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公众人物学术造假事件的曝光使得民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其行为的危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如何有效的防范、遏制抄袭等学习不端行为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剽窃"的法律概念,探究"剽窃"的认定标准,最后探讨的是抄袭的识别技术和检测工具。以冀对于"剽窃"的阻遏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海荣 《法制与社会》2011,(17):279-280
学术剽窃内容相当广泛,直接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在黑格尔看来,建立在"财产人格"论基础上的"精神产权"制度,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著作品的"剽窃"问题,同时也决定了立法和审查机构难以精确定性"剽窃"。在涉及对著作权的保护上,黑格尔认为制止剽窃的出路只能依靠"面子"。黑格尔对"剽窃"的合理认识,对于解决当前的学术剽窃等一系列学术腐败行为,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作权法对于何为"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行为没有具体规定.学界对此存在争议,实务中认定标准不一,尤其是书法、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相似是否构成"剽窃"则更加难以确定.若判断"剽窃"的标准不一、宽严不当,可能会影响作品的创作,继而会阻碍优秀作品的传播,与著作权制度的宗旨相悖.在著作权法中应明确规定"剽窃"的构成要件和判断标准,使"剽窃"行为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4.
剽窃行为扰乱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必然损害公共利益。在判断剽窃行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及承担方式时,需要考虑到剽窃行为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判断剽窃行为侵权责任成立的时候,不考虑剽窃者是否具有主观过错,剽窃行为是否造成危害后果等方面要件。但这些因素对于决定剽窃者是否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抄袭剽窃行为是指把他人智力成果据为己有,并用自己的名义发表该作品的行为。剽窃与抄袭两者含义略有不同,江建名先生认为:剽窃与抄袭意在微殊,但一般理解为:以多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法,将他人作品全部或部分作为自己的作品加以发表的行为。而抄袭则是剽窃的一种直接手段。”①因此,抄袭与剽窃行为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非法地将他有的智力成果占为己有。抄袭剽窃行为古已有之。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尚未形成的年代,人们对抄袭剽窃行为只能给予道德上的谴责。然而,《著作权法》在我国已颁布多年,抄袭剽窃行为却屡禁不止,其中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6.
王坤 《知识产权》2012,(8):47-52,96
剽窃是一种混淆作品或作品中部分要素出处的行为。在著作权法上,剽窃与署名权联系在一起,剽窃行为的要害就在于不当署名。剽窃行为可能损害作者的私益,必然损害社会公益,因而需要被全部纳入到著作权法的规制范围。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则需要考虑剽窃者的主观过错、剽窃后果等各种因素,予以灵活处置。只有这样,才能够遏制愈演愈烈的剽窃行为,又不致于引发文滥诉现象。  相似文献   

7.
抄袭剽窃的侵权与违约双重法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啸天  汤擎 《知识产权》2000,10(1):37-40
近年来,抄袭剽窃活动在我国有抬头之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抄袭剽窃行为的揭露率偏低,制裁不力;二是著作权人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势单力薄;三是出版者向抄袭者追究赔偿责任的权利未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强化对抄袭剽窃行为的制约手段和制裁力度。笔者同时认为,抄袭剽窃之作一旦得以发表,抄袭剽窃者就必须承担侵权(侵犯著作权)与违约(出版合同违约)的双重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刘浩然 《法制与社会》2011,(11):277-278,290
关于民众利益表达的非制度性方式的定义在学界、媒体和官方文献中是非常混乱的。在综述前人关于此类行为的研究以及概念梳理的基础上,认为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应用领域"集体抗争"、"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等说法都是有意义的。同时如果能够按照"集体——个体"和"行动——不行动"两个维度来划分,民众的集体行为就可以划分为"集体行动"、"集体不行动"、"个体行动"和"个体不行动",后三种也可以统称为"无集体行动"或"集体沉默"。按照此标准对集体行为进行类型学的划分可以更好地将不同的行为类型统一在同一个系统之中,既做到了穷尽,又能做到互斥,使得逻辑更加严谨。  相似文献   

9.
论反向剽窃     
反向剽窃是一种作者主动地、自愿地让他人剽窃自己作品的情形,作者本身就是剽窃者.基于劳动说、人格说、激励说等理论,反向剽窃行为并没有侵犯作者的权益.但反向剽窃行为破坏了作品的署名规则,混淆了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损害了文化发展利益,也可能侵害被署名者的私益.与其他剽窃行为一样,应受到法律的规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刑法将行贿罪规定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将"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认定行贿罪的必备要件。这就意味着要认定某一行贿行为是否构成行贿罪就必须先探究行为人在该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谋求的利益是否属于"不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11.
夏长虹 《法制与社会》2010,(29):121-122
目前,我国"内部行政行为"是不可诉的,而通过对"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依据的分析,以及对其理论基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考察,我国"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的基础理论——"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已经不符合我国行政诉讼发展的实际。本文认为在此基础上,应冲破我国行政诉讼的藩篱,对任公职诉讼进行初步思考,并构建我国任公职诉讼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术论文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关于学术论文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我国以往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何认定抄袭剽窃行为方面。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抄袭行为的认定却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其原因之一,就是在我国学术领域中,目前有一种反常现象,“天下文章一大抄”见多不怪,抄来抄去,以致于最后谁是原始创作者,谁是抄袭者已分辩不清。笔者以为,产生这一状况的一个重要根源,是我国学术  相似文献   

13.
向忠诚 《行政与法》2009,(10):80-83
在加入WTO的《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中,我国承诺享有诉权的是"受到被复审的任何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企业"。我国现行的合法权益标准下的法律利害关系标准虽然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作了扩大性的解释,但与WTO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将法律上的利益作为界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是我国切实履行WTO义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彪  顾深山 《法制与社会》2010,(36):160-162
现代宪政运动的发展和我国改革深化的国情实践已经尖锐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宪法能否司法运用。即法院能否根据宪法的规定来处理案件,这就必然涉及到宪法的司法适用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虽然确立了我国行政诉讼的一项特有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即人民法院原则上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但是人民法院能否对行政行为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并没有明确规定。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法院对"合法性"均作狭义理解,司法领域中"虚置"宪法。本文以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依据作为切入点,建议应明确将"依据宪法"作为合法性审查原则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5.
谈剽窃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是一种严重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要承担行政责任。在现实生活中,剽窃也是侵犯著作权行为中发生得较多的一种,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剽窃者并非原文照搬他人作品,而是删删减减,修修改改,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手段,给案件的实际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认定剽窃的问题。一、剽窃、抄袭是否同义?  相似文献   

16.
论抄袭的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抄袭的认定王毅抄袭,又称剽窃,是指将他人的作品据为己有,并以作者自居,在剽窃的作品上行使著作权的行为。①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作者的精神权利,也侵害了著作权人的经济权利,还欺骗了公众,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严厉谴责。目前,在各国著作权实践中,剽窃著作权案件...  相似文献   

17.
谈增设剽窃他人著作罪雷东生近年来,抄袭、剽窃他人著作予以发表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剽窃行为既严重地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欺骗了社会公众,也影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正常发展,而原有的民事、行政制裁措施已不足以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因此,运用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牵连犯应当"从一重处罚"或"从一重从重处罚",凡是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应当数罪并罚的所谓牵连犯都不是牵连犯。理由是:由于方法行为重于目的行为或者结果行为重于原因行为(并非说方法行为构成的罪重于目的行为构成的罪或结果行为构成的罪重于原因行为构成的罪),导致事实上的牵连关系断裂,故不存在牵连关系,不是牵连犯,以此观点来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 抄袭亦称剽窃,是一种窃取他人作品为自己作品的行为。抄袭是最常见的一种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要追究抄袭者的法律责任,首先需要划清抄袭与非抄袭的界限,准确认定抄袭的行为。是否对作品进行独立的创作活动是划分抄袭与非抄袭的总标准。但是,这一标准过于概括和抽象。要在实践中解决对抄袭的认定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那么,具体地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盗窃罪与诈骗罪和抢夺罪均是多发的侵财型犯罪,通常情况下,三种犯罪较好区分,但有时因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往往造成对行为性质的认识混淆不清,从而导致对犯罪的定性不准确。司法实践中,可以将"被害人的财产损失是否由其处分行为所导致"及"行为人是否具有致人伤亡的可能性"分别作为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及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