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1日,由江苏省台办组织的“江苏台商新春联谊会”在南京举行。省长李允石、省委副书记曹克明亲切会见台商代表并出席了随省委、省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台办主任杜国玲主持了联谊活动和招待宴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苏台经贸继续稳步发展,台胞投资江苏保持良好势头。一年新批台资项目400多个。协议台资超过12亿美元,其中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有20多个。由于一批台资项目增资扩产,全年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0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超过8200家,协议台资超过14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75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福建新批合同台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92.1%;2006年1至10月,福建签约台资项目1000个,合同台资18.1亿美元,实际到资11.8亿美元,这样的大幅增长在台资“冷落”福建之后,已经多年未有。2000年以来,福建台资企业平均单项合同金额超过300万美元。目前,在闽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台资项目共669个,合同台资180亿美元。台湾历年百大企业中有40多家来闽投资,合同台资90亿美元。闽台企业合作日益紧密,闽台产业对接领域已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械制造、精密仪器、电力电子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拓展,并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来闽投资,已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聚集及规模效应。 种种迹象表明,福建省在度过数年台资滑坡的“寒冬”之后,这个一度“失落”的老牌的台资大省重新点燃了台商的投资激情,新一波的台资浪潮正在涌回福建。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18日晚上,香港凤凰卫视台“时事开讲”栏目主持人董嘉耀先生与嘉宾石齐平先生“开讲”两岸关系问题。石齐平先生认为,大陆是绝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将综合运用四种“力”:经济力、政治力、社会力、军事力。笔者以为,这四“力”固然很实在,很重要,但还有一种力中之力——“文化力”!它虽是软力、隐力,却无处不在,也无坚不摧。如果说,把发展两岸贸易主要视为经济行为,归属于和平统一战略中的“经济力”,那么,运作这一“经济力”的深层基础则是“文化力”。一、两库自由贸易区:走向务实从1979年到2004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累计超过5000亿美元。截至2005年5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5万多个,合同利用台资827.65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405.8亿美元。“按实际使用金额统计,台资在大陆吸收的境外投资中排第六位。现今,有近7万名台商在大陆创业,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正在慢慢融入大陆社会。截至2005年5月底,按照投资方注册地形式统计,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已达4381.85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715.08亿美元,大陆从台湾进口3666.77亿美元。由此可知,台湾顺差达2951.69亿美元。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  相似文献   

4.
截止2001年年底,江苏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项目)超过10000个,合同利用台资23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20亿美元,在两岸经贸交流中,令人瞩目。最近,笔者采访了一些在苏投资的大型台资企业总经理,回顾在江苏的创业历程,他们说:“在江苏投资就象度蜜月。”  相似文献   

5.
浙江钟灵毓秀,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等诸多美誉。浙江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地同胞历来交往密切,尤其是近几年来,浙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扩大对台经贸合作和体育、美术、医药、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交往。浙台经贸合作成效显著随着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台商投资浙江已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批准台资企业2400多家,协议利用台资38亿美元,总投资50多亿美元,在祖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中列第五位。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占投资金额的三分之二,说明台商投资浙江趋向大型化\长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17年来,福建省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敞开大门欢迎台胞来闽投资兴业,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4305家,合同台资额72.3亿美元,实际到资近40亿美元。尽管去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台商到福建投资的热情依然不减,投资的总量和层次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95年全省新批台资项目601项,合同台资额达18.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2%,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1—4月份新批台资项目135项,合同台资额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台商实际到资1.34亿美元;对台贸易额4.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 台湾大财团纷纷进军福建 近年来,来闽投资的台商日益趋向集团化、大型化,投资的项目趋向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这些趋势充分显示了闽台经贸合作已由量的扩展进入质的提高的新阶段。目前台湾一些大企业、  相似文献   

7.
南昌地处都湖之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这座京九中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凭借其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台商投资热点。今年上半年,又新增台资企业6家,全市台资企业已达318家,总投资458亿美元,利用台资208亿美元,涉及橡胶、轻工、农牧产品深加工等众多领域。江西泰丰轮胎有限公司是台湾泰丰公司于1996年通过购买江西橡胶厂部分产权而成立的台商独资企业,投资达1500万美元,是南昌地区最大的台资企业。泰丰公司的发展被誉为“泰丰模式”。被收购部分产权的江西橡胶厂是一家老字号国有企业,泰丰公司事实…  相似文献   

8.
2002年是晋台经济文化交往、交流日趋活跃的一年。截止11月份,山西省共签订台资项目合同15项,总投资6136.62万美元,合同台资5552.45万美元。其中新批台资企业10家,总投资1929.42美元,台胞投资1491.22万美元,全省对台贸易额2571万美元。为着力抓好吸引台商来晋投资,山西省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工作。去年8月中旬在中台办的直接帮助下,山西省邀请了30多家台湾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43人来晋参访考察。参访规模大、层次高,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电子、化工、机电、食品、印刷等行业。省委书记田成平等领导会见了台商并参…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四川正以它得天独厚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投资者。目前,台商正掀起“瞄准四川,抢占成都,进军重庆,落脚全省”的投资热潮。台商对四川的投资,始于1988年,但发展较快只是近两年。据统计,截至1994年11月,四川的台资仓业达到1074家,投资总额近12亿美元,引进台资8亿美元。其中,近两年开办的台资企业和引进的台湾资金,均占目前全省台资企业总数和引进台湾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二。由于台商加快入川投资步伐,使台资企业在四川三资企业中的地位大大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已于1997年6月28日经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近年来,台湾同胞在浙江投资日益增多,台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全省已设立台资企业2500多家,总投资50.1亿美元,协议利用台资41.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是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江苏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数量列大陆第一,吸引利用台资占大陆台资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台商投资、苏台两地贸易等各项指标多年在大陆保持领先地位。2017年,苏台贸易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约占两岸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截至2017年底,江苏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67万个,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6090个,实际到账台资747亿美元。总体  相似文献   

12.
林俭 《两岸关系》2009,(8):30-31
山东省烟台市是泛渤海经济圈内的经济重镇,近几年来,台商、台资持续往这里汇集。2004年,山东省台办就向烟台市政府发出贺信,祝贺烟台市的五项对台经济统计指标跃居全省首位。目前,发展态势仍昂扬不败,全市共批准台资项目1500余家,合同台资额60.0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1.2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省,是台湾同胞主要祖居地。闽台之间深厚的血缘、亲缘,是闽台交流与合作的强大动力。福建省省长贺国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1997年闽台经贸交流与合作持续稳步发展,两地经济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加强。1997年全省新批台资项目456项,较上年增长9.1%;协议利用台资5.98亿美元,实际创资达11.69亿美元,闽台贸易总额超过22亿美元。福建省各地在加大对台招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 2000年,浙江省嘉兴市吸引台资创下佳绩,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台资在外资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全年共新批台资企业 57家,合同利用台资 1.7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 8670万美元。分别比 1999年增长 23.5%、 44%和 34.5%。历年来,该市合同利用台资金额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在 20%左右, 2000年所占比例达到了 45%以上,实际利用台资数占到了 58%。引进台资在全省 11个地市的排名中也上升至第 2位。   嘉兴市政府每年都要出台扶持开放型经济的政策。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服务,赢得了前来投资的台商的信任。浙江丽正电子…  相似文献   

15.
浙江宁波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重点城市之一。到2008年底,宁波全市有台资企业2200多家,总投资168亿美元,其中协议台资106亿美元,占浙江省引进台资的一半。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宁波的台资企业如何应对危机?3月中旬,笔者跟随“台商与宁波同行”采访团一行,到部分台资企业作了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6.
徐雪娟 《今日浙江》2006,(18):35-36
千余名台商云集嘉善置家创业,是什么让他们如此迷恋这块土地素有“地嘉人善”之美誉的嘉善县,是浙江境内一个有着38万人口的美丽县城。然而这座小城却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投资区之一,截至2005年底,全县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05家,总投资20.59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9.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06亿美元,今年1月至6月,又引进台资18家,总投资1.7亿美元;是浙江省最大的台商聚集地,全县常住台商就有1100多人。是什么缘故使众多的台商聚焦嘉善,集聚嘉善,共奏发展的和谐曲?董事长的三轮车“情结”1995年,嘉善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引进总投资1.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4):84-84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交流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持续提高。国台办经济局局长何世忠6月29日在记者会上发布统计数字表明,按照投资方注册地形式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5568个,合同台资金额827.65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405.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以来,皖台经济 合作交流呈良好的发 展态势。一季度安徽新批台商投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台资企业2026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项目数增加40%,合同利用台资额增长20%。目前安徽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960多个,合同利用台资10亿多美元。台商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8,(20):30-3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台资是我省引进外资的重要部分,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批准合同台资项目2256个,合同台资额达8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随着赣台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是福建省对台经济工作面临诸多困难的一年,不仅受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而且台湾当局依然采取“戒急用忍’的政策,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尽管如此,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展开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着力办好现有台资企业,使今年闽台经济合作继续获得稳步发展。”这是福建省台办主任梁庞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梁主任告诉记者,1998年五至11月,福建全省批准台资企业432项,比上年同期增长57de,合同台资4.9亿美元,比增1.1%。累计到11月底,全省共批准台资项目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