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农民工“极端、非理性、恶性”自力维权事件频发,突显了我国公力维权体制的乏力。义乌市总工会以“社会化”维权为平台,构筑了“多中心协同”治理网络,有效地破解了当前公力维权体制面临的治理困境。义乌市总工会主导的“社会化”维权治理网络,是在农民工“自我维权”组织的兴起,外部政治生态环境压力作用下形成的;是在“崇尚合作”的义乌政治生态文化基因支配下形成的;是在社会资本的联结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维权的“义乌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工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流动人口群体,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重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面临着体制、技术、环境、主体素质等综合性问题挑的战.农民工合法权益屡遭侵害,期盼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有一个为职工说话、办事的有效组织.义乌市以工会牵头组建义乌市工会职工法律维权中心为基本载体,把农民工的维权纳入司法援助体系.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义乌市总工会初步形成了在市委领导下的,以打造"平安义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重点,以法律法规为基准,以社会化维权为基本途径,以职工法律维权中心为基本载体,以包括外来职工在内的职工群体为基本对象,以处理劳动关系矛盾为基本特征,以协商调解、参与仲裁、诉讼代理、法律援助为基本手段的维权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前国家法团主义制度框架下,如何保持工会组织双重身份之间的平衡,以尽量避免在工会组织双重身份发生冲突的状况下,把工会推向两难的尴尬境地,已成为工会体制改革的难点.义乌市总工会成功开展的"社会化维权模式",在"政府、农民工、工会"三方互动博弈中实现了工会双重身份的制度平衡.政治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的相互获得是使义乌市工会双重身份得以持续平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报载,针对目前工会履行职能不到位和履行职能遇到外界障碍的实际,浙江义乌市总工会走出了一条履行工会维权职能的新路子,即成立“职工法律维权中心”。维权中心是民政部门批准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具有法人地位,主管单位为市总工会,业务上接受公、检、法、司指导,2000多个已组建工会的企业为单位会员。维权中心与社会各界广泛联系,变“单枪匹马”为“借风借力”,实施社会化服务,为职工维权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理性选择原则作用下,中国农民工对农村政治生活产生政治冷漠,而现行政治参与体制却将其排斥在城市政治生活之外,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因此成为“体制性边缘人”。这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出于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成本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必须构筑起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农民工作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新群体,他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如经济困境、维权困境、心理困境、社会保障困境、政治参与困境等。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原因也很复杂,如体制因素、教育因素、环境因素、用人单位因素、自身因素等。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农民工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社区治理社会化作为医治社区行政化弊病的路径选择,愈发成为当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共识。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社会化已形成“嵌入式”和“内生式”两种实践样态。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视角,“嵌入式”社区治理社会化依赖社会组织实现社区外部社会性要素的集聚,“内生式”社区治理社会化依赖社区组织实现社区内部社会性要素的盘活和整合。“嵌入式”社区治理社会化形成社会组织治理体系,“内生式”社区治理社会化形成社区组织治理体系。社区治理社会化的两种实践形态日渐耗散着现行社区治理结构与体系,带来了社区社会性资源内外区隔的困局,阻碍社区治理社会化制度优势的发挥。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社区治理社会化亟待探寻新的发展模式,推动从分治到融合的社区治理社会化的体系之变。社区治理社会化的融合样态旨在型塑整体性治理体系,深化和拓展居民自治,更好地将社区治理社会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讨薪难在何处? 对于拖欠农民工薪金的问题,有关部门几乎年年都要“集中整治”。然而,在一些地方,几乎年年都会发生“跳楼维权”、“堵门维权”等非正常的讨薪途径和方法。那么,农民工讨薪究竟难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关键在人。具有独特优势的返乡农民工,近年来掀起返乡创业热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返乡农民工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关系紧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环境优化和交易成本减少,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新的发展机会。返乡农民工在更新治理理念、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方式、改善治理环境五个方面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然而,返乡农民工作用发挥也面临政策供给脱嵌、激励措施不够、参与机制缺乏、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在未来,需要从加强政策保障、完善激励措施、重视机制建构、激发内生动力四个方面让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下”“能作为”“做得好”。  相似文献   

10.
“法律援助倾情维权,102名农民工利益得保护”,“失地农妇集体上访,法律援助艰难维权”,“跨国工伤索赔难,法援相助成效大”和“务工受伤难取汪,法援维权获赔偿”……这些是记者在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听到的一个个法律援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发展优化了政治信息的传导系统和反馈系统,并加强了政治参与领域的双向互动性,对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性和导向性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整体特点和实践类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有党性原则、法治原则、包容原则和引导原则,其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完善民意表达的社会化机制、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机制、推动公众参与的有序化机制和健全网络平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9,(24):I0002-I0003
2009年以来,银川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和自治区总工会的工作重点,按照“抢抓机遇、锐意创新、科学发展,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省外     
《廉政瞭望》2011,(12):71-71
省北省南漳县:农民工有了“护身符” 该县纪委监察局针对农民工信息不完整、发生纠纷难以界定等情况,为200名农民工办理了“维权信息卡”。农民工刷卡上岗,卡上记录其个人基本信息、被聘用时间、所从事工种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村长”     
张金城是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却有个外号:“村长”。这个外号怎么来的,说来话长。2005年新年刚过,在沈阳市城市职工养老扩面会议上,张金城代表沈阳市总工会做完汇报后,时任沈阳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陈政高问了他一句:“老张,工会能不能把农民工组织起来?”正是这句话,在张金城心中擦出了筹建农民工工会的火花。回到单位,张金城立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时任沈阳市总工会主席的李继安,得到了肯定:“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我全力支持!”很快,由张金城任组长的农民工工会筹建小组成立了。动员农民工加入工会,离不开大力宣传。最终,张金城把开始宣传的日…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变迁中一个数量庞大且身份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是和谐社会民主法治进步的体现,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社会和谐稳定与活力的途径.但当前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却呈现出边缘化和非制度化趋势。其原因既包括农民工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欠缺及其经济地位(SES)的卑微,也包括二元结构下制度设计偏颇带来的农民工权利的贫困。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赋予农民工政治参与更多的体制空间,加强农民工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营造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和谐生态,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压力型体制”是描绘和解释中国政府运行机制的本土原创性概念,得到研究中国政治和治理同行的重视。压力型体制概念的解释力既来源于对制度运行的整全性理解,也来自其生动的描绘力。压力型体制概念是研究者对地方官员生动的实践话语的学理化提炼,并从历史源流、演变过程和具体运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构建。压力型体制的生成是中国在实现赶超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选择,在传统政治中的“比限”制度、现代化的“动员体制”以及“发展型国家”中能找到痕迹、联系以及参照对象。压力型体制概念的形成过程说明,扎根经验事实,定准理论坐标,重视实践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化,是生产解释中国当代政治和治理学术概念的重要路径。而中国丰富的治理经验和创新为更多原创性概念的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探索》2017,(2)
在网络空间中,"网络化"推动政治亚文化的结构转型,其结果是在"异质文化"中生成"非理性文化"。从现象层面分析,非理性文化是网络空间政治亚文化与社会空间政治亚文化对于政治主流文化存在不同反应的结果。从逻辑层面分析,网络空间中非理性政治亚文化的生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第一,网络规范相对于社会规范的异化;第二,网络社会化对现实社会化的异化;第三,网络文化生产结构对社会文化生产结构的异化。在上述三方面的作用下,非理性政治亚文化存在"减压"与"颠覆"两种可能性。网络空间中非理性政治亚文化的治理需要突破以"管控"为主导的逻辑,而从主体、衔接与生产三个层面建构以"治理"为导向的逻辑。在新的治理逻辑中,实现政治主流文化与不同形态政治亚文化相互适应、相互理解与相互建构。  相似文献   

18.
韦倩 《当代贵州》2023,(19):36-37
<正>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县级工会直接面向基层、联系基层、服务基层,在我国工会组织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今年“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是全省工会“6+1”重点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解“县级工会加强年”相关情况,本刊记者专访了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向忠雄。  相似文献   

19.
基层信息     
<正>黄南州总工会?牵线搭桥助企业发展心系民生推动社会就业近日,天津市人社局、黄南州州人社局、总工会、同仁县就业局联合举办"劳动力转移就业助推脱贫攻坚"大型招聘会,州总工会和州就业局联合举办州属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暨劳动用工供需洽谈会及农民工维权宣传周活动。组织9家州属企业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提供了中层管理人员、市场策划、文秘、收银员、财153  相似文献   

20.
公共治理体制的形成及其方案设计历来是国家治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混合性、兼容性的公共治理体制则是塑造审慎的公共治理格局的制度基础。格兰诺维特关于“社会结构型塑制度”的观点为认识和分析公共治理体制的形成及其属性提供了新的思路。近代中国以来的社会资本转型,形成了由传统社会资本、革命社会资本和现代社会资本组成的社会资本体系,型塑了混合性社会资本构成格局,兼容了封闭性、权威性和自主性这三种基本特性。这种格局为公共治理体制的变革构建了“兼容并蓄”的体制空间,这个空间中蕴含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的观念和规则为审慎的公共治理创造了特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