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郑佩鑫 《春秋》2009,(6):26-29
上世纪50年代当我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历史系和中文系还不像现在井水不犯河水.谁都不理谁。那时文史系要交叉开课。历史系给中文系开中国通史课,中文系给历史系开中国古典文学选读课。当时给我们开古典文学选读课的有两位老师:黄海章和王季思,黄从先秦讲到魏晋南北朝,王从唐讲到明。黄和王都是著名的老教授.可见中文系对这门课还是很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目光     
马丽萍 《人民公安》2009,(17):52-53
儿子长大后.因为瘸.工作被耽误了。因为瘸,找不到女朋友。因为瘸.儿子变得异常敏感脆弱。母亲常常后悔自己的疏忽让儿子残了腿.可更自责的是由于自己失当的教育令儿子残了心。  相似文献   

3.
情感的湿地     
血缘是生命与生命相联系最固定最恒久的一种关系。身为父母,用全身心去爱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小生命,那是一种绝对的付出。还记得我们把孩子从医院接回家后,老公在无数个夜里会不自觉地站到婴儿床边,看着儿子躺在床上安然熟睡的样子。记得每次,只要跟他讲到有关儿子的小趣事包括儿子偶尔做的小坏事时,他那抿嘴而笑的嘴角微翘的样子。孩子的血型随了他的O型,他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高兴,万能输血者呢,连蚊子都无比地爱慕,要不怎么说吃亏就是福。人家说孩子长得像妈妈,但一笑起来就非常像爸爸,他也心里很受用地不时偷着乐。因为怕孩子被动吸上烟…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农村干部,亲身经受过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沧桑变化和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对《邓选》第三卷中关于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论述有着深切的感受。农民和农业在邓小平心目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我粗略统计一下,在《邓选》第三卷119篇著作中,有2/3的篇章直接讲到了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改革问题。他反复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夏杂性,一再指出:  相似文献   

5.
角色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劲松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敏说过一个她和儿子的故事。一天,儿子突然对她说:“妈妈,你工作忙,放学就不要接我了。”事实上,王敏在八棵杨社区的工作非常忙.能够开车去接放学的儿子的次数非常有限。丈夫也是民警.几乎也没有时间接儿子。“孩子大了,懂事了。”王敏暗忖。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09,(3):51-51
河南省南召县民政局张建国认为,2009年2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讲到,要“用心说话.讲真话”。这句话发自肺腑,意义深远.令人深思。作为民政工作者.尤其是基层民政工作者.做的都是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既要接受上级的领导和指导,又要天天与群众打交道.更得用心说话.  相似文献   

7.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问世的一本格言式著作.作者洪应明。此书不乏陈腐消极的说教.但也给人一些圆通处世的告诫,其中有些话讲到点子上,对党内妥善处理领导班子内部矛盾、同志之间矛盾,避免内耗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正>清明上河图是宋徽宗起的标题。这个迷首先涉及"清明"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清明就是清明节,上河就是上坟。图画中的人就是正在往城外走,准备去上坟。这是专门画了送给皇帝的,画一幅上坟图,皇上能高兴吗?看着也不吉利呀。宋徽宗的题名来自《后汉书·班彪传》。班彪是东汉的历史学家。《班彪传》讲到班彪的儿子班固时,称"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清明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介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情况时指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不是只强调农村某一方面的建设。从五中全会就提出来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有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讲到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讲到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讲到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从具体的工作推进去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里也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第一个是经济建设,第…  相似文献   

10.
儿子     
陶文瑜 《人民公安》2010,(11):64-64
儿子陶理,在桃坞中心小学上一年级.学校组织观看电影《刘胡兰》,回家儿子很正经地告诉我:刘胡兰是自杀的。  相似文献   

11.
亲历劫难     
我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发,土生土长的羌族人.“5.12”地震前,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夫妻和睦,儿子聪明,亲朋很多,其乐融融。可是,5月12日14点28分.这一切都被彻底改变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了我的儿子、我的姐姐、我的侄女、我的岳父……共20位亲人,我只有一边强忍悲痛.一边组织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8日,李开学被安葬在家乡李家山红土沟的一个向阳山坡上,这里山花烂漫。他古稀之年的父母坐在稻场上.就可以看到1公里外沉睡的儿子。本来.这个从小爱读书的儿子已经实现了从乡村教师到外经贸局干部、从中专生到政治学硕士的两次跨越,已经有了很好的归宿。可他还不满足,仍在舍命读书.在进行第三次跨越时.却折翅大上海.丢下了暮年的双亲、求学的儿子、没有正式工作的爱妻。  相似文献   

13.
小保:我儿子系一家公司的搬运工。三个月前,我儿子工余时间在外玩耍时,不慎被车撞成轻伤,根据医嘱必须休息一个星期。鉴于公司实行的是计件工资,且没有正常上班还将被扣除全勤奖金,考虑到家里经济拮据.儿子丢失工资、奖金更是雪上加霜,加之搬运工作没有多大技术含量,我遂未经公司许可.私自顶替儿子的岗位,与其他同事一起干起了搬运。不料,不到两个小时便不慎从楼梯摔下,不仅花费一万余元医疗费用,还落下10级伤残。事后,我要求公司给予工伤待遇,但遭到拒绝.理由是我私自顶班且又不是公司员工,不属于工伤。请问:我究竟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14.
徐元宫 《同舟共进》2012,(10):60-63
斯大林的首任妻子E.C.斯瓦尼泽死于1908年,给丈夫留下了1岁的儿子雅科夫。作为经常被流放的革命者,斯大林无法照料儿子,是居住在格鲁吉亚的E.C.斯瓦尼泽的姐妹们把雅科夫养大了。直到1921年,雅科夫才抵达莫斯科,并同斯大林的第二个家庭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信春鹰 《中国人大》2012,(23):25-26
习近平总书记12月4日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讲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他还讲到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我国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1):64-64
朋友喜得贵子。儿子刚学说话时,他天天对儿子说:“叫爸爸。”儿子跟着学,也说:“叫爸爸。”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习惯,见了他便说:“叫爸爸。”他没办法,开始纠正.现在天天对儿子说:“爸爸。”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去年年底.我和老伴将自己的一套住房送给儿子作为婚房。前不久.老伴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疾病,医疗费需要数万元。我要求儿子拿一部分医疗费.但他以无经济能力为由拒绝了。这令我们非常寒心。请问,我们能要回给他的房子吗?  相似文献   

18.
儿子过马路     
张立波 《人民公安》2008,(20):52-53
儿子在郑州读大学的时候,偶尔回家,我们会一起上街,一半是他陪我,一半是我陪他,主要是想在去办事的途中一起散散步,说说话。我注意到,每次过马路,他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这种情况下,我也比较律己,在儿子面前做出个榜样的姿态。这其实是一件极其平常和简单的事情.只要是脑子没进水的正常人.都能做得到,就是红灯停,绿灯行。  相似文献   

19.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千年、新世纪涌现众多新事物。自从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第23号文件要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以来,各个城市的社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在神州大地崛起。如何加强社区建设,这是当今全国党政干部关注的一个重要热门话题。党的十六大报告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其中有四处提到社区建设问题。一处是讲到经济建设时说: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另一处是讲到政治建设时说: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讲到文化建设时又说:要“加强和改…  相似文献   

20.
刘元林 《人民公安》2006,(19):19-19
我们之所以把本刊记者郭旭撰写的《警察爸爸和哈佛儿子》这组稿件放在“关注”这个栏目.作为本期杂志的“压卷之作”,不只因为这是一桩“新闻”——一名普通“片警”的儿子,被美国哈佛、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康奈尔等五所世界一流大学同时录取,其中三所还竞相提供全额奖学金.这对于170万公安民警而言.一定是“新鲜的见闻”——还因为这组稿件实际上提出了广大民警都关注的话题:警察,要不要做一个好父亲(母亲)?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