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条区高级领导干部会议旧址位于晋城市阳城县董封乡上河村,建筑面积432平方米。1942年5月,中共晋豫区党委、太岳南进支队重新开辟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取得初步成效,打开了创建根据地的局面,在晋豫边中条山地区建立了阳城、垣曲、绛县、沁水、晋城、翼城6个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基本扫清了活动区域内顽伪和土匪武装,创造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38年2月,我随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长朱瑞和晋豫特委书记聂真前往山西阳城组建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历任唐天际司令员领导的晋豫边游击支队秘书主任、通讯科长.  相似文献   

3.
王奎 《党史文汇》2003,(4):42-43
抗日战争时期,功勋卓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总司令在统帅我八路军健儿立马横刀太行山的烽火岁月期间,曾三次抵达晋豫边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心腹地阳城,留下了伟人光辉的革命史迹。1938年8月17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千余名八路军战士由后方奔赴太行前线途间,第一次抵达阳城。那时,阳城作为我党开辟的一块巩固的根据地,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因此,朱老总莅临阳城的消息尤如一声炸雷震动了阳城山城,县城上下顿时沸腾起来。我晋豫边党和军队以及阳城党、政、军领导、各界群众组成的夹道欢迎队伍,从县城一直排到设在县城南…  相似文献   

4.
<正>党报党刊是党的"喉舌"。刘少奇十分重视党报党刊的舆论宣传作用,1939年至1942年,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工作期间,他高度重视根据地的报刊工作,积极关心并支持《拂晓报》就是其中一例。《拂晓报》由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于1938年9月29日创刊,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和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份报纸一面世,就  相似文献   

5.
陈翔 《党史文汇》2001,(4):32-33
1938年夏,我在表兄王星三的介绍下,参加了决死14纵队.后于1939年改编归入决死4纵队,参加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当时,交城山属于决死4纵队的根据地,我们的任务是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大扫荡",保卫交城山.  相似文献   

6.
1938年2月,我随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长朱瑞和晋豫特委书记聂真前往山西阳城组建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历任唐天际司令员领导的晋豫边游击支队秘书主任、通讯科长。在任秘书主任期间,我曾代表八路军手持朱德总司令亲笔信函与国民党十四军军长陈铁、四十七军军长李家钰谈判交涉,揭露蒋阎反共降日阴谋,呼吁团结抗日,反对制造摩擦;也曾与副司令员方升普一道面见阎锡山的“反共将军”孙楚,反对阎锡山导演“山西十二月事变”;在同国民党军队组成抗日统一战线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1940年元月初,我地方党晋城阳城沁水三县联合办事处…  相似文献   

7.
谭明  张燕 《世纪桥》2009,(10):20-25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催生了新四军,新四军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3、4月间,新四军第1、第2支队相继从皖南挺进苏南敌后,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秋,第1支队司令部进驻水西村。同年11月,新四军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在水西村成立了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至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及主力部队北渡长江进入苏中地区,  相似文献   

8.
晓何 《党史纵横》2013,(9):27-31
姚喆是我军高级将领,1955年授中将军衔。1938年,姚喆等率领八路军大青山支队进入绥蒙地区,开辟大青山、蛮汉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李井泉1940年离开后,姚喆担任大青山支队司令员、塞北军区司令员,为绥远和山西抗日游击战争紧密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时期的"姚一刀"姚喆,曾用名姚秩章,少年时上过3年多的私塾,读过《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全家兄弟姐妹5人只靠父母耕种的几亩薄田勉强度日。  相似文献   

9.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突围来到赣粤边的油山,领导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8年2月,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二营北上抗日。1945年8月后,东江纵队等北上部队挺进到粤北,先后派出三支部队进军油山地区,重新点燃了赣南老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斗争烽火。下面叙述的就是发生在新四军红色源流的一则真实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0.
1938年12月,为了推动抗日斗争的发展,国民党决定在南岳衡山举办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简称"游干班"),学习借鉴八路军卓有成效的抗日游击占经验,请共产党派员教授游击战法.  相似文献   

11.
一机关生产,早在1938年时,敌后抗日根据地就出现了。面对陕甘宁等根据地粮食供应非常紧张的局面,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召开第二兵团军政首长会议,中心议题是决定在部分军队开展以种粮、种菜、喂猪等为内容的生产运动。1939年2月,中共中央专门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2.
谭震林曾被毛泽东誉为“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抗日战争初期,他任新四军第二、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对内为政委)。1938年5月至1940年4月,在繁昌、铜陵、南陵等地指挥军民对日伪进行斗争,为建立皖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还传颂着许多关于他顾全大局、至诚抗日的佳话。  相似文献   

13.
卢胜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粤边红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闽南乌山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1938年2月,卢胜带领重建的红三团在平和小溪镇集中,开赴龙岩白土正式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一营,担任团长兼政委,3月1日从龙岩开拔,挺进苏皖抗日前线,长年征战于长江南北,取胜于攻防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0,(17):10-12
1939年5月,根据党中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第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到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策应江南新四军北渡长江。支队接到命令后,司令员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即率部队向陇海路以南进发.留下第一、第四大队坚持湖西斗争。  相似文献   

15.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并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队伍。1938年后,由于日伪集团部落政策的实施和多次重点“讨伐”,使东北抗日联军进入艰苦的斗争时期。1939年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第二次执委会议,决定改组北满抗联总司令部,以第三、六、九、十一军为基础,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张寿笺,总政治委员冯仲云、金策,总参谋长许事植,下设王、六、九、十二4个支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在黑嫩平原展开英勇的游击战。据资料统计,仅1939年6月至年底,共进行战斗236次,其中袭击161次,交战75次,有力地打击了敌…  相似文献   

16.
正1939年9月下旬,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奉命从东路地区西移扬中。仅过了1个月左右,"江抗"三路政治处主任杨浩庐肩负陈毅、叶飞关于在东路地区"重建抗日武装,坚持原地斗争,发展抗战形势"的使命,辗转回到了阳澄湖地区,于同年11月在常熟东塘墅成立了以夏光为司令、杨浩庐为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1940年4月后又改名为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何伟在安徽直接参与创建新四军淮南和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为安徽和全国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抗战初期,何伟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38年10月,受长江局派遣以《新华日报》记者身份来到安徽皖西立煌县(现金寨县)。他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38年6月到1939年11月,白求恩在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根据地军民的尊敬与爱戴,这期间,白求恩与聂荣臻也结下了特殊的战斗情谊。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与要求进入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交谈  相似文献   

19.
1938年2月,晋察冀军区派邓华支队挺进平西,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平西抗日根据地,开始了华北抗战的新阶段,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谨以此文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70周年。  相似文献   

20.
1938年1月底,闽东红军游击队1300余人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煜,参谋长黄元庆,政治处主任阮英平)。后经周宁、政和、松溪、浦城和江西境内北上皖南岩寺集中。同年6、7月间,遵照党中央的指示,陈毅、粟裕、张鼎丞先后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茅山地区抗日,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年9月,新四军第三支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