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汤敏 《理论与改革》2012,(2):119-121
PBL是目前西方高等教育界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它通过设置情景,帮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借鉴PBL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也能有效培养理工类大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任平 《学理论》2009,(29):198-19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较大的调整和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仍有待研究。笔者分析了新形势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现实意义,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涵 《学理论》2013,(20):370-37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不理想的困扰一直普遍存在,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进一步深化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是目前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任务。应该以人为本,结合大学生实际,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实现课程针对性与实效性并举。  相似文献   

4.
冯来兴 《学理论》2011,(21):239-241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当前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冷漠,对一些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课堂气氛沉闷等等,教学实效性不尽人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肩负着培养高职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从目前我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结合自身在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对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建议和见解,以期能够为当前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要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载体几个方面,论述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独立学院虽然不同于普通高校,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责任。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成为当前讨论的焦点与重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问题上,独立学院与一般高校遭遇了同样的困难,也面临特殊问题。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和科研建设、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才会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4)
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强,但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尝试着从影响思政课效果提高的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以及处理好二者关系的角度对提高思政课核心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刚 《学理论》2010,(12):256-25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它集中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呆板、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对象思想多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独立学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和地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上亟待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最能体现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成效。通过"强本固基"的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也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1)
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问题,是解读价值主体的需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基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定位,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特性,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德才兼备的理工科人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淑敏  吕青  孙钟伟 《学理论》2012,(29):208-209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亦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保证。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平台进行创新、整合,其中,教学平台与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立足于当前的信息网络化大环境,在分析实践教学网络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基础上,对当前实践教学网络基地建设提出可操作性方案,以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4)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主要表现为师生热情低、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脱离实际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正确认识,教学方法陈旧,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考核方法缺乏多样性。为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我们要树立"实践育人"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灵活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的实效性.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真正内涵,找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汝  张倩 《学理论》2013,(15):382-383,394
随着社会环境的深刻变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所面临的困境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加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张磊 《学理论》2013,(29):383-384
当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普遍得到中央、各高等学校及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发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实效性。为此提出解决方法是:加强教材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9)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开始探索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的途径。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理论课堂到实践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开始步入学者和教师的视野。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陈刚 《学理论》2012,(15):176-177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对教材理论学习从"内化"到"外化"的重要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对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学生信仰体系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模式是"一元制个人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管理功能的单一性、管理方式的行政性、管理运行的静态性、管理体系的封闭性和管理对象的个人性等弊端,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发展。建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功能多样化、课程整体性和教师队伍多元化相适合的"二元制团队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优越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班环境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也阻碍了其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实现。构建师生共同体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通过确立真实有效的共同目标,在共同体中提供协商以及构建课外共同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