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襄樊市近年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按照细化责任、逐项落实、突出重点、奋力争创的要求,扎实推进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须加大创建步伐。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05,(12):F0003-F0003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群众性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活动,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蒋达 《群众》2002,(11)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提高人的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荣获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称号。我们在成功的实践中深深领悟到,今后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实现新一轮创建工作目标,必须把重点放在形成有效的创建工作机制上,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保持创建工作的连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中央文明委隆重命名表彰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一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对近些年,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辉煌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新形势下创建活动深入发展、开创新局面的有力推动。受表彰的12个全国文明城市(区)、494个全国文明村镇,1001个全国文明单位和3000多个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应当珍视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负众望,把文明单位的牌子擦得更亮些,叫得更响些,在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这块牌子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淮北是一座新兴工矿城市,历史欠帐多,创建难度大。我市自2001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以来,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创建工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切人点,在巩固中提高,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被安徽省文明委誉为“长江以北的创建典型、皖北地区的一面旗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级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局以上单位:为了全面总结我市2004-200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向纵深发展,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拟定于今年8月份召开广州市2004-200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内容(一)总结、交流近两年来我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新情况、新经验;(二)表彰我市2004-200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  相似文献   

7.
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今年淮北第三次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我们深切感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历程艰辛,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更为不易,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对待荣誉,理性看待差距,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沛县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城市后,如何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立足县情,把创建融入发展大局,不断拓展创建空间,努力深化创建内涵,促进了城乡环境的优化、居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评价一个地方科学发展水平、社会整体文明与和谐程度的最高层次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城市总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武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省内外、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文明武汉、幸福武汉、生态宜居武汉,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是武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和奋斗目标。经过各级各部门多年努力,这个目标已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创建文明城市,总体上要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必将进一步提高武汉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软实力”,进一步促进武汉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建文明城市是“三大创建”的龙头,“创建文明城市要提高工作水平,形成新一轮创建热潮”是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各地围绕和谐创建,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围绕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为交流经验,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本刊特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创建文明城市已成为嘉兴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关注的工作主题,大家都以实际行动投入创建活动。嘉兴市委、市政府也曾两次提出提前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在如期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后,乘势而上,结合撤地建市20周年庆祝活动,及时召开了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千人动员大会,文明城市创建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当前,随着各地综合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全国文明城市的争创队伍。结合如何正确认识、有效开展和保障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谈一点粗浅认识。一.提高站位,把握内涵,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巩固和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满洲里市进一步统一思想、突出重点、落实责任,举全市之力擦亮全国文明城市的窗口,确保在今年测评和明年复查中取得好成绩,为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认清形势、找准问题,进一步增强深化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1996年满洲里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以来,全市人民历经十几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09年荣膺全国文明  相似文献   

14.
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通知要求,我市以建立健全社会诚信环境、形成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的,以创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为载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规划,真抓实干,“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自嘉兴市的秀洲区荣获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嘉兴市全市【市本级和所辖的五县(市)、两县】在浙江省惟一实现了区域省级文明城市“满堂红”,同时,以市本级为龙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也不断向纵深推进。嘉兴市委市政府明确,要不断巩固提高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创建水平,在浙江省率先建成地市类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的设定既是基于推进“三地一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和扩散地,是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依托。创建文明城市,是把两个文明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推动城市从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到人的素质、文明程度的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创建文明城市是开发经营城市的有效途径。 一、创建文明城市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建设开放型、多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城市,对于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进而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河北省承德市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为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该市文明委决定按照“达标项目抓巩固,合格项目抓提升,不合格项目抓达标”的工作原则,实施基础设施完善、城区环境治理、公共秩序整顿、市民素质提升、文化繁荣惠民、诚信平安承德和未成年人德育七大工程,着力促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工作项目的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0月,中央文明委命名吴江市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在此之后,我市从发展的更高要求出发,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不断巩固、深化以文明城市为龙头的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在更高平台上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率先发展,自觉地把发展的着眼点放到转变增长方式上来,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扩大有效投入上来,把发展的突破口放到加快科技进步上来,实现了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首先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  相似文献   

19.
我省从1991年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历时15年。目前,宁波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杭州市等4个市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获得“浙江省文明城市(县城)”有48个,获得“浙江省文明城区”的有28个。今年,我省又启动了“示范文明城市”测评,进一步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引向深入。从总体上看,我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经初步形成领导有共识,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件,群众有要求,工作有基础的良好态势。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长效机制来之不易,落实长效机制也并非易事,既要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文明城市的创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绝不是为制度而制度。应把制度的完善有机地融入创建文明城市的具体工作中。厦门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落实长效机制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