬仰。  相似文献   

4.
《时代潮》1994,(10)
重庆市革命伤残军人康复医院休养员——特等残废军人丁兴发,没有因失去了右手、右腿而气馁,以军人顽强拚搏的精神和对艺术执  相似文献   

5.
从农业产业化角度研讨“兴发现象”,势必要在两个极为重要的层面上理解“兴发”十年来创业实践的真实价值和深刻内涵。一个是从中国农业发展大趋势和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审视“兴发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另一个是在操作层面,考察“兴发现象”所展出的...  相似文献   

6.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人就像弹簧一样,外界给他的压力越大,就越能激发他的斗志和潜能"。这些常挂在管理者嘴边的话,果真如此吗?对于那些性格坚韧,勇于承担风险和愿意从事挑战性工作的人,或许能把压力变成工作的动力。相反,那些喜欢循规蹈矩、性格脆弱的人,压力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张旭 《小康》2010,(3):88-90
"农民想富,家里没有健康的劳动力是不行的",这是王彦峰对"健康是生产力"理论的通俗解释,他说他不放弃向上面解释这个说法,因为他知道这样的理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他曾3次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9次荣立特等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他是以善打大仗恶仗出名的战斗英雄。在战争年代,他曾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在吕梁战役东阳村战斗中,带领三十多名战士突入敌阵地,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坚持战斗4小时,直到全团出击歼灭敌人,荣获了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在上党战役中,他率领的某部九连获"铁九连"称号;在吕梁战役中,他获得了太岳纵队的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在淮海战役中,张英才营参战15次,毙敌2000余人,俘敌1000余人。淮海战役前委批准授予张英才营为"钢铁营",授予他为"钢铁营营长"和"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相似文献   

9.
刘远景 《春秋》2011,(3):50-50
张志民又名"张大石头",以擅长画山水、画石头而著称,很多人至今不知道他的真名,只知道他叫"张大石头"。我1999年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学习国画时,他已经是专业副院长了,但还带课。  相似文献   

10.
苏枫 《小康》2010,(3):41-43
"草根史学"打破了专家学者对历史进行正统解读的垄断,或多或少,也算是大众文化兴趣和严肃学术界之间的一座桥梁 袁腾飞何许人也?2008年6月,网上出现一系列风趣搞笑的中学历史课视频片段,一位留着平头的年轻人操着地道北京口音讲历史,他说拿破仑是一个"很够爷们儿的人";他用"蛤蟆吞恐龙"来比喻"偷袭珍珠港"事件;他说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带,老高的帽子,老长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当避雷针,袖子当拖把,既省电又干净"……他的上课视频放在网上仅6个月点击量就超过2500万。  相似文献   

11.
印象朱熹     
人到"武夷书院",最想一睹创办者朱熹的容颜。书院里有朱熹的坐像、立像和他的自画像。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对镜写真题以自警"像。这是他61岁时在武夷山画的,真迹现在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书院里悬挂的是根据他第十六代孙朱玉石刻所制。朱熹的肖像十分奇特,额上右侧有七颗黑痣,呈北斗星  相似文献   

12.
刘翔看病     
刘翔 《人民公安》2012,(9):40-40
刘翔是大名鼎鼎的世界冠军,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鄙人也叫刘翔,也是个上海人,不过我这个刘翔是马路上的行人,他那个刘翔是跑道上的飞人,我和他各行其道,多年下来,倒也相安无事,未曾有过任何"碰撞"。谁料,日前,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我这个刘翔竟然被误以为"那个刘翔"。"盛名"之下,还偷偷过了把名人瘾。  相似文献   

13.
刘晓平  刘立 《求索》2010,(6):207-208,7
郭沫若的诗《炉中煤》人们都很熟悉。他在诗中把自己比喻为火炉中燃烧着的煤,把祖国比喻为"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他在《创造十年》中又曾解释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这种比喻,有些人会觉得不伦不类,因为一般人常把祖国比喻为"母亲",比为"爱人"似乎不严肃。但在郭沫若却是郑重的,毫无轻佻之意。这是由他的女性意识决定的。这里要谈的就是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自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直至逝于台湾,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而被清华学人深情地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和"两岸清华校长"。清华人对于梅老校长的崇仰,如一位校友所言:"清华人对梅先生孺慕情深,像听戏的人对梅兰芳一样入迷,我们却是另一种梅迷。"  相似文献   

15.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1,(12):61-61
庄周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我们必须珍惜。梁实秋说:"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惜他的时间。"台湾作家张晓风说:"在生命高潮的波峰,享受它;在生命低潮的波谷,忍受它。  相似文献   

16.
汪金友 《人民公安》2011,(14):61-61
高大全"这个人,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因为他的原型出现在30多年以前。那时候有一本很流行的小说,其主人公就叫"高大泉"。这个人的特点,就是"高尚"、"伟大"、"周全"。浑身上下十全十美,没有一点毛病。而当时提倡的文艺政策,就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7.
《干部人事月报》2011,(8):21-21
时下,"企业家"一词比较时髦。一些人稍微赚了点小钱,便自称或被人称为"企业家",这些人也乐于自称或被人称作"企业家"。正因为如此,有些商业会议常常被冠以"企业家"会议的名称。但是,中航油前总裁陈久霖却认为目前在我国能够称得上企业家的人太少,并在撰文中阐述了他的观点。我把当今商人简单地划分为生意人、经理人和企业家三个类别。这种划分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轩玉荣 《前沿》2012,(7):53-54
马克思"人学"之思及意义在于赋予当代哲学以崭新形象出现。他完成了从"解释"的哲学向"改变"的哲学的格式塔转换,为我们拉开了人作为人应该成为人的历史序幕,实现了哲学在当代的"人类学转向"即人类对自身本质的合理性认识。在解决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问题争论中,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的出现可以看做是对这一本质的回应。  相似文献   

19.
老谢管小事     
谢蕾章是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高区分局初村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今年37岁,可众多熟悉他的人,上至八旬翁妪,下到上学儿童,都习惯性地尊称他"老谢"。  相似文献   

20.
又到一年"贺岁"时。自从内地有了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至今近15年来,人送尊号"葛大爷"的葛优,常会在银幕上给观众拜年,去年更有3个他领跑的贺岁档,还不让人有审美疲劳。今年,累了一年的葛大爷,又歇了一年,让不少依然想见他的观众颇感失望、失落,同时盼其来年不歇业,早开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