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群众运动。各国共产党和社会党都很重视和平运动,注意研究和影响它的发展进程。南共联盟今年召集的“世界社会主义”讨论会讨论的主题就是“社会主义与和平”。当代世界和平运动的现状如何?怎样评价与影响和平运动的进程?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提出,当今世界,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战争还是和平,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答案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世界和平的价值观念,消解人类冲突的观念基础;以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构建世界和平的经济机制,弱化国与国战争的经济动因;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世界和平的政治机制,扎紧军事冲突的政治护栏;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世界安全构架,走上世界持久和平的现实道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自身和平提供保障,为世界和平增添力量。中国之答为世界指明了一条共同发展与普遍安全的和平道路。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巴黎"五月风暴"之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工人运动的新型社会运动,具体包括生态运动、学生运动、新女权运动、种族民权运动、同性恋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等利益诉求各异的群众抗议运动。随着新社会运动日益成为西方社会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也使其成为西方学界广为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三个维度:一是将新社会运动视为运动实践事件本身展开研究;二是将新社会运动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分析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趋势;三是对新社会运动的研究方法加以探索,找寻研究新社会运动的规律和方式。国内也有学者开始不同程度地关注新社会运动这个学术领域,但总地来说,对新社会运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和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4.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高度关注和思考的事关国家安危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新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一书中,约有40多篇文稿程度不同地论述了战争与和平问题,包括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统一的,要和平不要战争,争取比较长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爆发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如果战争无法阻止我们也不惧怕,全世界人民应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等重要观点,对于我们正确判断世界形势、有效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战争与和平”,这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命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以及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行径,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中国人民深受和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让所有中国人记准了这样的警示:增强国力才能有效抵御战争,发展经济才能为和平作出更大贡起。李致在警惕声中迎接新世纪(出版家、作家)20世…  相似文献   

6.
里根时期,随着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加剧,美国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核和平运动。此期美国的反核运动,主要包括核冻结运动、全面禁止核试验运动及直接行动运动等几种形式。作为一场社会政治运动,美国的反核和平运动对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世界和平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上虽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战争却给渴望和平的人们 ,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为了探求新世纪人类如何摆脱战争 ,追求长久的和平 ,记者采访了著名史学家、华东师大历史系李巨廉教授。记者 :在已经过去的 2 0世纪 ,战争似乎主宰了一切。从刚踏入 2 0世纪的英布战争 ,到 2 0 0 0年 2月结束时的车臣战争 ,更不用说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及冷战时期的朝鲜、越南、中东战争和冷战后的海湾、科索沃战争 ,等等。您是研究战争史的专家 ,请问对此如何看法 ?李巨廉 :这个问题应该放到整个人类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中去考察。战争是人类…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6月27日清华大学一年前,首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为各方加强对话交流、共谋世界和平搭建了新的平台。本届论坛以"世界变革中的国际安全:和平、发展、创新"为主题,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纵观人类历史,世界上有两种国家:一种是热爱和平、靠和平繁荣昌盛的和平国家;一种是热衷武力、靠发动战争争霸扩张的战争国家。战争国家为一己之私侵略他国,本国人民也深受其祸。特别是16世纪以来的500年,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战争,给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全世界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和深重伤痛。而在同时,中国一直坚守睦邻友好方针,从未发动过侵略战争,从未并吞他国领土,从未搞过海外扩张。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坚守和平、维护和平的和平国家。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和为贵"、"协和万邦"、"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精神,贯穿中华  相似文献   

9.
里根时期,随着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加剧,美国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核和平运动.此期美国的反核运动,主要包括核冻结运动、全面禁止核试验运动及直接行动运动等几种形式.作为一场社会政治运动,美国的反核和平运动对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世界和平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形势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国家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务必利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使全国人民能够尽快过上小康生活。我个人体会,这个机遇期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指出的,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力量,要维护好这个和平环境,有了和平的环境,我们就可以集中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建设。第二个特点就是,尽管世界上有的国家想自己说了算,但是总体上是一个多极化的趋势在发展。而且这种多极化,不同于两个世纪前大国分割势力范围的那个趋向。由于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相对分散,给国…  相似文献   

11.
时代主题是世界主要矛盾的客观反映。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用“和平与发展”新论断取代“战争与革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创新。全面理解和深刻阐明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论断的科学内涵和深远意义,可以有力地回答和驳斥种种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污蔑,更加坚定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法西斯在全世界发动的邪恶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改变了世界格局,全世界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3500万的生命代价,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今天,我们就是要牢记血的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华儿女爱好和平、珍惜和平,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生存奋斗发展,经营自己的事业,完全有赖于世界和平的环境,我们绝不希望看到战争发生。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令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感…  相似文献   

13.
吴天智 《求索》2008,(10):118-120
康德从自由的实践理性原则出发,区分出国家权利、国际权利和世界公民权利,为构建各国间的永久和平确定了基本框架。在康德看来,由于地球上各个民族间共同性的增强,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对于实现永久和平具有构架之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已显当代价值,引起了新的理论回应。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全新理论视域上看,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公共权利的公共性原则赋予了公民权利概念以普遍性的要求;诉诸武力的干涉必将让位于普遍友好的交往;与战争无法共处的商业精神终会成为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的直接动力;道德与政治的先验一致性期待着道德政治家的出现,并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权利作为政治家自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此原文发表李尔重同志于1985年9月20日写成的《我为什么写〈新战争与和平〉》一文。当时,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当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趋势如何?尔重同志以一个革命老战士的忠诚与敏锐,以一个人民作家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了有力的回答让我们从他的这篇文章以及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中汲取信心、勇气和力量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一宣示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利益以及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为根据。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武装力量的运用以对内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主要任务,决定了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相似文献   

16.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根源,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联合国际和平力量,组成反对霸权主义的国际和平统一战线。邓小平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必要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就中国自身来讲,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对外政策,……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①但严峻的现实是:极少数热衷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中国别有用心的国家,总是在中国的周边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战争与和平的世纪。20世纪的上半页,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它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和难以愈合的创伤,至今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然而,苦难唤醒了人类的良知,战争教育了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全人类第一次以空前的团结、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法西斯邪恶,拯救文明,演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凯歌。如今,反法西斯的炮声已沉寂50年,人类从“冷战”中获得了50年相对和平,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了一个新世界。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把人类由机器时代引入了电脑时代。科技革命给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射了一…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条战线的改革,正在按照中央的方针顺利进行。人民解放军的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工作也已全面展开。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我国政府已经宣布军队将在两年内,有秩序地有步骤地裁减员额一百万。我国政府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建立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关于形势问题,邓小平同志6月4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由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战争因素还会发展。但是,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中国政府始终高举反对霸权  相似文献   

19.
张宗峰 《前沿》2014,(21):18-23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巴黎“五月风暴”之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工人运动的新型社会运动,其最主要或相对成熟的具体形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生态运动、新女权运动、种族民权运动、反经济帝国主义运动、反战和平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等。这些新社会运动的兴起绝非偶然现象,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深刻的思想理论渊源,其中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新社会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 ;2 1世纪人类社会还将面临战争的严峻考验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所作的战略判断 ,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前瞻性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