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立三名字的由来 李立三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原名李隆郅。1921年底他准备去安源开展工人运动。行前毛泽东说:“你的名字难认又难写,建议你改一改。”于是改为李能至,取“隆郅”的谐音。后来工人选举,邓中夏认为能至这个名字太文了,工人难写,就指着旁边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应酬“妈妈,什么叫应酬?”“你不愿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早上上学时间到了。“妈妈,我去应酬了。”太老我们在商店测览时发现一支坚笛。我一直想吹竖笛,于是问妻子会不会觉得我现在才开始学大老了。“不,你吹笛子不太老。”她说,“但我大老,受不了你学吹笛...  相似文献   

3.
语录新闻     
你做一个地方的领导,老想着自己历史上留点什么,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就会妨碍你作出正确的决策,你该触及的矛盾你就不敢触及了。我不希望做这样的领导。要对历史负责,对上海人民和全国人民要负责,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啊。——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  相似文献   

4.
壳里壳外     
WM 《观察与思考》2008,(19):59-59
网友润涛阎是位杰出的科学家,但是他说他更愿意做作家,我不信,就他那天才脑袋不做科学家这不是浪费嘛,于是他推荐我看他的博文《乌龟王八科学路》:“你读了我这篇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5.
黄瓞绵 《小康》2005,(12):38-39
看看他的脸,胖胖的,有几分神采,几分疲惫,你会认为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当你接触到他的眼光,你就会承认,这是一个合格的检察官,那明澈而锐利的眼神,一眼就可以使你久久难忘。可是,当与他交谈的时候,你又会怀疑,检察官是这样的吗?滔滔不绝的谈锋,似乎少了点稳重的威严,少了点冷静的深沉,只会使你感到正面对一个痛快淋漓的朋友,一个可以在一分钟里就能揭开心扉的爽快人。他就是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刘革强。他说,他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是痛痛快快地去做了自己份内的事;他说,他想不出什么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只是该做…  相似文献   

6.
把握时机     
有位知名哲学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气质。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事后,哲学家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列下来,才发现,好坏均等,真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找出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我该答应那女人的请求。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女人的父亲:“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有没有把群众放心上,只要看看他对待群众的态度,对群众说的话语,了解他去什么地方、常常办什么事,就一目了然. 有的领导干部对待群众的态度,是一推二劝三发火.先说好听的劝走,说这不是我管的事,你去找某某,让他给你办办.办不了你再找我.二劝就是作语重心长状,说现在就是这么个社会,胳膊拧不过大腿,有生闲气的时间,还不如去外打工挣钱.遇上倔强的老百姓,非要告个结果不可的,他就声色俱厉,你想去哪去哪,告到哪里也告不赢,把本来不大的事情激化了.许多"老上访户",就是这样激化出来的.最后,往往是花费了十几万、二十几万,解决了一个当初一二千元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胜任     
《创造》2016,(Z1)
正蔡元培做北京大学校长时,有一天,一位北大毕业生去见蔡先生,不知为了什么大吵大闹后离去。第二天,这名毕业生拿着一张求职表格,又去见蔡先生,要蔡先生写封推荐书。蔡先生看看他所填的表格,马上就写推荐书给他。事后,傅斯年去问蔡先生:"昨天他才跟你大吵大闹,为何今天你肯为他写推荐书?"蔡先生说:"我看他所申请的工作,他能胜任。"  相似文献   

9.
那个雨夜     
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了好事不留名。不久前,我在回老家的途中就亲身遇到过,他是一位人民警察。多日来,我一直在搜肚刮肠回忆这件事,今天总算有了点头绪,于是就动起了笔,想对这位警察说说我的心里话,以此来表达我的谢意。  相似文献   

10.
一本关于禅学的书上讲了这样一个故 事: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 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 留下来。这个人说:"留下来可以,但我在人 世间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 吃,只想睡,我讨厌工作。"宫殿主人答道: "好极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 吃什么,不会有人来打扰你;我这里有舒适 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 阻止你;而且,我保证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 做。"于是这个人就住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做人的资格     
其实我本没有写这篇文章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做人的资格”很难尽数表达深刻,以至于有诱人偏激的嫌疑。可我仍然写了,而写的真正缘由来自一个让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名男子持枪抢商店,他用枪顶着店员的头,逼着店员把现金都装进他预先准备好的布袋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瓶他喜欢喝的酒,于是就要求店员将这瓶酒也装进袋子。可这个店员坚决不干,双方在紧张的气氛中对峙了好一阵子,劫匪大发雷霆,暴跳着问:“不就一瓶酒吗?钱都没了,还要它干什么?”店员说:“看上去,你还不到21岁,州法律规定要年…  相似文献   

12.
走进精河县大河沿子镇,提起呼合哈夏北村的老党员潘福财,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对你说:"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他坚持多年如一日地做学习笔记、做一些很平凡的小事好事。  相似文献   

13.
放学后看到当天值日生都在认真做值日,只有小王同学在走廊上看英语书。我问他“:你怎么不值日?”正在擦窗户的值日组长马上说“:小王做值日要么什么也不干,要么提上一桶水就回家了。”我问小王是否有这回事,他说“:男子汉大丈夫志在扫除天下,要做就做大事,扫地擦桌子这么小的事  相似文献   

14.
趣味概念     
梅菲定律是由美国管理大师梅菲提出的,意思是说,你预料之中的事没有发生,而你预料之外的事却发生了。梅菲定律据说是这样发明的:有一天,梅菲伏案写稿,刚刚写了两行,就觉得不满意,于是一手揉烂,本想扔出窗外,但由于自身或风的原因,却打中了窗框。于是他拣起来,瞄  相似文献   

15.
父亲一辈子种麦收麦,在江汉平原一望无际的田垄上,岁岁年年,辽阔而仄逼,泛漫而严肃,永远地不可一世亦不可企及。可是父亲并不这样看,却是文化后的我一种懒惰与无奈的描述。 麦子熟透了的时候,镰刀该说些什么了。这是我蹲在田埂上写的诗。父亲抡着磨得锃亮的镰刀横我一眼,不屑地就下田了。“哧、哧……”于是我听到镰刀就不断地说起来,如泣如诉如痴如醉。广袤的田垄上  相似文献   

16.
我已经看见,一大群站在五光十色的流行文化中东张西望的作家中,终于有人回过头来瞧一瞧西边天际将灭的晚霞。这晚霞宁静自守,寂寞而孤独。可是你如果扭身走近它——走进它,便会沉浸在它一片异样美丽的金红的霞光里。 这是我对祝勇的感觉。他已经着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这样的人不多。因为一部分文人将其视做历史的残余,全然不屑一顾;一部分文人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写作的素材,写一写而已。祝勇却将它作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历史的尊严、民间的生命、民族的个性、美的基  相似文献   

17.
黄河、长江与中华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写到:“假如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做一次常识测试,中华民族或者中华文化的摇篮是什么?我敢担保,十个有九个──甚至十个有十个会说:‘黄河。’这样的回答,似乎毋庸置疑。半个多世纪以来,书里就是这么写的,歌里也是这么唱的。可是,假如由我做裁判,我将决然断然地宣布:‘只答对了一半。”’①受那篇短文的篇幅所限,那时我不得不长话短说。如果长话长说,就非写成专著不可。现在,对有关中华文化的常识性的“摇篮”说,我将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首先要澄清两点:第一点,关于民族。就摇篮而说的中华民族,只能取…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而我却偏偏是少年就读了水浒,而不知愁滋味的少年读水浒,留下的还真不仅仅是好汉们的义薄云天。毛泽东他老人家青年时代的行囊中,始终有水浒和三国在,长征时有同志说他:你就靠三国水浒孙子兵法打仗?毛主席反诘道:你读过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应该是对全中国人民说的,什么洋玩意儿都没有土生土长的东西好使。毛主席在他的《矛盾论》中用三打祝家庄来阐述唯物辩证法,说得真是精妙绝伦:"《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  相似文献   

19.
晚上11点多钟的时候,值班民警老辛突然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问如果有男女嫖娼的现场派出所抓不抓。这是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当然要抓! 老辛于是打开所里的值班日记做接警记录。举报者提供了嫖娼男女的具体位置,说是在某公司家属区的宿舍楼二楼东头那套房子里,她说如果警察立马过去,她可以给警察悄悄指认。只是等老辛问及举报人姓名时,报警女人的热情顿时大减,她在电话里很不客气地说:“怎么非要问我的名字不可呢?你这个警察烦不烦人呀!”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讨了个没趣的老辛只好在“举报人姓名”一栏内写上四个字:匿名电话。 老辛带着组上的民警龙本云和欧阳宏钟赶到那个家属区的宿舍楼时,发现整个宿舍楼里一片漆黑。老辛他们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20.
报怨与乐观     
钱超 《就业与保障》2013,(12):49-49
一个快乐的人谈到他的秘诀时说:“我把下面一段话写在洗手间的镜面上,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念它一遍:我闷闷不乐,因为我少了一双鞋,直到我在街上见到有人缺了两条腿。” 一名飞行员在太平洋上独自漂流了20多天才回到陆地,有人问他,从那次历险中他得到的最大教训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那次经历给我的最大教训就是,只要还有饭吃,有水喝,你就不该再抱怨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