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肖扬院长的委托,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正案(草案)》作如下说明: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三条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这是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大月刊》2003,(10):32-32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3起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进行了二审宣判,依法作出维持一审法院判处故意杀人犯施某、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犯戚某、抢劫犯罗某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终审裁判,并依法核准了死刑判决。8月13日,上海市第一、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将上述罪犯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3.
2001年 4月 29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石家庄特大爆炸案作出二审判决,依法维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对被告人靳如超、王玉顺、郝凤琴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改判被告人胡晓洪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依法核准靳如超、王玉顺、郝凤琴死刑,并于判决后将其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正义的枪声终结了罪恶的生命,人们对此案的思索却远未结束,被世人称为罪孽深重、情理难容的靳如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卖炸药的被判死罪,量刑是否重了 ?社会上还有多少威胁社会治安的隐患 ?靳如超采取极端手段制造爆炸报…  相似文献   

4.
从普通的交通肇事到残忍的故意杀人,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案,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人药家鑫因故意杀人罪获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三条的修改是很有必要的。从各国来讲,死刑核准权一般都是由最高法院来行使。死刑案件的核准,工作量很大,以前是经济犯罪判处死刑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其他严重刑事案件判处死刑的,授权省级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经济犯罪死刑案件,不判死刑的占50%以上。我们现在有一个误区,认为打击狠一点,就要杀人。实际上,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就是杀人要少,可杀可不杀的不杀,我们不是靠杀人来统治。唐朝的时候,全国5000万人,长安就有100万人,唐朝一年的秋斩也只有十几个人,不到二十个人。我们国家应当保留死刑,但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命案(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和爆炸、投毒、放火、抢劫、强奸、绑架致人死亡8类案件)的发案率有上升的趋势,而故意杀人案件的发案率又居命案之首,因此,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研究对于控制命案发案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故意杀人犯罪的特点及规律,并尝试提出预防犯罪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18岁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奸杀案凶手,仅仅用了61天,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案发后的第十年,系列强奸、抢劫、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赵志红落网,主动交代了其犯下的第一起强奸杀人案,而他对案件表述的准确程度远远超过了此前被执行枪决的呼格吉勒图,"呼案"真凶浮出水面。案发后的第二个十年,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9,(6):52-52
10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6起案件公开宣判,对艾尼·玉苏甫等4人故意杀人、放火、抢劫案,艾合买提江·莫明等11人故意杀人、抢劫、放火、故意毁坏财物案以及韩俊波等2人故意杀人案3起上诉案件,经依法公开丌庭审理,  相似文献   

9.
1命案现场照片常见问题命案系指根据公安部现行的统计标准分为八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爆炸、投毒、放火、抢劫、强奸、绑架致人死亡的案件。纵观近年命案卷宗的现场照片,常见的问题主要有:1.现场照片缺乏全面、客观、真实、形象、清晰和连贯性。2.方位照片范围窄小,没有  相似文献   

10.
新闻集粹     
1. 沙特麦加朝圣244人被踩死 另有244人受伤2月2日(当地时间1日),沙特麦加朝圣出现拥挤混乱场面,约244人被踩死,另有244人受伤。中国朝觐人员有五人死亡。去年,在同样的投掷石块仪式中,14人被践踏而死。两年前,35人在同样地点死于同样事件。2. 王怀忠、杨新海被执行死刑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3年年12月29日作出判决,认定王怀忠犯受贿罪等罪行,判处死刑。王提出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于2004年2月12日在济南被执行死刑。2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杨新海抢劫、故意杀人、…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7日9时,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第二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的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上诉一案。上诉人莫焕晶及其委托的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执行职务。被害人亲属、媒体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群众代表等到庭旁听庭审。被告人认罪但称有坦白情节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莫焕晶因长期沉迷赌博而身负高额债务。2016年9月,莫焕晶  相似文献   

12.
王戎笙 《北京观察》2000,(10):52-54
被媒体称之为1997年文化界第一大案的陈明远被诉侵犯郭沫若著作权一案,1997年1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陈明远败诉。1月20日,陈明远不服判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6月17日陈明远又提出原判可以接受,撤回上诉,6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准许陈明远撤回上诉,各方均按原审判决执行。当时有十几家媒体对此案的了结,做了详略不同的报道。陈明远对一审判决,虽然有过不服、上诉、撤回上诉、接受一审判决这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死刑判决提出上诉的被告人在上诉期满后宣判前提出撤回上诉人民法院是否准许的批复》已于2010年7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8次会议、2010年6月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20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晓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薄谷开来和张晓军当庭表示不上诉。  相似文献   

15.
荡尽阴霾     
2003年10月,四名一审已被判处死刑的罪犯镣铐加身,羁押在警戒森严的天津市第一看守所。死囚至今百思不得其解:杀人抢劫,异地作案,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策划,怎么会栽到宝坻警察手里?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1,(18)
6月29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王伯侠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王伯侠不服判决,提出上诉,现此案正在辽宁省高级人民法  相似文献   

17.
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孔寨村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案,石家庄液压件厂女工康某在独自骑车回家的路上被强奸后杀害。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接到报案后,开始立案侦查。一个月后,根据附近一位村民提供的线索,当时正在附近某技校加工厂打工的聂树斌被列为嫌疑人。随后,聂树斌被带回当地鹿泉镇派出所接受讯问。经过一个星期的突审,聂树斌在9月29日供述了拦路强奸杀人的罪行。1995年3月,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聂树斌死刑,经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并复核后,1995年4月27日,聂树斌被枪决。然而,另外一起强奸杀人…  相似文献   

18.
剥夺政治权利是人民法院适用的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方法。我国《刑法》第 56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这一规定表明,剥夺政治权利这种刑罚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会被剥夺政治权利。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仍应享有包括选举权在内的政治权利,当然其应享有政治权利的期限也不能因服刑而中…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保护田文华的上诉权利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每个人的权利. 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上诉了.来自媒体的报道称,耳顺之年的前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不服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于2月1日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上诉人不构成指控所涉罪名.  相似文献   

20.
天真烂漫的3岁小姑娘栽在水缸中溺死,被告人先是供认自己报复杀人的罪行,庭审时又全盘翻供。一审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判决被告人无罪。 山东省检察机关支持威海市检察院提出抗诉,最终以故意杀人罪改判被告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此案终审宣判后,在当地各界产生良好反响,人民群众纷纷称赞:“检察官办案让证据说了话,严惩了杀人凶手,讨回了社会公道,令人佩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