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公共舆论中有一切种类的错误和真理,找出其中的真理乃是伟大人物的事。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邓小平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理论家、改革家。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50年岁月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又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并孕育、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新阶段。回顾50年的历…  相似文献   

2.
李勤  李历 《瞭望》1993,(52)
100年前的12月26日,湖南韶山冲的普通农舍,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穿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当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大地上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之时,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却静静地躺在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纪念堂中。岁月,在他身边流过了17个春秋。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厚的内在逻辑机理。从两者关系之维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者在目标取向、本质内涵、价值旨归上具有内在统一性;从历史之维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同程,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夯实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的任务,迎来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前景;从实践之维看,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发展蓝图、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制度保障、给予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4.
提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时政要览     
《求知》2008,(11):1-1
10月8日,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伦理思想任崇堂邓小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理论家。他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伦理思想。一、丰富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7.
丁启阵 《各界》2011,(9):2-2
读过鲁迅散文《藤野先生》的中国人,数以亿计。鲁迅在这篇深情怀念藤野先生的文章中说“……在我所认为的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8.
孔令环 《学理论》2010,(18):184-185
余光中是当代一位著名的诗人,对杜甫的诗歌和人品都极其推崇。他的诗歌中多处引用、化用杜甫诗句,长诗《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以一位诗人之心潜心听取另一位伟大诗人的暮年心声,扫描杜甫一生的遭际,为杜甫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写意画,表现出杜甫对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良恒 《瞭望》2020,(2):1-1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有过的,这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要如期完成剩下的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勇于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0.
孔艳侠 《学理论》2009,(12):175-176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东汉末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风格由西汉的质朴雄厚逐渐转向魏晋以后的清丽典礁,蔡邕是这一转变中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体现了一种过渡性。一方面,他继承了汉代新儒家散文艺术之大成,发展了典雅醇厚的文风;另一方面作为汉未文风的改革者,蔡邕又为汉末文风新交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政论散文洋溢着凛然之气,激荡着悲愤之风。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不但是伟大的“设计师”,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创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但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竖起了引路的旗帜,也为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和资源。如何全面、准确地领会这一理论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深邃的内涵,将是中国社会科学界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通过社会发展动力这一重要概念来探讨和阐发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理论。任何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在展示其各种命题和推断之前,都必须首先回答和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从逻辑上讲,只有明确了发展的动力机制,才能进一步解释发…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09,(18):6-7
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伟大的一生。他的一切与他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一位温柔、善良、不断给予他支持与帮助的妻子是分不开的。卓琳就是这样一位默默站在他身后,不断给予他力量和扶持的伟大女性。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3,(24):10-11
我想讲五点意见。一、三十多年来我们大家亲历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中国社会从苏联式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向能够造就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体制转型的过程。改革开放促进了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把改革开放称作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他说,“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前进,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是对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位伟人。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同时适应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在领导俄国社会变革的实践中,在反对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他领导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道路”就是列宁主义的实践和体现。他集理论家和…  相似文献   

15.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思想家,也是一位世界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事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他在几十年从事统一战线的实际工作和理论探索中不断提炼和升华,形成了很多富有价值的思想和原则,不仅在国内统一战线中功高卓著,而且在国际统一战线中业绩非凡。他的国际统一战线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对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也是党的统战工作的杰出代表。在周总理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他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为了缅怀周总理在统战工作中的不朽功勋,我从众多被广为传颂的有关他老人家团结、关怀和保护党外朋友的事例中采撷一二,并草成本文作为凭吊,借以表达我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一周恩来同志是党的统战政策的主要创立者和模范执行者。他善于团结一切爱国人士,对他们进行鼓励、支待,并给予亲切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王乾荣 《民主》2009,(11):50-50
评论家阎纲先生近日于《人民日报》发表《说“研讨”》一文,批评了当前流行的所谓“研讨会”的庸俗之风。他举例说:“某领导(在某人作品研讨会)讲话以后。我在上海报纸的报道里看到,他授予被研讨者‘伟大作家’的光环.第二天查对北京发表的讲话全文.这个光环不见了.”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为了取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交结了许多良朋益友。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位对他的革命事业“著有极伟大之功绩”的日本朋友,他就是侠士宫崎寅藏。宫崎寅藏。原名虎藏,别号白浪庵滔天,1871年1月出生于自由民权运动活跃地区的一个“自由民权之家”——日本九州熊本县荒尾村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从《邓小平文选》的丰富内容和他亲自领导的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找们深切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这种开拓创新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将永远垂范后人,激励奋进。邓小平以惊人的才能,非凡的智慧,深远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丰立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老人家思想敏锐,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技和契机,既继承前人,…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一漫长的成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所在,成为各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成为鼓舞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 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团结、抗战、进步三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上。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