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长征》2006,(4):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写进“十一五”规划纲要: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刘振清 《唯实》2006,(1):39-41
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一项务实的战略选择。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目标和要求的实现,将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文章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总抓手,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是巩固执政之基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既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在新形势下为加强“三农”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理论贡献。对于我们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农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对河南这个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意义尤为重大。围绕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丁作。目前,全省上下已形成一个关心、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农业和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良好趋势,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总体健康。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也确实暴露出一些方向性、倾向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急、偏、虚、冒”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第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问题。要想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倪丽 《奋斗》2007,(3):22-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既为解决“三农”问题带来难得机遇,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祝福恩 《奋斗》2006,(5):17-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造福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是党中央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和总方针。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进一步创新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为完成我省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和市委统筹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的深化、发展和升华。我们要树立战略思维,紧密结合重庆的特殊市情和“三农”发展的基本实情,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增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既快又好地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好的重中之重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开辟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湟中县必须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命题和党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进行了深刻论述,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通篇贯穿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贯穿着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线,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从一个重要的方面,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课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资本形成不足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源.只有加速农业资本的形成.“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但农村贷款异常艰难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信贷支农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政法机关必须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6,(17):7-8
一、要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刘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城乡差距在逐步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拉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城乡之间更形成了先进和落后的鲜明对照。城乡差距的拉大,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为了缓解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焦国栋 《学习论坛》2007,23(6):8-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战略部署。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明确要求我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尤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