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发挥着导向和榜样的重要作用。提高职业道德的措施为:强化职业信念,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洪生 《学理论》2014,(26):272-273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对高校培养什么人,培养的人具有何种品质,起着很重大的影响。高校辅导员自身工作性质,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引导和培养高校辅导员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对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必将有力地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日益加重,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直接影响。在明确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师德师风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大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张磊 《学理论》2013,(32):360-361
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具体工作实施者与指导者,担负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高校辅导员的个人素养与业务能力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到来,大学生的观念和特点等都发生了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迫切需要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与时俱进。高校优秀辅导员应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学习研究、人际沟通、新媒体运用、组织管理等能力。  相似文献   

5.
浅论提高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关键执行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教育成败。因此,在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我国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5)
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辅导员队伍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它承担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提升辅导员的理解新力、创新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服务力的对策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优秀导师,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娄伟哲 《学理论》2011,(23):217-218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必要前提,具体措施有: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建立进修课程、成立行业协会、改变"官本位"的思想、创建辅导员专业等方面着手;高校应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明确角色定位、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工作绩效测评的管理方式等方面着手;辅导员自身则须提高政治、业务、道德、心理等素质。三者共同努力,以达到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孙凡 《学理论》2010,(20):247-248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也可以说是社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特殊要求。科学地认识和选择职业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校德育教师除了要重视自身的师德建设,掌握必要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外,更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3)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大面积普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深度与思维模式,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加了新的挑战与难度。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人员,不仅对大学生平日的学校生活提供教导,更要负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组织纪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中灵活高效地开展思政教育是目前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6)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快速发展对辅导员的科研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明确辅导员科研能力的主要地位,着重强调培育辅导员科研素质的对策,是当前提高辅导员科研素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辅导员的科研素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辅导员科研素质所面临的现状,分析加强学术能力的重要性,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此改变辅导员在科研素质中的难题,从而推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其工作质量关系着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有关调查表明,目前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为此,应结合高校实际,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实现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优化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思想的日益活跃,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大学生完善自我、提升素质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必须重视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承担着教育人、管理人的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辅导员的工作,是开导人的思想的工作,也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辅导员要搞好工作,必须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4.
宋梅 《学理论》2015,(8):243-244
执行力是高校辅导员综合能力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影响提升高校辅导员执行力因素的分析,探究提升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必要性在于: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时效性和实效性的需要;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要;全面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推动高校学生工作长稳发展的需要。提升高校辅导员执行力需要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要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理论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指导服务等工作,但最根本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感教育等。责任是人之根本,是伦理学和道德规范的逻辑起点,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范畴。强烈的责任感是大学生不断学习的助推剂。将责任感教育作为辅导员工作之重,从本质上为开展其他思想教育工作、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做了铺垫,也巩固了辅导员工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艺术专业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要提升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艺术专业大学生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发展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9)
高校的教育对象是以大学生为主体,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辅导员工作为主体,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心理发展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9)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使得高校在校生数量不断扩大,学生的层次与素质也出现多样化趋势,加之"9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不同于以往,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具备多学科的理论功底,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心理咨询技能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理论基础之一,以心理咨询技能为基础,将咨询技能较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谭冰 《学理论》2013,(21):349-350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而如何正确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就成了高校辅导员们必须重视的工作问题。只有认真分析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明确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辅导员遇到的挑战,从而找到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身心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许存 《学理论》2012,(19):240-241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校工作者高度重视。论文强调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心理培育者,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论文认为辅导员应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扎实做好特困学生的关爱工作;开展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