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晓农 《党史纵横》2001,(2):28-31
巧运电台智救同志 1937年 7月下旬,卢沟桥事变发生不久,国民党天津高等法院,新来了一个叫李时雨的书记长。   书记长正值而立之年。法院只知道他是西安“剿总”调过来的,其他别无所知。   其实,李时雨从 1932年起,就由中共北平市委指派打入东北军。他出生在黑龙江巴彦县万发镇雌凤岗屯的一个大地主家庭。 1929年于省会齐齐哈尔一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在这所高等学府,思想活跃的李时雨,受到了地下党的注意,在林枫的启迪教育下,于 1931年 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张甲洲与市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北平法政大学(即后来的北平大学法学院)的高才生,在民族危亡之际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他官至国民党少将,始终一心向着共产党;他周旋于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戴笠等人身边,凭着机智果敢,为中共党组织提供了大量具有很高价值的情报。1949年4月,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的他,回首在龙潭虎穴战斗的岁月,挥笔写下了"敌营搏斗十五年,刀光剑影无形战。革命胜利归来日,换上军装笑开颜"诗句。他,就是中共秘密战线上的英勇战士——李时雨。  相似文献   

3.
老舍是一位蜚声文坛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他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在北京的中小学任教;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1930年回国,先后任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教授;抗战时期,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战胜利后,又到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4.
正他成长于炮火硝烟之中,自小目睹国家危亡;他受教于良好家风,父母教他挺直不屈的脊梁;他刻苦求学、立志报国,大学期间与地质学结缘,并一生为之奋斗;他大胆创新,永攀科研高峰,成为领域内的先驱者。他就是扎根祖国地质事业六十余载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战火中立志"科学救国"刘宝珺,祖籍山东,1931年9月出生于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孚如任教于南开中学,为人正直、  相似文献   

5.
李时雨同志是黑龙江省巴彦县人,他是我党三十年代一位杰出的地下工作者.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为谴责英日帝国主义暴行,他积极参加并组织了沪案后援会,声援上海工人、学生运动.在北平国立大学法学系读书期间,正值“九一八”事变,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投身于抗日救国斗争的洪流,积极参加了北平学生的卧轨、南下请愿运动,同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间,他被党派回东北,发展抗日武装,组织成立了“黑龙江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李时雨任副司令.活动在巴彦、呼兰、兰西等地,…  相似文献   

6.
《唯实》1999,(1)
孙伯鍨教授,男,1930年6月生,江苏省泰兴市人.1954年,孙伯鍨作为调干生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8年毕业,同年就教于北京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1959年调哲学系继续任教,1975年转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他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八五”、“九五”期间,他受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哲学规划组成员.  相似文献   

7.
辽阔的草原哺育了他,使他有着一颗宁静朴实的心。1953年,纳·赛西雅拉图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先留校任教,1957年被借调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1959年又回到母校。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创作生涯中,他先后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高等院校讲授文学概论、蒙古族文学史、蒙古文论、马列文论、蒙古诗歌理论等十余种专题课,还先后培养了四期9名蒙古文学硕士研究生,为我区蒙古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培养了高层次人才。早在50年代,纳·赛西雅拉图教授就默默地从事着蒙古文学教材的…  相似文献   

8.
<正>"能人"秦永春秦永春毕业于大连陆军学院本科队,作为全优学员,毕业后留校任教员直至学员队大队长。正当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踌躇满志、甩开膀子大干时,学院面临裁减,不得已他打起背包,愉快服从分配,到某师任副参谋长。这次职务变动,虽让他离开了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却给他提供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他所在的这支部队是解放战争时期能攻善战、被誉为"头等主力师"的铁甲雄师,他每天都被官兵们龙腾虎跃的训练场景所感染,这  相似文献   

9.
<正>侯健存是辽宁大连人,1926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之后到北平协和医院小儿科学习,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回到齐鲁大学任教。侯健存思想进步,具有爱国热情。他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又看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于是在1939年5月随国际红十字会医疗队来到延安。侯健存是著名的儿科医生,  相似文献   

10.
老舍的情趣     
老舍毕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类文学作品。其多彩的情趣,丰富的心灵,无疑是他文学大厦中不可或缺的构件之一。打拳:独特的健身老舍早年即会舞剑,而且还将其心得编成《舞剑图》。后来,他转而爱上了打拳。1933年4月,老舍在济南任教于齐鲁大学。  相似文献   

11.
他造诣精深,是与徐悲鸿齐名的花鸟画大师;他渴望和平,亲作《百鸽图》赠予美国总统罗斯福以贺其连任;他心系祖国,只身赴美开展文化交流与募集资金,支援国内抗战。尽管他人生短暂,相关研究史料不多,但他与他的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他就是曾在大后方重庆任教并创作经典画作的现代杰出画家——张书旂。  相似文献   

12.
邱松庆副教授是我省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专家。196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至今。笔者走访邱松庆,他回顾了自己25年的治学历程和心得体会。邱松庆早年从事闽西苏区、中央苏区、闽粤赣边区党史、革命史的研究,他非常重视第一手材料的应用,经常深入闽西、赣南、井冈山等苏区进行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上世纪30年代曾任教于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他在青岛栖居的地方,后人称为“一多楼”。在一个阳光灿然的午后,我迈着轻轻的脚步,满怀虔诚之心前来造访。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诞生时,在美国留学、任教,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科学研究的钱学森,已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当时,他正在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任教。留在美国,对于他今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科学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祖国。面对生养自己的那方土地的召唤,钱学森一刻都没有犹豫。  相似文献   

15.
李维峰1982年毕业于沧州师专数学专业,后进修于河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调入泊头市第四中学任教,凭着自己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和师专学习期间坚实的文化功底,几年下来,经他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各类重点高中输送了大量名出类拔萃的人才。正是因为他在泊头市第四中学的突出表现,1992年他被委以重任,调入泊头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数学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今年52岁的巴中中学教师朱俊成,1974年3月走上讲台,算起来在教坛上已整整耕耘了30余年。2003年5月,离高考还有20多天时,朱俊成父亲去世了,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的他在家仅呆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匆匆赶回学校。凭着这种敬业精神,他所任教的历届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均取得骄人成绩,任教  相似文献   

17.
左权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期,后转入苏联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归国后,他到中央苏区在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任教,翻译过<苏联国内战争中之红军>、<苏联国内战争的教训>等文章,并写了<军语解释>作为教材.  相似文献   

18.
明子 《党员文摘》2008,(10):22-23
互不干涉,事业型夫妻相约“精神AA制” 今年38岁的于海滨出生在吉林省四平市一个普通家庭。1990年,他考上长春大学哲学系。很快,他被稳重端庄、品学兼优的同班同学徐芸吸引。 1994年,于海滨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四平市某中学任教,而徐芸到了四平市一所重点高中任教。1996年.两人喜结良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25日,画家吴冠中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返国。他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继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之后,吴冠中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又一位大师。  相似文献   

20.
黄春平 《新湘评论》2014,(18):60-61
落成于1996年9月的"知青阁",耸立在炎陵县城西湘山之巅,这是全国第一座知青纪念建筑。作为一名在农村插队落户三年并参与知青阁筹建、知青故乡行筹备工作的老知青,刘时雨对这座凝结7000多名来炎知青蹉跎岁月的建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七千知青入炎陵"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是毛泽东主席1968年底所作的"最高指示"。因此,很多人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8年,而"炎陵县在1963年就开始接受城里知青"插队落户",从炎陵知青阁就可以知道这个情况。"刘时雨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