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设和发展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有利于促进华侨华人学科的完善,拓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推动当今华侨华人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现实意义。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学科属性是探索历史时期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地理现象的演变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并进而探索演变和影响的规律的学科;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地理现象的演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侨乡历史地理,移民历史地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人文地理、社会地理,华侨华人历史自然地理等;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文献法、实地考察法、新技术手段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的确,长期以来有关日本华侨华人研究,无论在研究队伍的阵容,抑或相关的研究成果方面都无法与东南亚华侨华人研究相提并论。这也就意味着在日本华侨、华人的许多研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然而近年来,在不少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这种情况已有所改观,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由朱慧玲博士撰著的《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一书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以下简称《变迁》)一书是作者于2001年9月提交答辩并获得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  相似文献   

3.
南洋研究院的华侨华人研究体现了多学科、兼顾历史与现状、教学相长的特色。除了经济、历史、政治学(国际关系)等主要学科外,南洋院师生越来越多地借重民族学、宗教学、金融学、人口学、语言学、管理学、图书及版本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华侨华人。在侧重华侨华人现状研究时,仍继续关注华人史研究。在相关学位课程带动下,硕博生的学位论文研究日益成为南洋院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总体而言,南洋院的华侨华人研究仍呈现创新能力弱、文献单薄、低水平重复等问题,这既是国内文科重量化考核导向的结果,也与研究人员浮躁的学术态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起 最近十几年来,有关华人(包括华侨,下同)的研究呈现出雨后春笋、汗牛充栋的景象。人们对华人经济(包括经营,下同)领域研究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笔者不顾才疏学浅,也斗胆设定了这一标题。因为笔者平时总感到华人经济研究在问题的发生和研究的意义、意图及研究的观点和方法等、总的说来是华人经济研究的课  相似文献   

5.
李枫 《东南亚纵横》2010,(4):112-115
近年来,国外华侨华人研究亮点纷呈,今后,对弱势群体给予持续关注、“学科”痕迹淡化等将成为该研究领域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学界可从秉承人文精神、重视微观发掘、容纳多元路径等方面参考借鉴之。  相似文献   

6.
在东南亚这个多民族的复合社会里,那种能把每个多样性社会联系起来的共同特征寥寥无几,而华人在每个社会都大量存在却是这为数不多的几个共同特征之一。自从20世纪初期,出现了由中国人掀起的移民东南亚的高潮后,华人就成了西方和亚洲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最主要的论题包括:华人移民的起源、对来自中国境内同一村庄或家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考察非洲华人在1949~1999年的经济发展及其对当地社会的贡献和他们的适应能力,分析了海外华人的持续生命力。50年里,非洲华人从1949年约2.7万增至13万以上。华人因具有对当地文化和国际经济的适应性而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从根本上来说,非洲华人经济的发展是对居留国的贡献1.在华人定居较早之地,华人以经商为主要职业,为激活国内外贸易、联接国内各地经济、沟通城乡间关系作出了贡献。2.从60年代起,即有少数华商从香港、东南亚和台湾等地移民非洲,从事新的创业;从80年代后期起,一批华商来到非洲。他们携带资本技术,在非洲或创设制造业,或推广贸易,或投资工业自由区。这些新的华人产业既为所在国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也为这些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同时还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无疑给当地的华人经济以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华人社会政治地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人社会在二战后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不断的努力,华人在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的同时,社会政治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公民权、选举权等合法权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为华人社会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关于华人企业集团的研究成为探讨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引进外资进行四化建设的热门话题。本文拟就前些年的研究动态作一简单回顾,对中、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比较,并对今后的研究说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0.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09,(3):F00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1.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0,(1):F00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2.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0,(2):F00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3.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1,(3):102-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4.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0,(4):F00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5.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1,(4):1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6.
在1998年后上台的印尼新政府推行民主化改革的框架下,印尼华人尤其是福建籍的华人社团纷纷出现。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福建籍华人社团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在社会福利、文化教育和经济交流等领域积极参与印尼的多元社会建设,成为当前印尼华人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7.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3,(4):F00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8.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2,(4):1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9.
稿约     
《南洋问题研究》2012,(3):F0004-F0004
《南洋问题研究》由教育部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联合主办,刊载国内外有关亚太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华侨华人、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文学、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20.
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是现存唯一最为完整地记载东南亚华人城社区历史的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在系统和全面论述吧城华人公馆历史沿革及其档案文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公馆档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旨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公馆档案的文献史料价值以及其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