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案例资料某年12月20日21时许周某家二楼房间发生火灾,灭火后发现户主周某(男,36岁)死于床上。现场勘查现场位于三层楼房的二楼,房间面积为25m2。房间中间有一张被烧毁的席梦思床,床上靠南面有一烧焦的尸体,呈仰卧状,双上肢屈曲。床上烧毁的残留物中发现一个打火机的燃烧残留物。房门关闭,窗户开启,房间通往阳台的门半开启状,阳台的窗开启。法医初检双眼睑紧闭,角膜和睑结膜囊内无烟  相似文献   

2.
陈世冰 《政府法制》2014,(36):45-45
1789年乔治·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宣誓就任总统前,他一直住在距白宫不远的哥伦比亚大酒店. 一天晚上,一个小偷越窗潜入华盛顿的房间。他翻遍房间。除了几枚零散的银币外,只找到了一个似是金质的勋章。就在这时。黑暗之中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先生,请不要把我的勋章拿走。”  相似文献   

3.
到底是谁     
《江淮法治》2009,(12):41-41
一天,一个数学教师在公寓的301房间被杀,是被钝器击中脑部致死的,他住在公寓的三楼,这一层有20个房间,他的房内有一张麻将桌,丢着很多麻将,死者手里紧紧攥着一张麻将牌,大概是想在死前留下线索。  相似文献   

4.
酒肉战争     
法国的路易十一是欧洲15世纪最狡诈的君主。当英格兰的君主爱德华四世派军队跨越英吉利海峡争夺法国的领土时,法国国王考虑到自己的势力较弱,于是决定谈判解决。与一场费时耗资的战争相比,路易十一的最佳替代方案是与爱德华四世达成一个更安全的交  相似文献   

5.
包利民 《政府法制》2010,(24):46-46
在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所房子里,一个青年正在伏案疾书,房间里堆满了书籍。他在研究一个数学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许久,却始终打不开思路。  相似文献   

6.
出门进门,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常事,但深究起来其学问也大得很。如果老兄出门在外住宾馆,一不留神看错了房间走错了门,那是非闹出笑话生出尴尬不可的。因此,看准门,进对门,便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关于看准门、进对门的问题,古人杨雄有高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  相似文献   

7.
1案情简介1999年7月22日2时50分,旅客邢某某(男,40岁)在丹东铁路大厦9号楼客房睡觉时,被一人盗取了手提包(包内物品价值2000余元)。邢发觉后起身没抓住,该人从房间窗户窜入相邻的901号房间逃走。邢某立即向大厦保安员孙某报案,并与孙某在楼内查堵未果。刑侦技术人员在调查走访和勘查现场时发现。901号房间当天无人居住,门呈锁闭状态,9楼各房间窗外无踩蹋物,各房间窗与窗间距离为26CM。作案人是从9楼盥洗间由窗户进入901号房间。然后又从901号房间窜窗户进入902号房间。结合现场条件和作…  相似文献   

8.
13朵玫瑰     
《江淮法治》2007,(8X):41-41
威恩·海克特租用的房间只有一扇窗和一扇门.而且都在里面锁上了。警察们小心翼翼地弄开门,进入房间,只见海克特倒在床上,中弹死了。  相似文献   

9.
容人乃大     
马德 《政府法制》2012,(17):44-44
有一个人,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候,屡遭同学欺负。当时,他的书桌面窗而置。且紧挨着窗户。而同学的书桌放在离窗户稍远的地方。于是,这个同学便不干了,愤怒地对他说,我案头的光都是从这孔窗户射进来,你挡在这里,不就挡了我的光了吗?  相似文献   

10.
马超 《法律与监督》2006,(11):36-36
一、案情简介 2006年3月31日凌晨1时许,嫌疑人王某携带手电筒等作案工具,采用搭楼梯的方法,翻窗进入村民曾某家行窃。当他将曾莱装有手机(价值3、3000元)的裤子抱起,到另外一个房间继续翻找时,曾某惊醒并喊叫。王某立即将裤子及手边物品抱走,然后打开房门逃了出去,曾莱立即追出,并在尾随400多米后,将王某捉获。逃跑途中,王将赃物丢弃于路边。经查,王抱走的赃物有现金4950元、手机、身份证、银行卡、计算器等。  相似文献   

11.
<正> 弹劾是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官吏采取揭发检举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弹劾制度最早始于英国爱德华第三时代。议会为了限制王权,加强自己的统治,设立弹劾制度,下议院可对国务员的犯罪向上议院起诉,由上议院审判科罚。一三四二年爱德华三世在议会的压力下,颁布赦令,宣布贵族院有权控告和审判国王的高级官吏。一三八六年,平民院因财政大臣滥用职权,组成大陪审团向贵族院起诉,  相似文献   

12.
在万盛区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大楼里,有一间办公室,每天早晨门总是第一个打开;也是这间办公室,经常是亮至深夜。似乎在这间办公室办公的人,永远也不知疲倦。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公诉科科长石开敏。石科长在万盛区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怪人”,在许多人眼里,他行事总是那么不知“变通”,于是,久而久之,便获得了一个“死脑筋”的外号。从此,这个外号就伴随着那些与他有关的故事,不断地流传开去。  相似文献   

13.
外部影响汉密尔顿注意到司法部门并不需要行政强制力或立法权力。他认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中司法部门是最弱的一个。他说:“给予司法部门所有可能的关照都是必需的,这样可以使司法部门能够保护自己不受(其他两个部门)的攻击”,“司法因其天生的软弱无力而...  相似文献   

14.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人把小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三人请到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看谁能尽快用最廉价最快乐的方法把这个屋子装满东西.  相似文献   

15.
祸从天降     
佚名 《法治纵横》2011,(21):29-29
9月15日,洛阳一位名叫赵志斐的男子独自到北京旅游,当晚住进西城区一家小旅馆的四人间。当时,他不知道房间里此前往下的三个人中有到京上访的洛阳人。  相似文献   

16.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09,(10):49-51
爱德华.斯特恩被称为“金融界的奠扎特”,他出生金融名门,曾是法国财富榜上排名第38位的银行业巨头。在商业竞争中,他不择手段,才华过人,在行业内臭名昭著,备受争议,在金融界有“捣蛋分子”的称号。另外,他的私人生活神秘莫测、性格叛逆,与父辈反目为仇,生活习惯怪异。  相似文献   

17.
英国金雀花王朝国王爱德华一世(Ed ward I1272—1307),一度被称为英国的“查士丁尼”。史学界对他一生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他兼有享利二世的治世之才和狮心王理查的勇敢宽容”。《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上册,中译本第259页)有的认为“他狂妄自大,无法无天,生性残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1卷第253页)但是,他对英国法律制度获得发展的贡献,则是一致公认的。爱德华一世即位后,即以国内外大法学家为辅佐,将威廉一世以来的一些法律制度,根据调查结果加以改革和固定,使英国的法律制度获得了发展。在他执政的头十八年中,曾颁布了一批法令,被认为是英国制定法的起点,为数虽  相似文献   

18.
刘文丽 《政府法制》2012,(29):35-35
1798年秋季的一天,一个55岁的老人到巴尔的摩的一个种植园去调查,在回城市的路上,天色已晚,他打算到一家旅馆开一个房间休息。  相似文献   

19.
民国史上第一个专职记者是黄远生。他以新闻采访和写作著称于世,并开创了“新闻通讯”这一文体,时人誉之为“报界之奇才”。他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他所写《官迷论》、《三日观天记》、《外交部之厨子》等通讯,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的丑态,做了真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  相似文献   

20.
王涛 《政府法制》2009,(20):27-27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人把小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三人请到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看谁能尽快用最廉价最快乐的方法把这个屋子装满东西。于是物理学家开始分析在哪面墙上开扇窗户最适合采光。数学家开始计算房子的体积看有多大地方。正当他们忙得焦头烂额时,小孩找来一根蜡烛并点燃,房子忽然亮了起来,然后小孩欢快地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