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依法执政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执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这些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依法执政的价值意蕴:从执政理念的角度看,依法执政拓展了党执政的"法治"向度;从执政方式的角度看,依法执政奠立了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从执政资源的角度看,依法执政开辟了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中心议题.坚持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依法执政的内涵、依据和途径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坚持依法执政.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的法律体系将逐渐完善.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依法执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必将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首次提出了依法执政的概念,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之所以选择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深刻分析这些原因对于增强党执政的威信和执政合法性等同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贵秀 《新视野》2005,(3):39-41
依法执政,是针对以往党治国理政主要不是靠国家法而是靠党开会作决定那样一种理念和体制而提出来的.依法执政,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党依据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领导.所谓依法执政,其本身就内含着科学性和民主性.之所以作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概括,是为了把科学与民主凸显出来而加以强调.由于执政与领导紧密相关,因而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执政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弄清党的领导及其与执政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5.
依法执政是一个重大的法治创新,也是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对依法执政理念的系统研究并提出有益的实施方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依法执政的内涵,分析了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执政理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梁育章 《求实》2006,(Z4):60-61
一、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党要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回答了党怎样执政的问题.依法执政是现代国家政权执政一条普遍规律,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执政党要以科学的态度不断推进执政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的执政党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能否做到依法执政对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们应当正确把握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党与政、党与法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促进依法执政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创造性地提出要“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回顾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局部执政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执政的执政史,我们可以发现党的执政即党对政权机关的领导,从执政方式的角度看,实际上可归结为两种:一是以党的政策为主要依据,党对政权实行直接领导,即依政策执政;二是以法律为主要依据,党对政权实行间接领导,即依法执政。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党的执政史实际上也是这两种执政方式相互博弈的历史。因此,我们有必要透过其中实事求是地探讨党依法执政的形成历程。这对于党当前及今后的依法执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因素,实践起来难度很大.在推行和实现依法执政的过程中,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成效,是检验中共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树立依法执政意识,提高能力,从体制和制度上确保依法执政有效地得到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一大课题,董必武很早就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明确的依法执政思想,其基本内涵是:依法执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依法执政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党与法的关系;依法执政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