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政报》2010,(9):10-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正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食品安全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出现用餐厨废弃物提炼的所谓“地沟油”,经非法渠道回流到餐桌,带来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0,(17):8-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正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食品安全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出现用餐厨废弃物提炼的所谓“地沟油”,经非法渠道回流到餐桌,带来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国办发[2010]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正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食品安全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出现用餐厨废弃物提炼的所谓"地沟油",经非法渠道回流到餐桌,带来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有效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地沟油源头多、加工形式多、用途广,源头管理难以杜绝地沟油流入餐桌。地沟油技术鉴别的窘境,又给治理带来障碍。有关地沟油监管法律目前存在餐厨废弃物失控、没收违法所得难以实现、处罚过轻等问题。在食用油质量标准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迅速完善地沟油监管法规体系,对于遏制地沟油重返餐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不能过度夸大监管法规的功效,只有完善食用油质量标准才能形成完整的地沟油法律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地沟油”,这个曾经沉寂了一段时期的食品安全问题,最近因为媒体的密集报道再次成为社会热点。层出不穷的“地沟油”新闻,让人们在对食品安全感到基本放心的同时,又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6.
邱建军 《人民政坛》2011,(11):37-37
近日,看到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播出追踪地沟油问题之后,正如主持入说的那样既感到愤怒又感到担心。具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高致癌性的地沟油居然从饭店厨房甚至下水道重返餐桌!面对接二连三被媒体曝光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在谴责无良商贩、反思道德滑坡的同时,更应担心的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缺位和监管者的不作为或乱作为。  相似文献   

7.
近一段时间,假羊肉、地沟油、毒奶粉、毒生萎等触目惊心的案例不断涌现,让国人谈“食”色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天内三问食品安全,称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代价。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10,(3):115-115
新华社3月19日报道,一项来自武汉的“地沟油”调查引起全国关注。当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但否认曾提及每年全国有200万吨-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根据何东平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餐厨业废弃油脂的处理回收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据统计,  相似文献   

9.
孔丽 《民主与法制》2010,(10):49-51
提起“地沟油”的危害,大家都深恶痛绝。日前,湖北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的话更是令人大为吃惊: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至300万吨之多。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周宁县对政协七届五次全会关于“加大餐饮业食用油的监管,别让‘地沟油’上餐桌”的提案,加强了办理工作。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为正、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治理"地沟油"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现将《意见》内容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餐厨废弃物问题日益突出,部分餐厨废弃物被不法商贩加工成食用油,重回餐桌,给公众的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努力保障餐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李春锋 《人大论坛》2010,(12):26-26
“问题奶粉”一度掀起轩然大波,“地沟油”事件也余波未息,随后被人关注的“一滴香”又再次引发热议,盘点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正在不断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面对令人担忧形势,人们不禁在问:  相似文献   

13.
《人大论坛》2013,(5):28-28
5月3日,最高法院出台《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首次对“地沟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利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最高可判死刑。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总理的怒斥,切中了当前的社会时弊。触到了人们的心灵痛点,反映了公众期盼道德回归的心声和诉求,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5.
徐娟 《人大论坛》2010,(4):42-42
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也就是说,每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据这位一辈子都在“搞油”的科学家估计,我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苏丹红鸭蛋、地沟油、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每一起都为我们的餐桌敲响警钟,也让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17年7月21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省全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10,(5):88-92
从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到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一段时间以来,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让人触目惊心。作为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的直接关系者,我们在怀着忐忑心情的间隙,却迎来了“地沟油”。  相似文献   

18.
《今日广西》2010,(18):40-4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又病从口入”。近年来,食品安全警报频发,2010年发生的“地沟油”、“毒奶粉再现”、“小龙虾”、“金浩致癌”等连串事件,更是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严重担忧。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正式对外公布《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19.
桂政办发[2012]10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号),有效防范一些地方出现用餐厨废弃物提炼的所谓"地沟油",经非法渠道回流餐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餐厨废弃物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加大餐厨废弃物监管力度餐厨废弃物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餐饮服务、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餐厨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市、县(市、区)长负责制。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因市场监管失灵发生的食品安全等种种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远的不说(假烟、假酒等),近的就有毒大米、注水肉、空壳奶粉、地沟油等有害商品的泛滥,人们面对餐桌不禁发问:我们还能放心吃饭吗?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实际上是市场监管不到位问题。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政府四方面职能,第二方面就是市场监管。在市场扩展的同时,我们对市场监管的机制却没有相应培育起来,导致了种种“失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